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商業模式不是只有買與賣!讓商品不只是商品,幾大準則讓你檢視自己的商模

feature picture
Shutterstock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最近有位創業家向我抱怨,在創業開始的時候,為了宣傳推廣產品,所以先把產品擺設在別人的地方,但因為當初合約沒談好,所以對方運用了他的產品做起了服務生意,生意相當不錯,結果這位新創業者完全分不到服務所得的利潤,他覺得有點後悔。

筆者勸他,其實不用覺得可惜, 對方幫你做了市場測試,告訴你其實你的產品走服務的市場大有可為,現在你手上有產品,可服務的區域跟客戶也還有很多,何不就另外開闢服務的生意,不完全集中在商品的銷售,讓自己有多元的市場空間? 而未來當接受服務的人自己生意發展起來,使用量大後,也會希望採購產品回去自用,這樣的作法在無形中鞏固了顧客來源,也為營收帶來更多保障。

確認市場定位、公司資源,再建品牌也不遲

曾經有位創業家開發了即食商品的販賣機,有多種強大的功能,提高了販賣的方便性,他覺得因為現代人的生活都很忙碌,而且工作時間不定,販賣機的市場大有可為,所以來找筆者介紹代理商。

我跟他分析,他的想法沒有錯,但市場的定位跟格局可以再討論看看。以一家新創公司的產量、產能、資源來說, 大量的訂單吃不下,少量的訂單沒有競爭力,不如跟知名品牌合作 ,提供機器販賣知名品牌產品,把機器放在辦公大樓、人潮集中的地方,並且跟知名品牌一起開發不同口味的商品,讓消費者保持新鮮感,或許在發展初期會更有可為,當然等 後期發展穩定後,不排除再建立自己的商品品牌 ,並且推廣自己的機器品牌,販售自行開發的商品,但那應該是下一個階段的事情了。

另外有位走文創路線的新創業者,產品設計新穎,也很受國外朋友歡迎。他定期有跟各大展館作合作,在各種短期展覽展出時,協助設計小商品販售。筆者就建議,除了被動的在短期展覽期間,配合其短期活動設計商品,也可以向這些已有合作信賴關係的展館主動提案,設計具有展館的代表性、且可以比較持久販賣的品牌商品。這樣 一來可以有穩定的合約與銷售關係,不用不斷開發短期的商品,二來這樣的授權更有機會成為代表作,帶來更多商機效益

我們可以從三個案例觀察到什麼?

第一個案例

除了從原本的單純販賣產品、相關耗材以外,其實還可以有租賃機器,賺取租金、耗材、維修費用的方式,抑或是如上所述轉化為兼營服務的生意這三種模式。

不同的商業模式除了營收可以由單一產品單純的一次性收入,增加為可以有不一樣的持續性收入外, 兼營服務生意的模式對於本來的產品銷售也有廣告推廣的效果 ,更進一步可以面對有使用需求的客戶,了解客戶需求,不論未來做產品考量、顧客管理等都更有利基。

第二個案例

從本來的單打獨鬥,變成借力使力,在有限的資源下掌握最大的營收可能,而且從本來不確定市場接受度的摸索,變成較可預測市場規模的評估,對於降低新創初期的風險有很大的幫助。

第三個案例

化被動為主動,把短期、且須高度客製化增加成本的訂單,逐漸轉化為長期、穩定、可量產的生意。這些改變其實都還是在原有的商品或服務基礎上,但因為做法不一樣,運作的商業模式不一樣,所產生的結果也就大不相同了。

當然,在運用多元的商業模式前, 仍然還是要評估自己所擁有的資源,不見得多元就是最好的,有時因為資源不夠,反而需要聚焦 ,這部分仍需要審慎評估、彈性應用。通常在開發產品時,會去思考要解決的問題或痛點主要會發生在哪種國家、性別、年齡、收入等級、健康狀況…等情況的人身上,並依此蒐集相關數據先做初步的市場分類,了解市場可能的分布情況與規模大小後再投入開發。

商業模式不是只有買與賣,幾大準則讓你發展更順利

  1. 思考你的目標客層可能常出沒的地點、消費場合、消費時段…等,可以到現場去觀察或找相關產業的朋友諮詢,了解目標客層可能的行為模式,比較容易能對症下藥。
  2. 比對自己的產品用途以及人脈,盤點可運用的通路,思考借力使力的可能性與切入市場的角度,初期若能與知名品牌合作則更有發展機會。
  3. 觀察市場上類似的商品銷售狀況與販售模式,思考可能的行銷方式。
  4. 產品或服務是否有機會複合式經營,例如多餘的場域空間作休憩、租賃、維修服務…等,增加不同需求、不同時段的來客數。
  5. 產品或服務是否可跨越邊界(可參考筆者另篇文章創業的盲點:如何避紅海進藍海?關鍵在創造需求和跨越邊界!),並且主動提供跨界的服務或功能,以創造不同的發展可能。

商業模式百百種,絕對不是簡單的買賣關係所能囊括的,不妨多思考幾種營運的方式以及自己手上所能掌握的資源,才有機會找到更適合你自己的商業模式。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
粉絲交流每月小聚Line@互動訂電子報發表專欄及新創資料庫
本文作者 曾國棟 大聯大集團副董事長、友尚董事長 曾國棟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畢業,現為友尚公司董事長暨大聯大控股永續長、台北市電子零件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中華經營智慧分享協會(智享會,MISA)理事長,於半導體零組件領域已有超過40年的資歷。

1980年創立友尚集團,2000年成為台灣第一家上市的電子零組件通路公司,2010年加入大聯大控股,目前任職永續長。創業初期便立下了「無私分享」的人生目標,非常重視教育訓練,遂從1995年開始著手整理歷年來的實務心得,整理成《業務實戰篇》、《觀念篇》、《經營札記》三本「分享系列」,亦擷取其部份內容編成四本叢書:《讓上司放心交辦任務的CSI工作術》、《比專業更重要的隱形競爭力》、《王者業務力》、《想成功,先讓腦袋就定位》。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