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為什麼2大軍事狂人要投資39億在「核新創」?背後的AI熱商機和核能革命

為什麼2大軍事狂人要投資39億在「核新創」?背後的AI熱商機和核能革命
Valar Atomics官網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洛杉磯核能新創公司Valar Atomics最近非常忙碌。

一方面,他們正對美國核能監管委員會(NRC)提起訴訟,控訴其繁文縟節扼殺了創新,要求政府替先進的核能反應爐部署釋放一點彈性;另一方面,他們剛剛拿到了軍事AI巨頭Anduril創辦人Palmer Luckey和Palantir技術長Shyam Sankar等人共同投下的1.3億美元新資金。

這個募資案可以說是今年核能發展的縮影:能源需求在AI發展下暴漲,核能成為再次被呼擁的對象,而且推動核能的不再是政府或國家科研機構,而是矽谷巨頭們。

核能新創再思考的不只是發電了,還要「發爐」

根據Fusion Industry Association (FIA)的統計,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核分裂新創在股權融資上已累積募得13億美元,佔2020年以來該領域總投資額近4成,而核融合領域在過去一年內募得26.4億美元、同期成長了178%,就連美國中經合集團董事長劉宇環,也投資成立了核融合新創聚界潔能。

為什麼曾經被唾棄的核能又崛起了?

最大推力來自科技巨頭對AI算力的能源焦慮。訓練和運行大型語言模型(LLM)需要海量、穩定的電力,相比太陽能或風力發電,核能顯然穩定得多。不過,傳統核電廠是一項耗資數10億美元、耗時數10年的客製化大型工程,並無法趕上目前的需求量。

因此,「大規模製造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s)」成為潛在解方。SMRs指的是將傳統核反應爐微小化,以達到被大量製、高彈性和快速部署的目的,並取代耗資巨大的傳統大型電廠,獲得投資的Valar Atomics就是其中一家新創。

Valar Atomics SMRs.jpg
Valar Atomics計畫以SMRs設計和集中管理方式,提高生產效率。 Valar Atomics官網

Valar Atomics除了實踐SMRs外,還希望用集中化的方式進行管理,也就是將數百個小型、高溫反應爐集中在單一地點,希望透過壓縮地面土木工程和簡化選址來加速部署。他們已經於於9月在猶他州的San Rafael能源實驗室動工建造一座測試反應爐,並聲稱將在2026年7月前展示100千瓦的熱能。

但Valar Atomics真正的核心價值,其實是「熱能」。Valar Atomics的反應爐設計非常特別,在比傳統核電廠高得多的溫度下運作,並使用氦氣作為冷卻劑。這帶來了幾個比純發電還要多的商業價值應用。首先,化工、鋼鐵、煉油等重工業製程需要極高的溫度來運作,Valar Atomics的高溫熱反應爐有機會提供工業製程熱,或稱「綠色蒸汽」(green steam);第二,Valar Atomics的冷卻技術與相關知識,也可能直接成為資料中心降溫的解決方案。

Valar Atomics加熱技術.jpg
Valar Atomics除了賣電,還打算賣熱。 Valar Atomics官網

可以說,這些核能新創在思考的不只是發電,還要「發爐」,他們已經將熱能視為商業產出。SMRs技術讓反應爐的尺寸更小,因此更容易靠近客戶進行部署,這樣一來不僅能發電,還能將高溫帶來的商業價值直接輸出給資料中心或工廠。

Valar Atomics提告核能管委會的背後,是2大「軍事革命者」加持

這類技術創新還有待實際的產出來驗證,不過對Valar Atomics來說,眼下最大的挑戰是法規。

Valar Atomics正與數個州一起控告美國核能管理委員會(NRC),指控許可程序過於繁瑣,可能扼殺這些小型反應爐設計的創新和落地。這個指控有趣的地方在於,我們似乎可以嗅到美國過去的監管與政治正在被新創撼動的味道。

這場「簡化審批」的訴訟,恰好與川普政府推動的「削減法規、加速審批」的行政命令不謀而合,而且在美國最高法院於2024年推翻了賦予聯邦機構廣泛裁量權的「雪佛龍遵從原則」(Chevron doctrine)之後,法院對核能許可等聯邦法規的解釋權將變得更為強大。

雪佛龍遵從原則:「雪佛龍遵從原則」是美國法律中一項重要的司法審查標準,該原則認為當法律條款對特定問題的規定不夠明確時,法院應尊重行政機關對該法律的合理解釋。但是此原則在2024年被美國最高法院推翻。

另一個有趣的點是Valar Atomics這輪投資人的名單:Anduril創辦人Palmer Luckey和Palantir技術長Shyam Sankar。這兩家現在都與美國軍方有著異常有好的關係,而且可以說是「用科技推翻舊制」的代表性企業。

Palantir的成立始於2001年的911恐攻後,所以希望創造為西方情報和軍事單位服務的強大軟體,自創立之初就帶有鮮明的政治色彩,且是願意與政府直接掛鉤的新創,近期先與美國陸軍簽訂價值高達100億美元的重大協議,隨後五角大廈也透過價值7.95億美元的合約奠定Palantir在AI計畫中的地位。

開發國防武器的Anduril則是近2年迅速竄紅的AI軍事新創炸子雞,成立之初就是想要挑戰傳統國防體系,Anduril自行決定要開發什麼產品、如何開發,相比傳統國防承包商過於依賴「成本報酬式合約」模式,這種模式讓Anduril能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進行創新。Palmer Luckey的投資創新向來圍繞著國家安全和大型基礎設施,對他而言,核能與軍事AI就是一脈相承。

Anduril Industries創辦人Palmer Luckey
Anduril Industries創辦人Palmer Luckey是革新傳統行業的代表性人物,同時相當關注國防等基礎建設領域。 Peter Diamandis X

除了這2大巨頭外,NVIDIA的創投部門NVentures投資了Bill Gates創辦核能新創的TerraPower,OpenAI和微軟則與核融合新創Helion Energy簽訂了購電協議,Amazon投資X-Energy 7億美元,Google則是和與核融合新創CFS簽約購買200MW的電力,也與核開發商Elementl Power達成戰略協議,提供早期資金,以預先確定三個美國廠址,並保留未來購電選擇權。

延伸閱讀:「核融合」將成能源新主流?CFS獲Google與輝達投資,募資累計逼近30億美元!

但是核廢料該怎麼辦?一樣要「模組化」

然而,在核融合還沒能確定商業化的階段,Valar Atomics這類採用核分裂技術的新創仍然是主流,而核分裂無法迴避高放射性核廢料問題,是這些新創跟科技巨頭們必須回答的議題。

根據核工程師的估計,若以Valar Atomics的設計來看,其用過燃料的危險性極高,如果接觸到的廢料的致命時間可能短至85毫秒。不過現階段新創們提出的解方和SMRs的核心一樣:將這些管制從政府手上解放,把緩慢又僵化的大型、一次性政府專案,變成可標準化、可重複運用、且由專業新創公司提供解決方案與產品的系統。

這個簡化與模組化的趨勢包含處置方案的模組化、廢料與廢物流的回收與再利用的閉環系統,以及現場診斷與標準化操作手冊,例如新創Deep Isolation正在開發定向深鑽孔處置技術,將鑽孔引導至地殼深處的穩定地層,以確保廢料的長期隔離,以取代傳統的礦物儲存庫方案,或者是Alpha Nur正在研發核燃料回收途徑,希望將用過燃料再循環,轉換成適用於先進反應爐燃料,以減少核廢總量。

核能發展另一個看不見的風險,則是跟地緣政治有關,這和軍事發展是一樣的:核能市場正逐漸分裂成以中國和俄羅斯為支柱的東方市場,以及美國、法國、加拿大等國家為首的西方市場,東方市場完全仰賴「政府的手」進行核能開發,西方模式則相對仰賴私人企業,需在破碎的政策訊號中摸索前進。

雖然核能新創越來越熱,提供的商業價值也越來越「熱」,不過在技術上、政策上,甚至是由誰來付錢的訂單問題上,都還有許多待解決的問題,但可以確定的是,矽谷大佬們已經開始運用手上資金來鬆動這一傳統行業了。

資料來源: Specter InsightsNet Zero InsightsCNBCFusion Industry Association (FIA)Forbes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曾令懷 創業小聚新創線召集人 曾令懷

騎車、拍照、寫寫稿。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vincent.tseng@bnext.com.tw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