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11點,消費者在社群上滑到一件心儀的服飾,卻對尺寸猶豫不決。傳統電商的客服此刻早已下班,一筆潛在訂單很可能就此流失。
然而,對於VERVE、犀牛盾等品牌而言,這個場景的結局卻截然不同:一個名為Raccoon AI的數位員工,正24小時不間斷地在線上即時回覆、推薦商品,甚至引導結帳。
「客服人力難找、下班後商機無法掌握,這是所有B2C品牌的共同痛點。」Raccoon AI創辦人暨執行長周益鑫指出。當ChatGPT在2022年底引爆生成式AI浪潮,許多新創紛紛投入開發獨立的AI客服機器人,但周益鑫看見的卻是另一個更底層的龐大需求:市場上數以萬計的中大型企業,早已深度使用Zendesk、Salesforce等客戶關係管理(CRM)系統,他們需要的不是另起爐灶,而是一個能無縫整合、快速升級的「AI擴充套件」。
正是這個獨特定位,讓Raccoon AI在今年7月完成了由AppWorks領投的上百萬美元Pre-A輪募資。在AI客服機器人已成紅海的今天,Raccoon AI究竟有何獨到之處,能獲得青睞,並贏得犀牛盾、gogolook、遠雄房地產、VERVE、Funnow等數十家指標性品牌的信任?
答案,就在於一個反其道而行的商業策略:不做取代者,而是做賦能者。
最快2週上線、提升80%問題解決率:Raccoon AI如何顛覆客服市場?
「我們最大的競爭優勢,就是商業策略不同。」周益鑫強調,Raccoon AI並不要求客戶拋棄既有的CRM系統,而是將自己定位為一個輕量、強大的AI擴充套件,就像Chrome或Shopify上的擴充程式。
「電商客戶最快一個月內就能完整上線。」營運長陳少勤補充道,團隊已將導入流程高度標準化為五個步驟:設定AI人格(頭像、風格)、上傳知識庫(FAQ、歷史對話紀錄)、透過Prompt優化回應邏輯、拖拉設定腳本與情境觸發,最後一鍵部署到LINE、Messenger等通路。
這套流程,讓過去可能需要數月才能完成的系統遷移與資料陣痛期,壓縮在兩週的設定、兩週的測試期內完成。系統能快速學習品牌風格,並串接Shopify、Shopline等主流電商平台,實現商品推薦、訂單查詢等更進階的銷售導向功能。
除了無痛導入,Raccoon AI在對話體驗的核心設計上,更直接挑戰了業界長久以來的痛點——僵化且缺乏彈性的腳本式對話。
「我們發現,傳統rule-based系統最大的問題,就是老闆都希望客人能完全照著預設的腳本走。」周益鑫指出,「但問題是,光是設計、維護這些複雜的腳本,對品牌來說就是一場惡夢,而且用戶根本不按牌理出牌。」這種設計侷限,導致對話常常走到一半就卡住,最後只能無奈地轉接真人客服,讓AI應用的初衷大打折扣。
AI不只會聊天,更懂「看臉色」:從詐騙偵測到自動貼標,打造真人最強Copilot
為此,Raccoon AI開發了一項獨創的核心功能:AI動態生成引導式按鈕。在對話視窗中,用戶看到的選項按鈕,不再是工程師預先寫死的固定路徑。相反地,AI會啟用短期記憶模式,根據當下對話的即時上下文,動態生成最相關的幾個延伸問題選項。
「我們會讓客人在聊天時,方向越聊越精準,而不是無從下手地漫天亂聊。」周益鑫笑著說,「不然客人突然想來聊微積分,傳統機器人可能就當機了。」這個設計的巧妙之處在於,AI生成的問題選項,都會事先比對過品牌的知識庫,確保提出的問題是自己保證能夠回答的範圍,進而溫和地引導用戶,一步步聚焦並解決問題核心。
此舉不僅解放了品牌方過去需要耗費大量時間「拉腳本」的痛苦,更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機器人因流程中斷,而頻繁觸發真人客服的循環。「我們覺得AI就是可以有效、完美地解決這個問題。」周益鑫自信地說。
而當對話真的需要溫度與彈性時,Raccoon AI與真人客服的無縫協作機制便會啟動。企業能在後台設定需要轉介真人的特定事件。「常常會遇到一個狀況是,用戶走到一半就選擇轉真人客服,這樣AI就沒有辦法發揮效用了。」周益鑫觀察到,市面上10個AI客服裡,大概有8個都無法順暢地將對話轉接給真人,這對極度重視客訴處理與使用者體驗的中型企業來說,是完全無法接受的營運風險。
Raccoon AI的解法是賦予AI更高的判斷力。企業不僅能在後台設定哪些關鍵字或情境必須轉交真人,AI本身也被訓練去理解用戶字面上未明說的意圖。
周益鑫舉例:「例如客人說L『我今天早上收到你的小編,叫我匯一萬塊』,這句話裡根本沒有『詐騙』兩個字,但我們的AI能理解這與詐騙情境高度相關,並立即觸發轉真人流程。這是以前的腳本式機器人絕對做不到的。」
「一個很重要的Design Thinking,是我們的產品設計出來不是給老闆用,而是給客服主管用的。」周益鑫說,在Raccoon AI的系統裡,AI不僅是第一線的防守員,更是真人團隊的智慧中樞。例如,與Zendesk深度整合後,AI在轉介案件前,能自動為案件貼上「訂單問題」或「投訴客訴」等標籤,後台系統再根據標籤,自動分派給專職處理的真人客服,實現真正的人機協作流程。
這個看似微小的細節,大幅提升了問題解決率與安全性,讓女裝內著品牌Fashion for Yes在團購期間,有高達80%的尺寸與商品諮詢都由AI順利完成,也讓AI不再只是冰冷的機器,而是真人客服最可靠的Copilot。
「團購期間客人會一直問:『這款有沒有我的尺寸?』我們把尺寸邏輯訓練好,AI就可以直接回答:『你是這個尺寸的話,這款有、這款沒有。』」周益鑫分享,而另一合作品牌VERVE,更有高達9成的對話能由AI一次解決,因為多數問題都與訂單狀態有關,AI能在3到5分鐘內處理完畢,遠勝過去真人來回溝通可能耗費的一兩天。
從營運千萬用戶App到CRM代理,如何找到AI客服新藍海,並獲得AppWorks領投上百萬美元?
周益鑫早在2013年便開始創業,自2017至今擔任Snapchat旗下知名社交應用Zenly(冰棒)的亞洲區營運商,管理超過4,000萬的月活躍用戶。
2018年,他創立詹姆斯科技並成為客服龍頭Zendesk的代理商,ChatGPT問世後,他敏銳地意識到,儘管Zendesk等大廠會推出自己的AI功能,但在地化與價格上,卻難以完全滿足亞洲客戶的需求。
「國外大廠的AI產品落地到亞洲,不僅價格高,在地化與客製化程度也遠遠不足。」周益鑫分析,許多新創為求快速切入市場,都主打一套全新的AI客服系統,但這卻是中大型企業最深的恐懼。「更換CRM系統,意味著巨大的轉換成本、資料遷移風險與人員學習陣痛期,沒人想輕易嘗試。」這正是他在2023年推出客服聊天機器人Raccoon AI時,所看見的破局點。
如今,企業客戶只需在既有的Zendesk等系統後台,點擊安裝Raccoon AI,就能在完全不改變既有工作流程的前提下,立刻讓客服系統擁有一個更聰明、更懂人性的AI大腦。
「你先募到錢,我就加入!」營運長陳少勤點頭的關鍵,竟是一筆百萬美元的賭注
如果說周益鑫憑藉對市場痛點的深刻理解,為Raccoon AI找到了最精準的切入點;那麼,營運長陳少勤的加入,則為這家年輕公司的規模化發展,注入了最關鍵的燃料。
陳少勤曾任Lalamove、inline、SHOPLINE、ShopBack等多家知名企業的高階主管,對於如何帶領團隊在高速成長的市場中殺出重圍,擁有第一手的實戰經驗。然而,這樣一位身經百戰的專業經理人,最初對Raccoon AI卻是抱持著懷疑的。
「James (周益鑫) 跟我聊了快2年,我一開始確實沒有這麼看好。」陳少勤笑說,「但他們不只憑藉客製化服務簽下了幾家規模不小的指標客戶,證明了產品的價值。更重要的是,市場風向在今年出現了爆炸性的轉變。」
陳少勤分析,相較於2年前台灣的AI氛圍相對保守,多數企業還在觀望,情勢在去年出現了轉折。「今年真的很明顯不一樣,大家都在談論AI。我們去接觸客戶時,反應跟過去完全不同,幾乎人人都願意坐下來談。」市場時機、產品實力,再加上對創辦人團隊的認可,最終促使他下定決心。
但他加入前,提出了一個關鍵性的前提:「如果你們要持續保持技術領先,就一定要募資、擴張團隊,並且建立一個專業的商務團隊。我可以來負責規模化,但前提是,你必須先募到錢。」
挾著清晰的市場定位與成熟的產品,Raccoon AI順利在2025年7月,完成由AppWorks領投的上百萬美金Pre-A輪募資。周益鑫表示,此輪資金將主要用於兩大方向:第一,在營運長陳少勤的帶領下,擴大商務與行銷團隊,快速搶佔市場份額;第二,持續投入產品研發與工程人才招募,深化技術護城河。
Raccoon AI下一步如何靠結盟策略,反攻日韓2大高潛力市場
「AI產品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讓客戶有信任感。」陳少勤如此強調,「我們的顧問團隊能深入了解客戶流程,這是在亞洲市場成功的關鍵。」而在產品端,募資後將擴大招募資深工程師,並規劃在10月推出語音輸入功能。
目前,Raccoon AI已累積超過30家中大型付費客戶,橫跨電商、軟體服務、零售與地產等多元產業。指標客戶如機能服飾品牌VERVE,導入後有近9成的第一線問題由AI直接完成,平均問題處理時間從過往的一天以上,大幅縮短至3~5分鐘。
團隊計畫於今年下半年開始佈局海外,並以人力成本更高的日本、韓國為首要目標。「我們在日韓的策略,不是直接面對終端客戶,而是與當地的Zendesk代理商合作。」周益鑫解釋,透過巨人的肩膀,Raccoon AI能藉由這些已在當地建立信任的合作夥伴,快速將解決方案導入有需求的企業,複製在台灣的成功模式,「他們一定會遇到國際大廠的AI無法滿足在地化需求的狀況,那就是我們的機會。」
創業快問快答
Q:最常被客戶或投資人問起的事情?您會如何回應?
很常收到客戶的兩大問題,一、AI是不是很常出錯啊?二、那AI有可能取代整個客服團隊嗎?其實在語言模型的迭代之下,目前已經有效的降低AI的出錯率;AI 技術不該是真人團隊的對手,而是最強大的助手,AI可以幫助專人處理80%的基礎重複性問題,讓他們更專注處理更複雜的任務,強化企業的服務品質。
Q:創業,教會了你哪些事?簡單分享創業至今以來的心得感想?
創業是一條沒有老師教導的路,在這十年的創業路上,每條路都是自己肉身一條一條闖出來的。因此創業教會我沒有一件事情是有絕對正確的答案,同時,就算犯錯了也不是代表失敗。唯有時時刻刻檢視自己,調整自己的步伐,才能確保有機會可以走到最後笑著闖關成功。
Q:創業至今,做得最好的三件事為何?
1) 不貿然擴張,專注確認成長動能 2) 對於新的艱澀挑戰永遠保持熱情應對 3) 每天創業就像第一天創業一樣保持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團隊資訊
公司名稱:詹姆斯科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2018
官方網站

遊走在人文與科技之間,雖然是個J人,但卻熱愛各種跳出框架、叛逆的人事物。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lauren.lai@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