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慶祝成功專案達10萬里程碑,Kickstarter公布100個背後的數字

外部轉載 愛范兒 2016-02-17
慶祝成功專案達10萬里程碑,Kickstarter公布100個背後的數字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11-birthday-party

6 年 9 個月又 10 天,這是 Kickstarter 從 0 走到 10 萬個群募成功專案的時間。為了慶祝這個歷史性時刻,Kickstarter 最近公佈了100 個藏在這 10 萬個專案背後的數字,展現了這個社群一些重要或有趣的成長經歷。

在這 100 個數字之中,我們可以看到:這 10 萬個群募成功的專案由 86101 個用戶創建;專案的各種分類和子分類達到 165 個;有 8539 個用戶創建了不止一個成功群募的專案;其中一位用戶創建了 94 個成功群募專案,這是社群中擁有成功專案最多的一人;10 萬個群募成功專案背後是 9,088,422 個 backer(讚注者);專案本身所處的位置和贊助者的平均距離是 2317.09 英里,約 3700 公里。

從 2009 年 4 月至今,Kickstarter 這個群募平台湧現過不少優秀的專案,有些還成為了「話題產品」,比如被 Facebook 以 20 億收購的 Oculus Rift; 曾經創下 1000 萬群募神話的智能手錶 Pebble 等等。雖然科技類專案在全部類別的籌集資金數額中排名第二(第一為遊戲類),但音樂、電影&視頻、出版和藝術卻是成功專案最多的類別(這和類別本身提交的專案數也有關係)。

而作為一個成功的群募平台,Kickstarter 在盈利上的成績也同樣亮眼。在所有的籌集資金中,Kickstarter 將會收取其中 5% 作為費用,而在其官網可以看到,到行文的這個時刻為止 Kickstarter 籌集到的資金已經達到 22 億美元。

不過,有成功的專案自然也有失敗的,而且拿了別人的錢卻失敗就更讓那些贊助者揪心了。去年 12 月 Kickstarter 發佈的獨立研究報告顯示,在群募專案中有 9% 未能履約,而大概有 8% 的資金流向了這類失敗的專案。

zpm

(義式咖啡機 ZPM Espresso)

比如在去年籌到了近 37 萬美元的消費級意式咖啡機 ZPM Espresso,就辜負了其 1500 多位贊助者:他們既沒有見到產品,也沒有收到退款。雖然為了維護權利,他們成立了相關的 Facebook 頁面和 Slack 討論群組,但創辦人已經破產並且逃往舊金山,想要得到補償並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

作為一個群募平台,Kickstarter 本身對平台上的專案或者產品並不擁有所有權,而且它也不保證專案創建者一定會完成專案、籌到的錢用於專案本身或者專案成果達到贊助者的期待。《紐約時報》在分析這種群募模式時就表示,支持這些專案風險並不低:

「Kickstarter 上的支持者並不等於消費者,因為產品還並不存在,也可能永遠不會存在。另一方面,支持者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投資者。他們不在公司的董事會上,沒有辦法左右公司的決策或者要求審閱財務報表。投資者利益和公司業績是一致的,而群募支持者與公司的利益從長遠來看並不掛鉤。」

Charles-Adler-Perry-Chen--013

(Kickstarter 三位創辦人)

在去年 9 月,Kickstarter 創辦人 Strickler 和 Chen 宣佈將公司改制成 「公益企業」(PBC,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並在德拉瓦州進行註冊。這種 PBC 指的是那些既追求利益也追求社會價值的公司,它要求企業和傳統的公司一樣經營,但有著更高標準的企業宗旨、可問責制和透明度。而在一次訪談中,Kickstarter 的共同創辦人 Perry Chen 也表示,他們關注的是在「贊助和商業間的折中地帶」。從這些種種現象來看 ,Kickstarter 雖然是一個商業公司,卻透露出一股「幫助藝術家展現更酷點子」的情懷。

10 萬個成功群募的專案,這確實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數字。雖然未來在 Kickstrater 上仍然會有各種跳票或者不靠譜的專案,但隨著群募網站本身在發展,人們對專案的的判斷能力也在提升,可以預想這種「民主」的方式將催生更多好點子。期待 Kickstarter 的下一個 10 萬!

題圖來自:whatsupkolkata

插圖來自:newsle《紐約時報》

本文授權轉載自:愛范兒

@@ACTIVITYID:500@@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