You are now offline.

台灣陷入倖存者偏差!創新思考專家:決策者在產業待太久,創新跟不上時代

立報傳媒 / 黃健芳 2019-06-25
台灣陷入倖存者偏差!創新思考專家:決策者在產業待太久,創新跟不上時代
立報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創新顧問公司Inly創辦人艾力克.沃克(Alec Walker)熱衷於在世界各地舉辦工作坊,內容跨及設計思考和在各國創業,分享他聚集了創意、工程、商業各家之長的獨特觀點;沃克最近一站來到台灣,在輔大舉行了「遊戲化+設計思考」工作坊;沃克曾在許多國家辦工作坊,他表示台灣是他最喜歡的地方。

Alec Walker
沃克畢業於史丹佛商學研究所,他創辦的創意顧問公司Inly,曾為許多跨國大企業提供服務。 Alec Walker

沃克說,台灣這塊土地就像是有某種魔力,讓生長在這裡的人非常有創造力,台灣人外向、熱情、極富好奇心,同時不懼展現個人特質,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讓沃克很喜歡台灣,希望能和這片土地分享他的所學,於是想藉由工作坊的方式,分享更多創意與想法,彼此交流經驗觀點,藉此幫助台灣。

沃克認為台灣的科技現在正面臨三大挑戰,首先便是思考模式的老化,現在的科技改變速度太快了,有很多當權者、決策者已經在產業界裡待了太久,久到他們可能還在使用十年、二十年前的「創新」,但其實時代早已將他們的陳舊想法拋諸腦後,他們認知的「創新」也早已跟不上這個變幻莫測的時代。

Alec Walker
沃克熱衷於舉辦工作坊,分享個人經驗和交流創意。 輔大創意設計中心提供

新創只有從失敗中汲取經驗才能成功

第二個挑戰是價值觀的不同,台灣應該更加鼓勵新創事業,新創等於是在前人從未到達過的領域探索,只有從失敗中汲取經驗才能成功,若是在美國,創業失敗會被視作「經驗」,創業過的人會比其他沒有創業過的人更容易找到工作,但台灣的風氣卻常常只把眼光放在創業失敗的「失敗」,反而令這些人更難找到其他工作。

台灣似乎常常陷入「倖存者偏差」的思考誤區,其實我們應該要效仿的是失敗者,而不是成功者,成功者的成功路徑往往不可複製,但失敗者代表的是經驗,只有失敗過才會知道有哪些方法是行不通的。

沃克認為的第三個挑戰則是,應該了解如何應用工程概念來解決問題,工程師們似乎在工作的時候,常常忘了把自己在學校學到的東西拿出來運用,工程學應當具備「發現問題」、「評估急迫性和重要性」的能力,如果工程師能體認清楚工程學所能扮演的角色,他們一定能將工程學的概念更好更多地應用在現實生活中。

這三大挑戰的解套方式說容易也很容易,說困難也很困難,便是從教育開始;過去台灣的製造業非常發達,但面對中國更便宜的人力和日益提升的品質,擠壓了台灣在這方面的生存空間,所以台灣需要注入更多的新創,只有更新更好的創意和服務能幫助台灣產業轉型。

Alec Walker
沃克就自己來到台灣的觀察,提出台灣科技領域當前所面臨的三大挑戰。 輔大創意設計中心提供

而教育能從根底上改善台灣所面臨的困難,最前端的校園人才就生長在多變的科技時代,深知科技的變化日新月異;透過教育,也能教導年輕人正確的價值觀,應向失敗者學習而非成功者;培養學生在對的時候使用對的工具,只有更深入了解工程學和工程學的長處,才能更好的運用工程學的概念。

陳良基發表類似看法,台灣應鼓勵創新

巧合的是,科技部長陳良基在5月13日曾發表過對台灣長期科技競爭力的評論,他和沃克的看法不謀而合,都是從教育的基礎上切入,在校園積極培養最前端的人才,同時鼓勵創新,發展更好更新的方法來創造更多價值,為產業注入更多活力。

陳良基臉書
陳良基的創新筆記 陳良基臉書

艾力克.沃克畢業於史丹佛商學研究所,在他完成MBA學業之後,創辦了創新顧問公司Inly,做為顧問服務過半導體產業巨頭英特爾(Intel)、奧地利水晶工藝品製造公司施華洛世奇(Swarovski)、跨國製造業集團3M等大企業。沃克同時也熱衷於在世界各地舉辦工作坊,除了能和參與者分享他的個人經驗與所學,也能在工作坊中和世界各地的人交流創意與想法。

本文授權轉載自《立報傳媒》,作者:黃健芳

TAGS: # 遊戲化
延伸閱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