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創業不容易,能不放棄不斷堅持下去更是不容易,每個夥伴創業路上遇到的事情不同,也許是找不到資金、也許是家庭遭逢變故,無論如何能堅持下去,都令人佩服。創業小聚第 72場,恰逢Meet創業小聚創立六週年,我們邀請六年前曾參與創業小聚分享的5位講者回到創業小聚的舞台上,述說這些年來他們的創業路上見識了那些風景。
TourTalk CEO 游士逸
走過六年創業路,起伏蜿蜒皆風景
現為 TourTalk CEO 的游士逸在六年前曾以網勁科技執行長身分參與創業小聚第 3 場分享,網勁科技除了為台灣最早與雅虎奇摩合作、更是第一個與淘寶合作將台商帶往中國發展的公司,也因此游士逸也戲稱當年的自己是「網路吳三桂」。
2008 年雅虎奇摩因為自己的事業佈局,決定與網勁科技結束合作,使得游士逸不得不重新規劃公司未來的方向,游士逸將這之後創業路分成四個階段。
在這之間,因為曾揮霍現金,讓他知道把自己弄得華麗是沒有任何用處的,晴天當思雨天之苦。當你想要多角化經營的時候,Cash Cow是命根,手上一定要留有Cash Cow為自己獲利,這樣才能支援其他事業。
而他也提到,許多創業團隊會利用財務槓桿操作,以利用資金,但他想提醒各位夥伴財務槓桿在公司順遂的時候會很有力,但當公司一旦出問題的時候,會變成另一大危機。
91APP, Inc. 產品長李昆謀
走過六年創業路,做對的事比把事情做對重要
分享開頭,李昆謀簡短介紹了91APP的服務,91APP主要提供零售商自有app開發以及網頁架設,但91APP並不是以專案開發的方式服務客戶,而是將app開發的流程模組化,提供客戶DIY自己的APP,令零售品牌以雲端服務方式,快速整合購物官網、APP及門市O2O,而這樣的服務模式稱為AaaS(App as a Service)。
提到創業這條路,李昆謀分享了許多趣事,像是當年無名小站盛行的年代,與朋友合作開發了一款APP,夠過每天抓取網路的美女圖推薦給APP使用人,無意間使許多使用者成為未來APP開發的客戶。也才意外發現其實寫APP的專案在當年的利潤極高,進而成立了宇軒科技。
公司的成長在2013年面臨到趨緩,也在當時遇到現在的合作夥伴,九易公司從最初的客戶、一路經歷投資、合資到合併,只花了一年的時間就完成了,成為現在看到的九易宇軒。
走過這一路,李昆謀最後最想跟大家說的就是:20%的關鍵問題花80%的力量去解決,而20%的解決方案可以應付市場80%的的問題,因此做對的事比把事情做對重要!
宇萌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創辦人白璧珍
走過六年創業路,只有熱情與專注
在一開始,白璧珍便與我們分享最核心的看法:「創業就是談戀愛的過程,選什麼主題是十分重要的,就像是選老公,你必須選一個看了不會膩且有許多熱情與想法的題目」。
創業過程中除了平常產品的努力發展,白璧珍特別提到一點,他不參加任何的創業聚會,她認為那只是讓她分心,真正需要讓她投注心力,並且花熱情的只有自己等待推廣的產品,然後努力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白璧珍用它自身的例子,驗證熱情跟專注,在AR、VR領域中,她已經與身旁夥伴一起努力,從最初的六人小團隊,成為現在跨國際的公司,這是這六年來用熱情和專注才能走到的路。
而她最後給各位一些建議,無論創業或是就業都需要的能力:
- 基於數據分析能力,快速學習與具備次錯能力
- 時刻保持樂觀,並不斷傳遞信心的能力
- 自我認知與自我突破的能力
- 有基礎財務分析的能力
- 判斷真實需求的能力
- 抓住機會的能力
習詠有限公司 創辦人 葉慧瑜
走過六年創業路,臣服於老天給予的安排
活動當天不知道各位有下載 QLL 的APP同步觀看的參加者嗎?那就是 QLecture 簡報直播!
葉慧瑜說在這六年,除了臣服老天的安排之外,大多數時候他們更秉持著專注的心情在做好自己的每項產品。無論是原本的幼兒教育類型APP,到後來開發出QLand的平台,希望協助出版商、教育者、老師等能將自己的圖文創作、教學內容製成自己的APP,到前段所提到的QLecture,每個產品都是投注相當大的心力。
而為什麼會說臣服於老天的安排呢?葉慧瑜解釋,其實 QLL 在幼兒教育領域耕耘許久,但因為開發 QLecture ,意外獲得教育部頒發大獎,也才能打入學校的市場。而這些都是你無法設定,而在創業過程中老天安排給你的機會,你永遠不知道這波大浪來襲時你會把握變成機會,還是被大浪打下。
但是重點是,創業過程中究竟有沒有享受到家庭、身旁夥伴以及朋友們彼此的樂趣,以及閱覽沿途的美景。就像金剛經所說,如果老天對你有安排,你就不要逆天而行。
時間軸科技 創辦人 葉建漢
走過六年創業路,每天都在趕路
當你在轉型的時候,是你人生最痛苦的時候,因為你已經不知道你創業是為了什麼。
但是在這六年轉型期間,葉建漢也悟出了一些重要條件,他認為綜合性電商有四大成功要素:
- 1、商品數
- 2、價格(商品力)
- 3、物流速度
- 4、平台能力
但未來電商的發展趨勢則是行動+策展+社群+內容型,而目前傳統電商仍以傳統的速度、價格、產品多樣性為主要溝通。但是從策展+社群出發,給予溫度、讓消費者感受到溫度之後,即便沒有流量,也能成功。
秉持著這樣子的觀念,除了friDay綜合性電商,更推出了friDay加購,用場域整合需求,在不同氛圍下區分不同類別的商品,更貼近消費者的環境,其運用的公式便是「科學化變價機制X場域式分類」。
回顧這六年,葉建漢慶幸在轉型為電商後兩年,也就是2016年11月終於突破單月業績一億元。但是事實上過程中並不簡單,在大家都看衰的情況下,產業上所有的人都在挖腳自己的員工,同時也面臨上司老闆因生涯規劃而離開、一線主管面對變化而紛紛去職,最慘的時候有高達40%的人離開。
葉建漢提到,創辦人們即便有任何情緒,也不要輕易讓任何夥伴感受到,因為那很可能影響到整個團隊的工作態度跟能力,也不要讓自己的情緒成為別人的包袱。而在熬過了這一連串之後,葉建漢最感謝的還是身旁的夥伴以及一路陪伴自己的家人了。他也想現在還在努創業的夥伴們一段話:
「只有超過這世界期待,才能要求這世界不公平的對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