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被譽為「創新的國度」,那麼在一家以色列公司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一名來自澳洲的朋友從第一視角寫了一篇文章,分享他眼中的以色列新創公司。
產業經驗豐富的評論員已經多次指出了創業國家的優勢以及其獨有的品質,這些優勢和特質在我工作的公司也有所體現。接下來我想跟各位分享一下我的個人經驗,希望這些能對創業公司的成功有所幫助。
勇於承擔風險,並接受高風險的招募
承擔招聘之中的風險也成為了創業公司需要面對的一環。作為某個領域的入門人士來說,我問了創辦人們一個問題:
請仔細考慮你在新人身上投資的時間,以及是否要採取他們不是很成熟的建議,這是否已經成為了公司的一大風險?我相信你會有自己的答案。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你可能會花一些時間來進行監督工作,而這十分重要,這也正是我如何用最小的成本來為創業公司做出貢獻。
但是如果我在澳洲這樣的商業環境中提出這樣的問題,那麼我可能會被視為異類,或者根本不會有人回答這個問題。
創辦人們也很樂意考慮他們如何承擔自己的責任,並根據我提出的一些意見來規劃未來的業務需求。在這裡,我十分感謝創業公司的創辦人願意給我這樣的一個機會來闡述我的觀點。如果沒有這樣的機會,那麼可能就不會有這篇文章了。
這種 新創公司團隊間強大的相互信任感主要是與以色列公司間鬆散的生態結構有關,而這種結構通常被人稱為「成功的驅動因素」 。專家們也是透過允許這種強大自主權的存在,從而促進了商業發展。這對我們有所啟示:
專業增長主要依賴於自我提升,而不依賴於由上而下的人為推動。
可訪問能力和回應能力
在以色列,門口一般不會設置接待人員,這樣你就不會感到你要拜訪的是個位高權重的上司,也不會讓你覺得他們沒有多餘的時間可以讓你浪費。隨著這種敢於接受各種潛在價值的舉措開始推行,電子郵件最多半天之內就會得到答覆。當他們不能接受你的提議時,你也會收到回覆。或者別人喜歡用其他的方式進行溝通,他們也會直接讓你知道。與此同時,他們會加快溝通管道的建設,而非束手無策。
我認為最貼切的例子就是我和以色列最著名的創業公司評論員Hillel Fuld的對話,當時我們正在討論我的一篇文章。在20分鐘的時間裡,他用了大部分的時間和我進行交談,並且耐心的回答了我的所有問題,最後他還推薦了一些我可以進行參考的主題。而且很明顯,Hillel對於其他任何人都會一致對待。
我必須補充一句, 在極少的情況下,這種不設防的措施是有必要而且最有效的。因為一個人能夠接受chutpah(英語中近義為大膽),這會極大的為各種事物提供便利。
這能夠很好的表現我出對事情的關注,而且我基本不需要擔心事情的後果,相反,這可以幫助我贏得一定的尊重。但是在澳洲,我必須履行一整套的慣例和細節,儘管在某些情況之下這是很有必要的,但是,這會極大地延長事件決策時間。
人際網路的開放性
創業公司的人不僅容易聯繫到,而且他們還會願意用其他方式來把自己的價值介紹給別人,不管是他們的職位也好,還是他們豐富的行業經驗也好。我可以僅僅透過一兩次會議就收集到各個重要人物的聯繫方式。這些建議通常不是直接指出問題,而是以類似「我會如何更好地幫助你知道你想要什麼」的語句開始。我見過的每一個創業者都試圖尋找一個屬於自己的人際連結,並且不斷進行有價值的探索。
這種連結不是交易性的人際關係,因為這並不能讓你立即收到回報,而是在一個緩慢的過程中創造屬於你的社會資本。當然,我並不是諷刺澳洲的公司在交換人際關係價值方面沒有類似的運作過程,我只是想強調在澳洲公司內更難訪問各級資歷的人。
聯合(Combinas)
雖然聯合在有些人看來是一個負面的特質,甚至還顯得有些籠統,而且在某些特定場合下,聯合在法律層面也是需要細細推敲的。
聯合指的是以色列人透過個人關係繞過障礙的辦法。即使在新背景下,這個辦法也並沒有包含任何的不良意圖,單純是從理性層面來解決問題。
以色列的創業公司希望透過利用他們自己的網路來實現利益最大化,而非透過呆板的公約。而且,他們致力於設計一些可以帶來更多價值的創造性解決方案,這還有助於減少政府機構的負擔,同時還可以讓企業對不同的情況進行快速的回應。
以色列的大多數創業公司在這方面的小心思,會對整體環境起到正面作用。以色列各個軍事單位的內部網路,尤其是以技術為中心的網路連接(比如Unit 8200)就是最好的證明。大多數行業在這一點上都達成了共識,並且有一個相當大密度的交叉,而這些行業的創業者也變成了多產的創業專業人士。我在以色列的期間,見過很多毫不觸及道德底線的例子,這些例子真的很巧妙。
雖然他們並不會完全適應不同的環境,但是當我在今年年初回到澳洲的時候,我會適當地採取一些在以色列的方法和態度。
提供您第一手最豐富的創業資訊!
現在就加入「創業小聚 Line@-數位創新與創業的社群平台!」
你的參與讓觀點更多元、新創資料更加完整「 創業社群交流平台 MeetHub 」
本文授權自《36氪》,作者:南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