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價和高房租早已是全球共同問題,即便是全球擁有最進步科技及最多科技新貴的矽谷也面臨到同樣問題。據說 Twitter 年薪 16 萬美元的員工,還只覺得自己能「勉強維持生計」;年收入六位數的矽谷居民,可能要被劃入「低收入」群體。
不過總有一類「別人家的公司」,希望能用更多的員工福利來穩定軍心。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近期就啟動了一項計畫,準備拿出 3000 萬美元為 300 名員工提供臨時性的安置住房。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Google 的這項員工住房投資計畫,將與採用模組化技術建房(Modular Building)的新創公司 Factory OS 進行合作。其實這種模組化建築早已不是什麼新鮮玩意,從幾年前開始,就開始使用這種把完整的房子提前建好再運送到目標位置的方式來進行房屋建設了。靈活高效率、成本低廉。
由於對建築成本的控制,使用這種方式建造的房屋的租金將更加便宜。Factory OS 的創辦人兼 CEO Rick Holliday 在採訪中表示,在上一個完成的項目中,他們採用模組化技術建造的房屋能夠幫助房客每月節省大約 700 美元的房租。
如今的矽谷區域,已經不是一般人能住得起
資料顯示,自 2010 年以來,舊金山市的房屋租金已經上漲了近五成,而房價也從 2009 年擺脫谷底之後一路飆升了大約 98%。研究顯示,如今住在聖荷西附近的「千禧一代」,已成為全美國中「最辛苦」的購房族,更有數據粗估他們需要 24 年才能賺夠買房的錢。
在對供需狀況異常敏感的房地產市場,房價和租金的上漲必定不是偶然。近年來,美國科技公司仍在不斷加大在矽谷地區的人員規模。
蘋果位於加州庫帕提諾(Cupertino)的新園區建好後,數千名員工將會在此落腳;Facebook 和 Alphabet 也在趕這股「誰家的辦公大樓建得更引人注目」的潮流,以滿足公司擴張的需求;Salesforce.com 剛剛斥鉅資拿下了舊金山市最高樓的「冠名權」,這些都可能讓矽谷地區本就緊缺的房屋供應變得更加緊張。
但是無論怎麼樣,如果有發展的需要,公司該擴張也還是得繼續擴張。不過比起讓員工自己去承擔高昂的生活成本,矽谷的科技公司提供的方案或許值得許多企業參考。
除了 Google 之外,Facebook 近期也計畫在門洛公園(Menlo Park) 建造 1500 個房屋單位,其中大約 15% 都是人們能夠負擔得起的住房。目前,這項計畫還在前期的討論中。一位發言人稱,他們也在考慮模組化住房,類似於 Factory OS 或者一切能夠促進灣區房屋市場發展的專案,他們都會表示支援。
在這個拼員工、搶人才的時代,安居才能樂業是個全球通用的道理。要想留住人,先幫人把房子解決了吧!
提供您第一手最豐富的創業資訊!
現在就加入「創業小聚 Line@-數位創新與創業的社群平台!」
還有每週聚焦徵才、創業活動的「創業小聚每週電子報!」
本文授權自《ifanr愛范兒》,作者:刘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