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沒有創業心態,再努力都是打工

創業邦/插座學院 2019-03-14
feature picture
shutterstock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工作得有創業的心態,不然浪費的是自己。
獵豹移動CEO傅盛

很多年前,這種話我覺得就是狗屁。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我信奉的是「給多少錢,幹多少活」。不知道:其實每個人的處境,並不受制於錢,而是受制於觀念

你看,年輕也不總是好事。好在我慢慢醒悟過來,才讓自己沒有繼續走彎路。現在我已經成為一名管理者,我開始把認識的職場人士分成兩類:有創業心態的,沒有創業心態的。

真的,一個人有沒有出息,跟他是創業還是當員工沒啥關係,但跟他有沒有創業心態,很有關係

一、創業心態是「解決問題」而不是「解釋原因」

一句話說員工心態,就是「我盡力了」,然後開始「解釋原因」;而一句話說創業心態,就是無論如何,我一定要「解決問題」。

有一次,我要在一個產業論壇做主題發言,準備PPT的時候,讓部門的陶東去找一組統計數據。過了幾天,我的PPT都寫差不多了,數據還沒有找到,我有點不爽了,把陶東叫過來。他很無奈地解釋:網上只能搜到零星的信息;聯繫某某專家對方說沒有;聯繫某某協會人家說不能單獨提供,只能買諮詢報告,而資訊報告的費用超過公司限額了。

我說,就這些?他說,就這些。我說你好好再想想,有哪些管道是我們還沒想到的?

過了一天,陶東笑瞇瞇來找我,我說你想到辦法啦?他說,數據我已經拿到啦。「我聯繫了不少客戶,正好有一個前些天剛買了這個資訊報告,我跟人家說,我家老大的演講PPT就差這些數據了,麻煩提供一下,演講結束我們可以立刻把PPT發給你,含金量很高的!老大,這個PPT發給人家,沒問題吧?」

當然沒問題,通常演講結束後,主辦方都會留著備份,誰想要都能要到,也不會有什麼商業機密。我很高興,不光是數據拿到了,還因為陶東開始有了創業心態:解決問題,而不是解釋原因。

什麼是創業?

人類快速增加的需求為創業者提供了巨大的機會,而創業成功的關鍵在於解決問題。
劉強東

創業心態最重要的,就是解決問題

為了解決問題,你會發動每一個腦細胞,試過每一種方法,用盡每一個人脈,然後在事情搞砸之前成功搞定。解決不了問題,解釋原因?不存在的。如果解決不了問題,你的主管不會在乎原因,主管的主管也不會在乎原因,最大的boss更不會在乎原因。

他們只在乎結果。

他們口頭上可能不會說什麼,說不定還會安慰你兩句,但是心裡會「哐」的一聲給你蓋上一個章:這人不行。為什麼?

因為市場不關心誰為什麼會失敗,它只關心是誰最後贏了。只有倖存者,才有資格謙遜地把成果歸功於運氣,死人沒有機會解釋原因。

二、創業心態是聚焦長遠目標,看淡眼前利益

擁有創業心態的員工,和其他人的目標感也不一樣。上班時間長了,大多數人會有一種虛幻的安全感,覺得主管分配任務,自己把手頭這點事做好,每個月領薪水,回頭互相攀比一下年終獎金,就已經很好了。

他們心裡排前面的是薪水、福利、職稱,是上班遠不遠,公司大不大。他們懶得考慮長遠,不關心自己是不是正在被趨勢淘汰,被時代拋棄。所以才有前段時間的中國唐山收費站大姐,「我已經36歲了,什麼都學不會」。還有更早前的中興工程師跳樓,和華為員工30幾歲被裁員後想不通,「這麼多年來,我那麼努力,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沒有創業心態,再努力的工作,也只是延緩被淘汰的結局而已。

shutterstock_670551568_man_street_lose_job.jpg
沒有創業的心態,最後都可能面臨被淘汰的結局。 shutterstock

「矽谷人脈之王」,LinkedIn共同創辦人雷德.霍夫曼說過,創業好比是從懸崖一躍而下,在落地前裝好一架飛機

每個創業者每天睜開眼睛,房租要交,薪水要發,訂單要搶,回款要收,分分秒秒都在感覺和時間賽跑。但是員工沒有這些緊迫的壓力,於是通常在溫水裡成為那隻被活活煮熟的青蛙,死到臨頭也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有創業心態的員工,不是這樣。

現任滴滴高級副總裁俞軍,之前是百度的產品副總裁,他是百度搜尋引擎產品的真正靈魂,人稱「百度貼吧之父」。俞軍是上海人,他最廣為人知的,是當年去北京求職的簡歷,讓他得到了百度一個普通產品經理的職位。

簡歷其中一段是這樣寫的:

長期想踏入搜尋引擎業,無奈欲投無門,心下甚急,故有此文。

如有公司想做最好的中文搜尋,誠意乞一參與機會。

本人熱愛搜尋成痴,只要是做搜尋,不計較地域(無論天南海北,刀山火海),不計較職位(無論高低貴賤一線二線,與搜尋相關即可),不計較薪水(可維持個人當地衣食住行即是底線),不計較工作強度(反正已習慣了每日14小時工作制)。

你看完後有什麼感受,反正我第一次讀到這樣的簡歷,感覺很震撼。

俞軍雖然作為員工,但是他清楚明了地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他只看重百度提供給他的平台,可以實現自己的抱負,其他一切,都可以讓步。以創業心態工作,就是要聚焦長遠目標,看淡眼前利益。

跟俞軍相比,同樣是上班卻毫無長遠目標的我們,可以說是渾渾噩噩了。

三、創業心態就是經營你自己這家「公司」

寫到這裡,我不妨問一個問題:你身邊有沒有很多人一邊厭惡著自己的工作,一邊嚮往著別人的工作?

如果有,很好,那你自己多半也是。

就像在大學裡曠課打架談戀愛混日子,都是同一幫人聚集一樣,如果你周圍的人都是每周有七天想辭職,那麼作為其中一員,你很難不去這麼想。

人是很容易被環境塑造的,尤其是沒有創業心態的年輕人。

這也是我為什麼建議你一定要和有創業心態的人在一起工作,即使你不必像俞軍一樣寫簡歷。因為這個世界從來就不缺少機會,更不缺少好的平台,缺的只是為了目標不惜代價去拼命解決問題、證明自己的有心人。

什麼叫有心人?

前微軟中國公司總裁,「打工皇帝」唐駿這樣回憶他的微軟生涯:

當年,我進入微軟時,只是一個寫原始碼編軟體的普通工程師。我只能認為自己在公司排名倒數第一,事實上我也就是倒數第一。但我工作時的心態,就彷彿我是公司董事會成員一般:我不僅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還能提出問題,並給出解決方案。最重要的是,我還論證出方案的可行性。

這就叫有心人。

階層固化正在加劇,但那只是統計數據。世代傳承的優勢積累從未停止,只是現在更加刺眼。如果你還以為給多少錢,幹多少活,差不多就行了,那麼你在本質上跟那些已經被淘汰的人沒有區別。

shutterstock_323747015_confident_man_自信.jpg
將「自己」視為經營的公司,努力提升自己的價值。 shutterstock

你需要明白的是,無論身在哪個平台,你永遠在經營一個以你的名字命名的「公司」。

公司的消亡從來都是因為停止成長,你這家「公司」也不例外,你的專業技能、產業經驗、視野和格局,乃至同行的口碑和人脈,就是公司的無形資產。

財務上,要產生正現金流才能叫資產;職場上,要產生正向價值才能叫資產。

只有當你擁有創業心態,去面對你工作的職業生涯時,才能不停地成長,不停地增加你的無形資產。你這家「公司」才不會破產,才會持續擴大經營。你才會慢慢變得不可替代,變得富有競爭力和高價值,到那個時候,是自己創業還是繼續為人工作,只是一個形式問題。

因為,你從來就只是在為自己工作。

本文授權轉載自《創業邦》,作者:插座學院

延伸閱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