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另一種「郭式管理」──孩子王郭台強vs.孤鷹郭台銘

Bnext 數位時代 2005-06-01
另一種「郭式管理」──孩子王郭台強vs.孤鷹郭台銘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四月春寒之際,郭台強和一群工商界朋友爬玉山。由於台灣今年冬天出奇冷,山區雪脈縱橫,因此在他們這一團之前,今年只有一個外國人攻頂成功。春雪初融之際,山區地形更是險惡,即使到了排雲山莊,一般裝備顯然不夠,連擔任嚮導的原住民青年都不建議他們攻頂,但是郭台強硬是向山青借了雙「六爪」釘鞋,把其他同事留在後面,成為正崴精密全公司唯一攻頂成功的人。
「當時雙手已經沒有知覺了!」郭台強回憶攻頂的過程,全靠意志力。現在這張郭台強玉山攻頂的照片,就放在總部的走廊上,出入的幹部都可以感受得到這位領導人對於完成目標的「意志力」。對正崴的員工而言,他們雖然沒有「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董事長,但卻清楚知道這是一家「絕不允許倒退」的公司。

**不吝露面的老闆活力十足

**
郭台強喜歡爬山,每個月都要爬一次山才過癮。而正崴內部的年度活動,幾乎也全都是戶外的健行和爬山,二○○三年尾牙爬中和的圓通寺,二○○四年尾牙爬陽明山,今年的勞動節連續假期,他也帶全公司員工走訪宜蘭草嶺古道。
郭台強的「外向」,顯然不只是表現在內部員工活動的形式上,各種工商團體的社交活動,包括「電電工會」的尾牙、同業好友的生日會……等等在「工作狂」大哥郭台銘眼中「很浪費時間」的活動,郭台強卻是不吝參加。他對於家庭所投注的「時間」也讓人印象深刻,二○○四年鴻海股東會上,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就曾公開「修理」他的弟弟郭台強:「花三個小時,排隊帶小孩子去看一個籃球明星打球?」郭台強對於這段插曲的解釋則是:「這是小孩買球鞋、球衣時抽到的兩張入場卷,而且他沒有找同學,而是來邀請我,」既然老爸比朋友還麻吉,「我當然陪他去囉!」郭台強語氣中還有一絲得意。

**經營家庭生活比創業積極

**
在(數位時代雙週)記者和郭台強的二度夜訪中,不時有電話插入打斷,不過那可不是屬下的請示電話,而是「小孩催爸爸早一點回家」,郭台強投入小孩人生啟蒙的熱忱,從他對小孩教育的投注上就看得出來——去年郭台強的五十歲生日時,他的朋友為他擺席設宴,郭台強開出的邀請名單不是政商名流,反而全都是小孩學校的校長及老師。平常,郭台強除了實際參與小孩學校家長會的工作,甚至還擔任義工。「冬天時,他還會帶我們全家去北投洗溫泉呢!」郭台強的太太有一次無意間向朋友透露,表情中帶有滿足和幸福。
反觀郭台銘年輕創業時忙裡忙外,有時將小孩寄放在父母家,但卻也有一套遙控的管理模式,例如有一次他發現母親把家門口水溝蓋封了,原因是擔心剛學走路的小孩掉進水溝,但是郭台銘知道後馬上要母親把封蓋拿掉,因為郭台銘希望他的小孩「要自己從跌倒中」爬起。
兩兄弟對於小孩的教育都相當重視,但管教方式顯然不同,至於效果只能待來日証明。不過,他們的母親郭林文貞也曾透露:從五專時期,郭台銘就帶領弟弟半工半讀,每年暑假都會去打工賺下一年的學費,大哥郭台銘的個性比較像媽媽,而弟弟郭台強個性則比較像父親。郭林文貞女士回憶當時兄弟之間發生的趣事,有一次郭台銘因為上夜班的關係,中午醒來口渴很想喝汽水,就叫郭台強去買一杯汽水,但是由於郭台強年紀還小,一面走路一不一心就把水灑了出來,結果只剩半杯,郭台銘還以為弟弟偷喝了,把他狠罵了一頓。

**溫和、積極、而且有耐心

**
一名鴻海老幹部透露,郭台銘的父親個性敦厚,母親比較精明幹練;而郭台強也承認:自己一開始從沒想過要做生意,「我本來是對法律很有興趣的,後來發現做生意也蠻好玩的,」生肖屬「小龍」(蛇)的郭台強說,做生意的成就感,對他而言不是來自「殺戮對手」,而是得自不斷和人溝通與學習。常年跟隨他的部下就觀察到,「TC(指郭台強)真的是一個很好溝通的人。」他會罵人,但是也很會為對方著想;他很授權,也很與人為善。
但是他的哥哥郭台銘顯然不欣賞這樣的管理作風,當年郭台銘為了打下美國市場,把台灣公司交給郭台強,但是從美國回來後,他自己又回鍋當總經理。郭台強對於外界一直想辦法「挑撥他們兄弟感情」,相當不以為然,不過正因如此柔軟,郭台強給人不同於「台灣首富」的印象又更為強烈,包括他二○○四年七月接手工商建研會之後,八月就拜訪阿扁總統,積極向政府建言,九月到對岸訪問,馬上和對岸的全國工商聯副主席簽定(促進兩岸工商繁榮合作工作備忘錄)協議。
「這就是一個逆水行舟的產業!」郭台強語重心長地說,在變化快速的環境之下,沒有永遠的優勢,他願意去把握有可能改變環境的任何機會。像他事業繁忙,還堅持要參加「建研會」的事務會議,「我一定要給他們一點方向!」郭台強說。對郭台強而言,有些事情甚至要到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一百年才會顯現效果,但是他願意以過人的耐心和氣度,經營出一家能改變環境的企業。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