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為何Emoji貼圖能火遍全球?它的發展史值得每個公司參考

南七道 2017-04-24
feature picture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Emoji是日語「繪文字」的意思,相當於國語說的「貼圖」。1999年前後,日本一個名叫栗田穰崇的年輕人,和許多男生一樣,給女友發的短訊經常會被誤解。比如,「知道了」被解讀成「生氣了」、「不耐煩了」,隨後引發冷戰。於是少年栗田想:「如果能在文字裏插入一些表情符號來表達感情,大家應該會需要吧!」

原始的Emoji就這麽誕生了。

Emoji是當代年輕人間的一種俗語

1999年的時候,栗田穰崇任職於日本手機公司Docomo。為了增加競爭優勢,栗田穰崇設計的約250個貼圖符號被搭載在Docomo生產的i- mode系統裡,初代Emoji開始出現在年輕人你來我往的文字聊天之中。

現如今,很多年輕人已經離不開Emoji了。2015年,光在Twitter上,Emoji貼圖「笑哭臉」就被使用了65億次。全球人民用一年時間,在一個網站、單個Emoji上就花掉了121G流量。這還僅是冰山一角。

年輕人們,彷彿離開了Emoji就無法正確表達情感,彷彿文字離了Emoji就會黯然失色。除了Emoji,年輕人間還流行使用一些新造的縮略語。

在中國,最初年輕人用「喜大普奔」指代「喜聞樂見、大快人心、普天同慶、奔走相告」的一種多層次的激動心情,又用「腿玩年」指代「這腿(真美)我可以玩一年」,還有諸如2333、666等從網絡表情代碼中延伸出來表示某種情感的簡稱。在西方呢,用「BTW」指代「By the way」,而「WTF」指代的意思你我應該都懂吧……(尷尬)

Emoji和這些簡稱一樣,都是年輕人賦予了一些新詞一定的含義,因為好玩又好記,在年輕人中間傳播很快。

這些文字遊戲原本只處於次文化地位,但隨著年輕人的話語權漸大,更多人的瞭解和使用它們,便成了在一定範圍內通用的「當代俗語」。甚至還進入主流語境,登上大雅之堂,比如,2015年《牛津詞典》評出的年度詞彙,竟是一個代表「喜極而泣」的Emoji。

雖然中國的貼圖包腦洞大開、早期的標點符號表情懷舊、縮略語好玩有趣,也敵不過Emoji線條簡單情感豐富,寄託圖象,使用方便。

和這些網絡時代的「俗語」相比,Emoji寄託於圖象、沒有語言和文字隔閡的限制,所以 Emoji擁有全球傳播的先天優勢。

Emoji如何成為現象級表情

最初的Emoji長這樣:

數量不多,只有250多個,單色、形狀極簡。由於當年的手機螢幕所限,第一批Emoji還是像素化的,很有時代感。

從250多個到12萬8千多個,Emoji的體量現在還在不斷擴充,使用它的人群分佈於全球各地。之所以能發展壯大並廣泛傳播,契機是Emoji後來被加入了世界統一編碼聯盟Unicode。

Unicode相當於電腦領域裡文字和字元的「世界語」,是一套統一文本字元和編碼方案。早期,由於不同計算機使用的代碼不同,文字在不同電腦和代碼環境間傳播時,經常無法正常顯示。Unicode的初衷,便是透每個字元指定統一標準的代碼,來識別每一種語言的每一個字元,解決亂碼的問題。

被加入Unicode之後, 發Emoji到另一台手機或電腦就可以正常顯示,不用擔心發生亂碼,或變成“口口口”了。這成為Emoji得以更大限度地傳播的契機。

成為世界級表情包的路上,Emoji還趕上了iOS和Android系統的崛起、取代功能機和Symbian系統的時候。

2010年左右,蘋果公司的iOS系統和Google的Android系統的逐漸崛起,此前稱霸的Symbian系統日漸頽敗。我們現在常用的智能手機帶有掌上電腦的影子,便是在那個時候開始流行,以蘋果和安卓手機的崛起為一個標誌。

Unicode的小組成員,恰好有許多蘋果、谷歌、Facebook等科技企業的高階經理人。在蘋果、安卓等網路公司的使用推廣下,Emoji先是風靡了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之類的全球性社群軟體,以此為起點往各個區域滲透,步步佔領了各個國家年輕人的聊天應用和社交軟體。

想像下,十年前,一些手機和電腦還沒辦法顯示Emoji,現在,年輕人網上聊天、發推等,都離不開Emoji,它已經成為全球性表情包,成為一些人的生活必需品。

甚至還有專屬Emoji的節日——每年的7 月17 日被設定為世界Emoji 日。

Emoji意義流變,老粉和新粉互不服氣

成為全球通用的表情包大腕, Emoji在西方也很受歡迎。但在傳播時,Emoji經常會被腦補出更多意義。不同人對Emoji表情的解讀,還引起過爭議,最後大家互不服氣,無法達成共識。

為人所知的例子,比如下面這個表情:

2015年中國天津濱海新區爆炸之時,中國的網友們和以前面對大災大難一樣,用「蠟燭」的圖標和上面這個Emoji表達祈禱。但有人指出,外國人認為這個Emoji是「擊掌」的意思,於是,使用這個表情來祈禱的網友遭到了嘲笑。

隨後又有網友指出,兩人擊掌一般不會拇指朝向同一邊,如下圖:

所以,這個Emoji表達的就是「祈禱」說這個表情是擊掌而不是祈禱的人,被認為是沒事找事。

但話說回來,如果兩個人硬要別扭地擊掌,其實也能說得通:

直到現在,認為這個表情指代雙手合十和擊掌的兩撥人,仍舊沒法說服對方,也沒辦法被對方說服。

再比如:

這個男孩深鞠躬表示尊敬的Emoji,傳到西方後,被賦予了「拜托」、「驚醒」,甚至「做伏地挺」的含義。

這其實是Emoji跨文化層傳播的結果。拿男孩深鞠躬的Emoji舉例,它帶有典型的東方文化含義,不了解日本文化的人很難從中讀出「鞠躬」的意思。因此,從Emoji得出不同解讀的人並非故意扭曲,只是在用自己的文化解讀、使用Emoji,僅此而已。

新鮮人不明就裏的誤讀,卻意外地解釋得通,還獲得很多人的認同,最終新的意義被承認、流通。了解日本文化和Emoji表情原本含義的人,更多的是不齒於新粉對Emoji表情的新解讀。

老粉對新含義的蔑視,實際上是oldmoney對圈子新人因優越感而生的蔑視而已,這種蔑視存在於各個生活場景中,不止Emoji圈,各種明星的粉絲圈裏也有類似的鄙視鏈。

這種較勁其實意義不大。Emoji作為一種表情,只要使用的雙方心領神會就夠了。甚至追根究底,妳會發現現如今的Emoji的「原本含義」,有些也不符合設計師最初想表達的意思。

新粉老粉都在憑借過硬的的腦補能力,為許多 Emoji開闢新用法。而很多新的含義因為符合某種語境,漸漸地比原有的含義更為通用,其實也挺好。

Emoji是好,但別被它控制了

圍繞Emoji 發生著另一種oldmoney對表情界新貴的歧視。

:-)

還記得這個表情嗎?這是符號式表情的始祖。1982年9月,自它在一封電郵中首次出現後,全世界就開始流行用標點符號組成臉部表情,用來表達情感:這是Emoji的老前輩。

它的創造者,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ScottFahlman教授,曾經表示過對Emoji的「不屑」。

原因有兩個:

1.長得太醜;
2.Emoji取代了標點符號表情,讓人失去了嘗試用字母和標點符號有創意地表達情感的樂趣。

作為Emoji粉絲,估計只想回覆一個大寫的:-),這根本是來自前輩的無端指責。

作為表情符號,只要能在多種場合裡,簡便地表達情緒就好了。至於創造力,我們的生活已經夠豐富了,不需要和一個表情死磕創造力培養——總之,如果每個特點都必須和前人一模一樣才算合格,那只會出現「標點符號表情2.0」,而不會出現年輕人的新寵Emoji。

至於醜不醜,也只是個人審美差異而已。

Emoji的粉絲們不用急著生氣,因為Emoji之父栗田穰崇就說過,自己其實也不愛用Emoji,給的原因,帶著一種在網路時代自省的意味。

栗田穰崇覺得,男生用多了Emoji表情,會給人一種「娘」的感覺,留下不好的印象。

他還略微嚴肅地說,雖然現在Emoji很火,但大家習慣把Emoji和文字放在一起使用。這樣只會減少文字交流,增加人溝通的惰性,一來二去,不僅沒法完成他設計Emoji時「幫助人溝通感情」的初衷,反而會讓人和人越發疏離。

收到下面這條簡訊的人,可能還會因為需要在一大堆Emoji裡選字而感到煩躁。

除了Emoji,表情包的情況也是一樣。年輕人使用的表情包越來越多,習慣了鬥圖式聊天,只用表情也能在聊天軟體裡聊上很久,相反地,打字和直接通話的時間越來越少——如果用表情,取代人和人之間語言的交流,會妨礙深層次的思想交流。

但是,也別把人和人的疏離怪到手機、表情包和Emoji身上,畢竟,選擇躲在屏幕後面,切斷與人面對面溝通的,是人類自己。讓溝通只停留於「打嘴砲」的層面的,還是人類自己。

就連憑藉Emoji被更多人知悉的Unicode組織內部,也因為是否該繼續著力發展Emoji而發生分歧。

Unicode並非專門開發Emoji的組織,更重要的是創造條件,讓大眾的、小眾的甚至是瀕危的語言文字在網絡世界留存。

是先支持那些快要失傳的傳統語言,還是先增加更多的 Emoji?Unicode組織內部的爭論點在於,究竟應該為哪一項工作投入更多的資源?

由於這兩年,Unicode發展出系列倍受歡迎的Emoji而嘗到甜頭,一部分年輕的 Unicode 組織成員認為應該順勢推出更多的Emoji。

可那些更傳統、在歷史上曾對 Unicode 做出重要貢獻的成員則認為,對一些行將失傳的重要文字進行適配的工作本該更為重要,卻由於Unicode把精力大量花費在Emoji 上,這部分工作失去應得的研發資源。

甚至有傳聞稱,曾有成員在郵件裡表示:「我很氣憤於一家致力於讓全世界的語言都能被計算機編譯的組織,實際上卻把自己當做Emoji 工廠]。」

該讓Emoji控制人類,還是節制地開發、使用Emoji,人類需要小心地劃清分界並做出選擇。

本篇圖文轉載自:鈦媒體,作者南七道,原文標題為〈年輕人,Emoji是這樣控制了妳的〉,Meet創業小聚獲授權刊出。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