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全世界都在Fintech,看看中國Top 10網貸平臺各式各樣商業模式!

鈦媒體 2017-01-13
全世界都在Fintech,看看中國Top 10網貸平臺各式各樣商業模式!
虎嗅網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網路借貸已經是互聯網金融產業比較成熟的應用,目前累計交易規模突破人民幣3萬億元,2016年成交規模超過人民幣2萬億,且每月交易規模增速還在50%到100%之間,處在高速增長的階段。已經完成C輪融資的30家互聯網金融企業中,網路借貸企業以及擁有網路借貸業務業務的集團數量達到14家,在互聯網金融各種業務中中佔筆最大。可以說網路借貸在互聯網金融行業是分量很重的領域。

目前網貸平臺集中化趨勢初步顯現,問題平臺不斷退出市場,排名前頭的平臺規模越來越大,逐步形成某些市場優勢。這些規模較大的平臺在發展中基本也是充滿爭議與質疑,不過至少到目前,規模還是在迅速增長中。

目前行業中的大平臺都有哪些?平臺交易金額排名各月都會有微小的變化,最能衡量各家平臺交易規模的指標是累計成交金額,即平臺上線以來的交易規模。

資料顯示,按累計交易規模計,中國網貸平臺前十名為陸金所、紅嶺創投、網信理財、ppmoney、鑫合匯、微貸網、小牛線上、翼龍貸、團貸網、宜貸網。最高為陸金所,網貸交易規模已經超過2000億,進入前十的門檻已經超過人民幣400億元。

FINTECH1.png
虎嗅網

要將網貸企業經營成功需要哪些關鍵步驟?評價一家企業的最終指標是能持續地獲取較高利潤,對於網貸企業而言,要實現這樣的目標,核心工作是以下三件:

  1. 不斷擴大資產端高品質收入來源
  2. 對資產端專案進行有效地風險控制
  3. 為借款方匹配足夠的資金來源

平臺則從資產端與資金端的利差以及服務費中獲利。

資產端是網貸公司業務重心,資產荒的時代,過多的資金追逐少量優質資產,做好資產端,資金端發展也就有了很好的根基。風險控管也很重要,其作用是保持資產的安全性。目前的網貸資產端,主要集中在個人信用貸款、汽車金融、房產金融、供應鏈金融、融資租賃、票據融資、農村金融等不同類型,每個類型下還有不同的行業細分。

進入行業前十的企業都是怎麼做起來的,在資產端都對接哪類資產,風險控管又有什麼特點?

累計成交額TOP10平臺的發展狀況與特點

下面我們逐一瞭解一下前十的網貸平臺在資產端業務佈局、業務拓展方式與風險控管方面的特點。

1.陸金所

陸金所目前已經轉型為財富管理公司,不再是單純的網貸平臺,CEO計葵生介紹,陸金所的P2P業務占比僅為8%,在業務板塊中只占第二位,因此陸金所已經與純粹的P2P平臺相去甚遠。目前陸金所業務中占比最大的是活期和定期理財,其次依次是P2P借貸、基金、保險。

不過即便如此,陸金所依然是累計交易規模最大的網貸公司。目前累計交易規模已經突破兩千億。這得益於陸金所背後是持有金融全牌照的平安集團,有平安普惠等機構可以提供資產,對接線上投資人。2015年4月計葵生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在資產或產品端,平安提供的產品可能占接近一半。到2015年年底預計會降到占比三分之一。

隨著陸金所業務越來越龐雜,網貸業務逐漸獨立出來。2016年12月13日,陸金所發佈公告,拆分出P2P業務,將由陸金服平臺繼續提供,陸金服將作為網路借貸仲介機構。陸金服官網顯示,目前陸金服的資產主要包括個人消費類借款以及大數金融提供的贖樓借貸項目。

陸金所的風控體系架構,又被稱陸金所 七步成詩 巨量資料方式,包括風險政策制度框架體系、信用評級、資訊揭露、投後預警監控、風險管理系統、風險評價體系、資產與資金的精准匹配等內容。

2.紅嶺創投

紅嶺創投成立於2009年,是歷史較久的網貸企業,最初以小微信貸為主,採用本金墊付的平臺擔保模式。2014年,紅嶺創投轉型大單模式,引入銀行高管,借鑒銀行的業務流程,發展較大規模的融資標的,並逐步取消了本金墊付。

業務拓展方面

紅嶺創投在全國建立了幾十家分公司,由分公司發掘當地的借款項目,上報到公司總部,公司總部的風控團隊進行審核,然後在平臺發標。各地分公司在全國各地充分發掘借款專案,保障了平臺上的專案的充裕度。在融資金額上,常有上千萬甚至上億的融資標的。同時,平臺也有金額較小的淨值標。

隨著網貸管理規定的到來,紅嶺創投的大單模式面臨監管壓力,開啟了轉型之路。從2017年3月28日開始,線上平臺的新發產品都將以限額為標準,限額以上的大單產品將全部停止發新標。今後將重點關注智慧投顧,金融IT等金融科技,金融巨量資料解決方案等。

風控方面

紅嶺創投建立了與大單模式相適應的風控體系,效法銀行的風控模型,形成了專案初審、前期背景調查、實地財務核查、實地專案考察、工商司法調查等工序。

3.網信理財

網信理財在資產端的主要特色在於供應鏈金融業務。

業務拓展方面

網信理財採取1+N供應鏈金融模式,選擇行業或區域內有影響力的核心企業,與之建立資本層面的戰略合作,一方面為以核心企業為中心的上下游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另一方面,將合作企業的員工以及終端商品的消費者轉化為投資用戶,進一步綁定借款企業,也增加了自己的資金端來源。

1+N模式是銀行等金融機構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普遍使用的模式,網信理財的特點在於,與核心企業共同成立金控公司,形成股權合作的聯姻關係,共同監控產業鏈中的企業狀況,並共同承擔風險,實現財務資料共用。

以網信理財與上市公司新都化工的合作為例,新都化工子公司哈哈農莊電商公司與網信集團就互聯網產業金融戰略合作簽署框架協議,共同合作拓展農村互聯網金融市場。雙方共同出資設立金融投資諮詢公司,作為農村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實施平臺,提供農村電子商務行業互聯網財富管理及產業鏈金融服務。其中哈哈農莊持有合資公司50%股權。合資公司圍繞哈哈農莊現有業務模式,為農戶提供金融服務。

目前網信理財已經開拓了匯源集團、愛施德、五星控股等幾十家核心企業。針對核心企業的上下游提供融資服務,可以有較多的資產來源。除了供應鏈金融,網信理財還有消費金融、融資租賃、房貸、車貸等資產端業務。

風控方面

除了線下風控,網信理財也發展巨量資料風控,依託巨量資料技術對資訊進行資料化建模和分析,提升風險評估和貸後管理等多個環節的效率,減少現場來回的成本。

4. PPmoney

2015年年底,新三板掛牌企業天銳科技(430705)定向增發收購PPmoney營運方廣州萬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PPmoney因此在新三板掛牌。財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19,838.84 萬元,其中實現金融資訊服務收入 18,522.44 萬元,占合併營業收入 93.37%,淨利潤-780.14 萬元。

發展早期,PPmoney引入典當、擔保、小貸等機構的資產,推出債權轉讓、收益權轉讓類產品。之後這類資產逐步下線,目前資產主要是現金貸、消費分期、汽車金融、三農金融。

消費分期以藍領為主要客戶,與3C、培訓等場景相結合拓展業務,目前人均借款約3800元,三農貸款被列為繼消費金融和車貸之後的第三條業務線,採用專案線下審核、收益以利息收益+實物獎勵的模式開展,不過目前規模尚小,官網資訊顯示,截至目前,一共為22個專案籌集資金299萬元。

風控上,由於有很多藍領消費信貸,PPmoney目前也在開發大資料全流程風控,在雲端審核、借貸調查、催收等消費金融資產端全流程應用巨量資料。

5.鑫合匯

鑫合匯在資產端主要對接過橋貸款,為有此需求的企業和借款人提供過橋資金。主要與政府、券商、銀行合作,推出銀政類(即與銀行、政府合作,做轉貸資金)、保證金類(企業銀行開票,資金周轉)以及證券價數值型別(上市公司股東股權質押,資金周轉)等方式的周轉貸款。

目前對接過橋貸款的網貸平臺約有幾十家,鑫合匯成交規模最大,累計交易金額突破600億。

業務拓展方面

鑫合匯通過線下設立區域分支機搆、線上過橋融資服務平臺七橋網來獲得項目資源。目前資產來源主要集中在長三角,正在其他區域拓展,包括山東、江西,深圳、北京等地。分支機搆的設立上,突出高密度,每6小時車程業務覆蓋半徑中設立一個分支機搆。七橋網上線後日處理企業融資服務需求將超過100筆/日。

風控方面

採取線上加線下的模式。資料顯示,線下風控人員對項目進行調查,將企業資訊上傳到CRM系統,對借貸人的需求與產品模型進行自動匹配。匹配完成後,風控人員對借貸人進行實地探訪、評審。線上,推出了鑫盾風控系統,篩選流程包括150個模型、19道程式、43步篩選操作。

6.微貸網

微貸網目前是交易規模最大的車貸平臺。零壹財經推出的《2016年中國P2P車貸百強榜》顯示,微貸網2016年交易規模為451.1億元,居於第一名,且遠高於第二名的投哪兒網的127.7億元。目前微貸網車貸比例為95%,除此之外,還在拓展房產抵押貸、裝修貸、墊資貸等業務。

2016年底,微貸網CEO姚宏公佈,平臺2016年收入約17億元,並已於10月實現3億元的淨利潤。

微貸網在2011年創立之初主要做信用貸款,2012年3月開始透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做汽車抵押貸款,線下門店直營與加盟,做資訊採集、抵質押管理、貸後管理等業務,線上發售產品。門市是重要的資產來源,總部負責風控,對專案進行審核。車輛的評估由微貸網與協力廠商機構共同完成,貸後通過GPS跟蹤系統和預警系統進行管理。另外在風控上,目前已經建立起包括60多個風險指標,涵蓋個人央行征信和社交平臺資訊的風險評價體系。

在汽車抵押貸的基礎上,微貸網逐漸擴充產品品種,發展了汽車分期、房屋抵押、公務員貸、車商貸、工程機械貸款等業務。

7.小牛線上

小牛金服旗下有兩大業務板塊,即小牛線上和小牛普惠,二者是小牛的資金端和資產端營運平臺。在資產端的業務種類主要包括房屋抵押貸款、車貸、消費信用借款、生意貸(針對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主的經營活動)、惠農貸(為農民提供貸款額度在1-10萬元之間的貸款,申請人主要從事種植、養殖、捕撈等農業活動)、保單貸(針對持有保單的個人)等。

小牛的業務拓展與風控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資料顯示,小牛普惠在全國150多個城市建立了300多家分支機搆,有數萬名的員工線上下篩選借款人,對借款人進行現實環境裡的個人信用風險評估,這類借款人的借款金額普遍在3萬至5萬之間。此外,小牛分期為平臺提供消費金融類的資產,借款金額在2千至5千之間。

除了線下風控,小牛基於自身資料和合作廠商資料,搭建巨量資料風控體系,建立風控後台,通過人工智慧分析業務資料,減低逾期、提升催收能力。

8.翼龍貸

翼龍貸2014年11月獲得聯想控股戰略投資,並於2015年6月獲聯想控股持股64%,成為聯想控股成員企業。

在資產端,翼龍貸主要做三農領域的借貸,產品翼農貸借款額度在3-9萬左右,除此之外,還開發了針對中小微企業的信用貸款翼企貸、房貸產品翼房貸、車貸產品翼車貸。

資料顯示,目前翼龍貸針對三農的貸款占比在九成左右。針對三農金融的發展難點,翼龍貸採取同城O2O+加盟商的模式,借款使用者向翼龍貸加盟商申請借貸,加盟商對借款用戶進行貸前調查和貸後管理。總部則負責風險控制,調查借款人的信用狀況、個人背景資料等。截至2016年9月,翼龍貸已在全國200多個城市設立營運中心,覆蓋超過1000個區縣。

翼龍貸要求加盟商自身具備一定經濟實力,一般是當地比較有名望的人,做過生意,擁有一定的商業經驗和基本的商業知識。利用加盟商的人脈與經驗能力,篩選合適的客戶,並進行貸後的管理與催收。加盟商開展業務前需要先交納50萬元的抵押金,並墊付前期的運營成本。

風控上,由於農村資料相對不足,翼龍貸採取了比較重的線下風控模式,營運中心風控人員在貸前進行多次家訪,獲取借款人的經濟實力、經驗、借款用途等各種資訊。

翼龍貸創建了家訪表,建構農民的信用打分卡,建構農民貸款評價模型,預測其信用程度。涵蓋農民的基本資訊(包括家庭婚姻狀況、居住穩定性等);還款能力(包括田地數量、副業、農業機械等);還款意願(包括是否結過款、是否有逾期記錄等)。

9.團貸網

2016年初,團貸網創始人唐軍透過認購定增股票的方式,成為新三板公司光影俠第一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透過借殼光影俠登陸新三板。財報顯示,2016 年 1-9 月,實現營業收入 5.76億元,淨利潤1.03億元。

目前,團貸網在全國開設了近200家分、子機構,包括46家做小微企業融資的直營分公司以及100多家重點發展消費金融和普惠金融的分公司,形成了小微企業、房貸、車貸、供應鏈金融、小微信貸、消費金融、三農金融等業務線。

風控上,團貸網更側重線下,透過組建風控團隊對借款人進行當面審核,對項目進行盡調,並對一些項目要求抵押。

10.宜貸網

宜貸網原名易貸網,曾獲軟銀中國投資。目前主要產品包括房產抵押貸、車輛抵押貸、贖樓貸、債權貸等。

十家平臺在業務發展上有什麼特點?

能在幾千家網貸平臺做到前十,需要有一定的過人之處,或者有比較好的股東背景,或者具有較強的市場拓展能力。總結上述案例可以發現,累計成交TOP10的平臺在業務上具有如下特點:

1. 選擇切入市場規模大的業務領域

從涉及的業務領域看,累計成交金額前十的平臺,業務領域包括個人消費貸款(包括現金貸、分期等形式)、房產金融(房產抵押貸、贖樓等)、汽車金融(車輛抵押貸、購車貸款等)、供應鏈金融、過橋貸款、三農金融等,都是市場規模過萬億的大市場。

例如消費信貸規模已經達到19萬億;過橋貸款方面,全國轉貸資金需求量達每年數萬億元;供應鏈金融方面,規模已經超過10萬億。市場規模足夠廣闊,才會有足夠的資產端專案來源。

2. 多數都在做消費金融、房貸、車貸

消費金融、房貸、車貸是開展得比較普遍的業務,也是各家平臺切入的比較早的業務。從最近的動向看,多家平臺都在佈局三農金融,不過除翼龍貸外,其他企業普遍入局較晚,都是近一年來才逐步開展業務,加速三農金融開拓難度大,目前規模都還比較小。

3. 或者多元,或者專注

大部分平臺資產端專案來源都比較多元,佈局多個業務領域,可能在每個領域都不是第一,但各項業務加在一起,規模比較大;有三家平臺更加垂直,在某一領域進行深耕,包括主打過橋借款的鑫合匯、主打車貸的微貸網、主要做三農金融的翼龍貸。這三家平臺也成為各自領域的成交量首位。三家平臺也都在其他領域有所拓展,不過目前占比還不高。

4. 廣建分支機搆加強市場拓展

多數平臺在業務拓展上採取比較重的模式,在全國各地建立分公司或運營中心,甚至擴展加盟商,來增加項目來源。這樣就形成了比較龐大的線下團隊,對於增加資產端借款專案、擴大交易規模起到了重要作用,也逐漸成為競爭壁壘,當然,也增加了成本壓力。

5. 通過收購加強資產端

多數平臺都曾在資產端有過收購行為,以擴大專案來源。如陸金所近20億美元收購平安普惠,股東中國平安也收購重交所等機構;網信理財曾收購中國典當聯盟,股東中國信貸在2016年11月收購掌眾金融;團貸網入股沐金農10%股權,加強三農領域資產端建設。未來隨著各家平臺財力更充裕以及市場拓展的需要,預計行業裡會有更多併購出現。

6. 線下風控與巨量資料相結合,更倚重線下風控

風控方面,雖然巨量資料風控目前很火,各家平臺也在積極構建巨量資料風控體系,不過從現狀看,累計成交金額前十的平臺基本都是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風控模式,線下有風控團隊的調研與評估,線上有巨量資料技術來輔助進行反欺詐和信用判斷,而且相對來說,更倚重線下風控。

在現金貸和消費分期領域,巨量資料風控可以發揮更大作用,但在房產金融、汽車金融、供應鏈金融、三農金融等領域,線下的審核與調查還是必不可少。

7. 股東背景強的企業並不多

在股東背景上,陸金所、網信理財屬於從創業之初就有較強股東實力背景的企業,分別背靠平安集團、先鋒金融集團,可以從股東那裡獲得一些資源與經驗能力。其他幾家基本都是創業起家,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有比較知名的股東或VC進入,如翼龍貸被聯想控股收購,鑫合匯被上市公司美都能源收購34%股份,微貸網投資方包括盛大、嘉禦基金等,團貸網獲九鼎投資、巨人投資等機構入股。

總結

綜上,累計成交前十的網貸平臺,在業務領域選擇、市場拓展能力、風控等方面都有一定特色,也正在形成自身的競爭優勢。

當然,現在的規模並不能決定什麼,更大的規模意味著更大的潛在風險,不排除大平臺也會出現大面積逾期等現象。網貸行業歷史並不長,企業還沒有經歷完整的經濟週期,運營與風控能力都有待於加強。另外,市場的整合也才剛剛開始,現在領先的平臺也不排除掉隊的可能。對於前十的平臺而言,做好資產端的拓展與風險控制,是長期的工作。

本文授權自《虎嗅網》,作者:网事风云

TAGS: # P2P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