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馬雲~創新者會死,但創新不會死!

Bnext 創業邦 2014-04-02
馬雲~創新者會死,但創新不會死!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日前於「來往」(阿里巴巴推出的跨平台即時通訊工具)上暢談創新,並回憶起數年前與賈伯斯的會面有感而發,以下為摘錄其內容。

很多人問中國為什麼出不了賈伯斯。其實美國也是幾百年才出了這麼一個奇葩,這樣的人是不可能大量產出的,而且要是真的大量產出,這世界就亂了,麻煩就大了。

很多年前我在美國出差,賈伯斯突然邀請我去他辦公室見面,那時候蘋果還沒有生產手機。懷著對前輩傳奇人物的敬仰,我欣然前往。會談處極其簡潔、精緻,表現出非常高的審美品味。賈伯斯依舊穿著精緻的黑色T-shirt、牛仔褲、眼鏡,配上修剪得體的鬍子,我感覺自己就像是個土農夫,不是感覺、也確實土。

談了一個小時,大概40分鐘,他問得都是和手機有關的問題,問大量關於深圳製造手機的廠商、零組件。說實話,感覺不像是交流,而是在詢問和盤查。他從沒來過中國,但似乎對深圳的手機製造很感興趣…。我當時頗為納悶,他為何對手機這麼有興趣?半年後,蘋果隆重推出iPhone,而製造業基地在廣東。呵呵,我恍然大悟。

很多人,特別是我自己,只適合遠觀,絕對經不起近看,身上的毛病連自己都會看不過去。我對老賈的感覺是:他是曠世奇才,值得敬仰和欽佩,但跟他交朋友可能會比較難,因為他最信任的朋友,是他的創新事業。

其實,要是賈伯斯今天還活在世界上,未必會有很多人喜歡他,甚至會恨他。因為他必須面對:

  1. 是否有持久創新的能力

    1. 他的創新是否能滿足人們的需要
    2. 如果他有持久創新的能力,那麼他一定會因為破壞力的強大而招致仇恨,因為創新就是意味著對昨日體系的挑戰,有人喜歡,就會有人討厭。

    想要有持續創新能力,關鍵在於──「制度創新」。而制度創新就是需要對今天的既得利益群體進行重新分配,是對今天成功者的挑戰。人人都喜歡談創新,但其實創新是一種責任、一種擔當、一種毅力,更是一種代價。創新者的第一能力是生存能力和抗攻擊能力。創新者最需要的,是在一個幸運的時間,幸運的碰上一個好上司,或者幸運的在上司還沒有搞清楚是什麼的時候就幸運的發生了。

    大創新更是一種生產力,它需要好的生產關係。遺憾的是,創新者往往不是在成功前被弄死,就是在成功以後被恨死。創新者會死,但創新不會死!

來自創業邦

**【活動預告】創業小聚****#40****
**4 月 16 日(週三) 19:00-21:00在北科大第六教學大樓B2國際會議中心。邀請GetMore二次時尚創辦人温博凱PoKai、電獺執行長謝綸Konois、 WritePath執行長金超群Charles、夢蝶執行長黃心仁Ren、瑞德感知科技共同創辦人林筱玫,以及奇想創造品牌長林靜雯,在本場活動將分享: 創業團隊如何利用Design Thinking、Service Design概念與方法,落實創新點子,掌握用戶行為,創造難忘的服務體驗。詳見活動網頁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