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Meet Taipei 2017]與API應用不同!區域鏈將如何推動消費性產業的發展?

[Meet Taipei 2017]與API應用不同!區域鏈將如何推動消費性產業的發展?
蔡仁譯 攝影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談到區塊鏈,大部分人多聯想到其為比特幣及金融科技的基礎,然而在物聯網領域的應用中,區塊鏈也扮演非常重要的一環基底技術。今年 11 月在 Meet Taipei 的物聯網創新論壇中,IBM 技術長兼業務副總經理徐文暉,提出一系列區塊鏈在消費性產業最新的技術及發展,關鍵成功因素以及給台灣產業的建議,闡述自己對於此議題的觀點。

IBM 技術長兼業務副總經理徐文暉
IBM 技術長兼業務副總經理徐文暉 蔡仁譯 攝影

區塊鏈源於比特幣,本質上為透過去中心化及去信任的方式,任何人任何時間都可採用相同的技術標準,在共享的資料庫中加入自己提供的資訊;通俗一點的說法,指的是一種全民參與記帳的方式。過去 Walmart 的帳本自己記,現在區塊鏈中的任何成員,包括自身以及業務夥伴,皆可連接到共享的區塊鏈商業網絡,每一方都可以即時、安全地存取,加速產品及供應鏈所需資訊,並將其放在最終消費者手中。「當其他人還是只在談論區塊鏈,但 IBM 已在全球建立了十多個區塊鏈商業網絡!」徐文暉這麼說道。

IBM 徐文暉
數位時代攝影

以 IBM 在消費性產業中導入區塊鏈為例,該技術能幫助紙本文書作業數位化,減少文件數量及工作流程,降低紙本作業的運輸成本,甚至減少生鮮水果在傳統供應鏈中,因無效率而腐敗的成本。接著,導入區塊鏈後,也可提高供應鏈的共享可視度,在 Maersk 的案例中,其存貨管理上能降低庫存變化,提高訂單處理效率以及降低出貨成本。第三能打造值得信賴的生產履歷,提高供應鏈上的追溯速度。徐文暉以 IBM 協助 Walmart 利用區塊鏈技術追蹤食品供應鏈的例子說明,導入前後 Walmart 在追蹤污染食品所需花費的時間,從六天降低到僅需 13 秒。

而促成區塊鏈成功的三個關鍵因素為信任機制,參與者以及數位化資產共享帳本的建立。區塊鏈旨在建立交易信任,建立金融服務生態系統的規範及創新。參與者包括規則的建立者如政府,產業內的企業以及通常為市場領導者的市場創造者。除此之外,區塊鏈專案要成功,營運單位的參與是關鍵,要能建立跨部門或跨組織的商業情境,並找出需要解決的業務問題,導入跨部門合作的流程路線圖,最後考慮部署營運的重要性,其中安全性為首要考量。

徐文暉也提到諸多人的疑點,為何我們要使用區塊鏈,而不使用 API 呢?「使用 API 固然更方便更簡單,在對接一兩家企業(點對點的串接)並不會產生太大問題,卻無法串聯整個產業生態系,在IT的管理,網路安全性上會更加複雜。」使用區塊鏈能凸顯跨企業之間的價值交換,被目前的顧問公司譽為第二代的 Internet。

IBM 徐文暉
蔡仁譯攝影

對於台灣產業,要如何開始區塊鏈的旅程?徐文暉有以下三點建議:開始學習相關的技術原理,接著建立區塊鏈系統,最後再連接整條供應鏈。在區塊鏈的應用上台灣仍屬不純熟的狀態,唯有踏實地一步一步建構,方能走得安穩。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
粉絲交流每月小聚Line@互動訂電子報發表專欄及新創資料庫

本文授權自《數位時代》,作者:Sunny Yo

本文作者 Sunny Yo 《數位時代》實習編輯 Sunny Yo

太陽有最多的手指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