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以食物共享為起點,《人生百味》要翻轉大眾對街賣者的印象

TYC 青年創世代 No.11/張鴻 2018-06-06
feature picture
人生百味官方網站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相信不少人曾在街頭上看過賣面紙、口香糖或玉蘭花的阿公阿嬤或身障弱勢,你也許不是每次都會伸出援手,但是否曾和這些街賣者寒喧幾句或是聊聊他們的人生故事?

「在台灣有超過800位的弱勢街賣者,因身心不便、家人照護等因素,無法從事全職工作,只能選擇工作時間彈性的街賣,有些街賣者甚至支撐整個家庭的生計。」人生百味曾透過募資平臺flyingV發起一項支持街賣的「人生柑仔店」計畫, 透過開發臺灣在地好產品,增加街賣者的收入,同時希望翻轉社會對於街賣者的刻板印象。

將剩食變美味料理,照顧街頭弱勢

當初會關注到街頭弱勢議題,源自於人生百味的3位創辦人(朱冠蓁、巫彥德、張書懷)在參加318太陽花學運時,看到附近有些街友和撿拾回收物資的長者,努力用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因而萌生「把回收拿給阿公阿嬤」及「石頭湯」計畫的想法。

人生百味夥伴陳盈婕解釋著, 「把回收拿給阿公阿嬤」主要是透過網友共同編輯電子地圖,標出自己知道的資源回收者的地點與時間, 其他人只要瀏覽網頁,就可以知道附近有哪些需要回收物的拾荒者,把回收資源拿給他們。這項計畫經過PTT及媒體報導,收集超過160位拾荒者的資訊。

「石頭湯」的出發點,是希望媒合過剩的物資及有需要的人,一方面減少食物浪費,又能照顧街頭弱勢。 人生百味一開始先從菜市場或餐廳募集用不完的新鮮食材,後來更擴展到婚禮、尾牙等活動場合,將剩食重新烹調成美味料理,帶到街頭和街友共享。除了食物分享,每個月還會舉辦1到4場的「街頭游擊食堂」,帶著學員一起上街頭,透過和街友共同烹煮、共享共食,以及無家者議題討論等,重新觀察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

開發在地特色商品,改善街賣者生計

人生百味還有另一項主要計畫就是「街賣」 ,初期透過跟一些臺灣本地在地品牌合作,像是日月老茶廠、喜願小麥、有機小農的果乾、阿公的香水檸檬、好日子竹牙刷等,人生百味負責產品的進出貨與包裝,並承擔銷售不完的風險(無條件退換貨)。

在分配上,生產者會取得售價的50%至80%,街賣者會取得15%至30%,而剩餘的就是給人生百味;之後人生百味會將收入再用於新商品開發,希望推出更多好的商品,吸引更多的街賣者加入。為了讓這樣的模式能夠持續運作,人生百味在2015年發起「人生柑仔店:翻轉『街賣』形象計畫」募資計畫,最終獲得800多人贊助,募集新臺幣78萬元資金。

「在商品開發過程中,幸運的是,吸引一些單位及創作者主動找上門,像是曾和平面設計師聶永真合作的街頭泡泡頭、插畫家馬來貘的香氛片,在當時都引起不少話題。」陳盈婕提及,今年1月人生百味再和小學課本的逆襲、消極男子合作,推出應景的「超失禮紅包組」、「吃飽睡好春聯組」等,深受民眾喜愛,目前百味團隊正朝著發展自己風格特色的設計努力。

「街賣」計畫不只是提供商品讓街賣者售而已,還包括陪伴,百味志工會不定期訪視街賣合作夥伴,或是提供銷售上的建議與協助;此外每個月定期舉辦「頭家小聚」,了解街賣者遇到的共同問題,並拉近頭家們彼此之間的距離。

人生百味的目標是希望能讓環境變得更友善,而改善環境的第一步就是面對貧窮問題。2017年9月人生百味再發起「貧窮人的臺北」,透過辦展覽、講座、百人露宿音樂會、城市狹縫旅行團及遊行等方式,讓更多人關注都市底層的貧窮問題。

2015年創業至今,人生百味不斷嘗試各種簡單有趣的計畫、透過撰寫這些街頭生活家的背後故事,讓大家對他們有更多的認識與了解。陳盈婕提及,未來人生百味還將開辦「無家者寫作班」、女性無家者的物資募集及陪伴、建置物資媒合平臺等,希望發揮小小的影響力,改變臺灣的街頭文化。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
粉絲交流每月小聚Line@互動訂電子報新創影音發表專欄及新創資料庫

本文授權自《TYC 青年創世代 No.11》,作者:張鴻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