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優客工場赴港上市?共享辦公第一隻「獨角獸」養成記

創業邦 / 陳姝 2018-06-25
優客工場赴港上市?共享辦公第一隻「獨角獸」養成記
ShutterStock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要說當今最值錢的動物,非「獨角獸」莫屬。動輒十億美金、百億人民幣的估值,深深牽動著創投圈人士的心。創業者們希望自己成為獨角獸、一飛沖天;投資人則希望自己能發現並且捕獲到一隻獨角獸,完成資本造富。最近,共用辦公行業的一隻獨角獸,就整出了大動靜。

有媒體報導,優客工場已經啟動籌備上市,上市目的地為香港。投中網向優客工場求證時得到的回應稱,優客工場正在按各項上市標準進行準備,包括劃定上市的資產包範圍,但上市時間表尚未明確。

優客工場由毛大慶發起,成立於 2015 年 4 月,目前估值達到 110 億元。迄今,不論這只行業獨角獸如何「沉默」,她正在快速的邁入擴張期是不爭的事實。優客工場是如何從一隻不起眼的創業幼獸,不斷汲取資本的養分,迅速成長為一隻龐大的「獨角獸」?

融資:感謝朋友圈

和時下流行的「養成系」偶像明星一樣,獨角獸公司相當於創投界的「明星」,也需要資本一輪一輪的滋潤和培養。融資時間表顯示出,優客工場從一開始就獲得了紅杉資本中國、真格基金這樣重量級資方的背書和支持。融資相對順利,毛大慶在公開場合不止一次提及:感謝朋友圈。

20180616073034662.png
優客工場融資時間表(資料來源:CVSource) 創業邦

2015 年,毛大慶 46 歲,時任萬科高級副總裁、北京總經理,掌管著萬科這個房地產帝國裡所有的北京項目。當時,他將近年過半百辭職創業的消息,在創投圈轟動一時。

真格基金的徐小平與毛大慶是認識多年的好朋友。「作為一個年薪近千萬的萬科高級副總裁,他的創業毫無疑問放棄了很多東西」,除了「情分」之外,徐小平也認為,毛大慶是打造中國版本「WeWork」的最佳人選。

於是,毛大慶的老朋友們,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複、鴻坤集團董事長趙彬、清控科創董事長秦君等人,共同擔任毛大慶創業的天使投資人。資料顯示,截至 2015 年年底,全國科技企業孵化器數量近 3000 家,除此之外還有 2300 多家眾創空間,數量之多讓人咋舌。到了 2016 年下半年,創業圈進入資本寒冬,一批共用辦公倒下,優客工場則實現頭部占位,依靠良性的運營和前後進行多輪融資,逐漸侵蝕共用辦公領域的市場份額。

談及毛大慶的融資歷程,徐小平在某節目中「爆料」,毛大慶曾經要出讓 60% 的股權去融資,幸好被他制止了。 而毛大慶也坦言,自己融資的特點是,不多談戰略戰術,而談趨勢 :「我在融資時,一般連 BP (商業計畫書)都不給投資人,先坐那兒講這件事情大勢所趨——你也可以不投我,覺得我不行,沒關係,但我建議你投資我所說的領域,因為這是趨勢。」

擴張:大魚吃小魚

在共用出行領域,「快滴大戰」是一場經典戰役,兩家公司在一番燒錢燒人的血戰之後最終合併,成為市場佔有率和估值都幾乎沒有挑戰者的行業「巨頭」,共用辦公領域也在走同樣的資本+產業螺旋上升的道路。 去年,行業加速洗牌,進入整合時代,資本、業務等種種資源都開始向頭部企業集中。

在這種「大魚吃小魚」的市場規律下,更容易催生行業「獨角獸」的產生。 剛兩三歲的優客工場,有資本的撐腰,也隨著大潮,進入了兼併擴張期。

2017 年 4 月,優客工場和洪泰創新空間宣佈合併,合併後公司總體估值約 90 億人民幣,為當時國內共用辦公領域中最大的一筆合併交易。新東方董事長兼總裁、洪泰基金共用創始人俞敏洪對這次並購表示,此次合併將帶給行業更多的良性推動,共同把中國共用辦公行業做強做大。2017 年 11 月,優客工場宣佈控股碎片空間。利用優客工場的體量優勢,在碎片空間的周邊佈局設施齊備、資源豐富的共用辦公空間。

2018 年 3 月,優客工場與無界空間宣佈合併,合併後,雙方會員總數已超 20 萬,至此,優客工場總估值達到近 110 億元。其實,早在 2016 年,優客工場就以戰略股權合作的方式參與了無界空間的 A 輪融資。優客工場和無界空間背後聚集了包括紅杉資本中國、真格基金、經緯中國、創新工廠、洪泰基金、諾亞財富、高榕資本、信中利資本、領勢投資、前海梧桐並購基金、青山資本等一線資方。

雙方投資人也表示了極大的支持。「需求會產生創新,創新會拉動需求。「信中利資本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汪潮湧表示, 創新分為兩種類型,一個是基於需求,一個是推動需求。創新者對共用辦公的需求決定了這個市場的發展潛力無限,而兩家公司的合併也有了更大的想像空間。

前海梧桐併購創始人、董事兼總裁謝聞栗表示,併購的前提是雙方資源、優勢的互補和疊加,優客工場和無界空間的併購空間非常之巨大,創造更多的附加值。在他看來,獨角獸是中國經濟變革的核心,以優客工場為代表的這些獨角獸企業的作用甚至比上市公司更加強大,因此,抓住獨角獸企業的投資機會,才能真正引領中國經濟轉型變革,這也是順勢而為。

teamwork team shutterstock
teamwork team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2018 年 3 月,優客工場宣佈收購 Wedo 共用創業社。收購後,優客工場將與 Wedo 聯合創業社共同打造以深圳為核心的粵港澳大灣區第一共用辦公平臺。早在 2017 年 7 月,優客工場就完成了對 Wedo 聯合創業社的戰略投資, 此次收購將 Wedo 聯合創業社完全納入優客工場的生態體系中。2018 年 5 月,優客工場又宣佈與另一共用辦公品牌 Workingdom 進行合併。合併後,優客工場確立了在長三角地區的地位。

一系列密集的並購行為,為優客工場在國內的版圖擴張打下基礎。獨角獸帝國的邊界不只國內,毛大慶帶領團隊開發海外佈局,已經進入了新加坡、雅加達和紐約等國家和地區,海外運營總面積超過一萬平方米,可以提供超過 2000 個工位。未來三年,優客工場生態體系內全球佈局預計達到 40 個城市,260 個場地,可提供 18 萬個工位,總辦公面積將達到 120 萬平方米。

生態:反向利用資本

不差錢的優客工場,和其他共用辦公品牌一樣,曾經主要收益還是來自於場租,一度占到營收的 90% 以上。在體會過資本助推的力量之後,優客工場也在試圖用資本的力量搭建自己的生態帝國,摸索著新的盈利模式。

在一份《奔跑近兩年,毛大慶為優客工廠總結了 3.5 個商業模式》的官方檔中,毛大慶公開提到過優客工場未來的商業模式。生態圈的股權投資。不光融資力度大,優客工場對其他公司的投資力度也很大,包括了教育、傳統、加速器以及體育互聯網+等多個領域。優客工場通過股權投資加大共用辦公的服務生態,同時也享有股權收益。

這點從優客工場近年來投資的項目中可以得到印證,優客工場的投資佈局涉及 FA 平臺、人力資源、文化傳媒、共用辦公空間、國際共用醫療平臺、互聯網+體育旅遊、智慧財產權保護、智慧硬體、金融服務、創業加速教育和空間設計等領域,累計投資金額近 1 億元人民幣。

流量搭載。在共用辦公區域裡,每一個單獨的辦公桌就相當於一個流量入口,每個空間就是一個流量的綜合體。通過搭建平臺,進行撮合交易,爭取流量變現。品牌加盟與管理輸出。除了加盟管理費,大量企業使用者的資料沉澱下來會更快的擴充優客工場的資料庫,加盟業務會讓發展更快更輕,規模化的擴張已經可以覆蓋更多的管理成本。

20180616073034928.png
優客工場部分投資專案(資料來源:CVSource) 創業邦

2017 年 6 月,毛大慶曾對媒體透露,優客工場一年的收入是 4 個億左右的現金。當時,毛大慶特意強調了這只是「現金」,此外,還有被投的多家生態企業,為優客工場帶來的股權增值收益、投資浮盈將近有 6 千萬。

優客工場內部人士還向投中網透露,以提供企業服務為入口的直營辦公空間運營、企業會員和個人會員的線上增值服務、樓宇管理輸出這三大業務板塊,目前被市場看好,也是優客工場的主要業務模式。

只是,縱觀整個共用辦公行業,優客工場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毛大慶的商業模式是否可以為優客工場帶來足夠多的收益,目前還只是個問號。但是,憑藉資本的加持,優客工場這只獨角獸依舊能夠繼續先實現「規模化擴張」、汲取養分、蓄積能量,為後期一飛沖天做好充足的準備。

110 億元的估值是否名副其實,港股或將是這個共用辦公「獨角獸」真正面臨的第一次「大考」,也是對優客工場背後幾十家資本方的一次集體檢驗。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
粉絲交流每月小聚Line@互動訂電子報新創影音發表專欄及新創資料庫

本文授權自《創業邦》,作者:陳姝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