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撰文/何宛芳 攝影/賀大新
人人都想抓住趨勢,但總有人走在浪前,乘勢而起,也有人只抓到浪頭經過的水花。製作個人記帳軟體TapExpense的石磐軟體,兩位成員雖然僅是因對Mac開發的熱情而投入,但現在回頭來看,卻也抓住了絕佳的時間點。
由於台灣是Wintel架構電腦產品的生產重鎮,因此開發微軟應用程式的工程師數量,遠遠超過開發蘋果相關程式陣營,而石磐軟體成員Lukhnos 便是其中非主流的一員。早在2007年9月推出時,他就嗅到了新一波Mac相關程式開發的機會。Lukhnos指出,iPod Touch公開後,軟體開發社群便了解到,其內部作業系統和蘋果桌面作業系統架構類似,「當時我就感覺這應是一個可發揮的空間。」
原本就熱衷於蘋果的他,更加專注在Mac的平台,還找來多年朋友一起合作。緊接著的iPhone登場,引爆手機應用程式開發熱潮,讓iPhone頓時成為開發社群的新焦點,也讓兩人開出了新局面。
趕在App Store正式推出之際,石磐軟體將第一個iPhone應用程式作品TapExpense,推上這個世界舞台,躋身App Store架上第一批應用程式行列。 TapExpense不僅在台灣地區,曾站上財務類應用程式排行榜前3名,在瑞典、義大利,也都有不錯的表現。為了符合各地使用者不同的報稅規定與習慣, 兩人還得不停地更新程式,來迎合需求,「這真是個很好的學習,沒想到這麼小的領域,也會有這麼大的空間,」Lukhnos說。
Lukhnos表示,目前TapExpense軟體付費與免費下載比例,約同於市場平均值的1:10。雖然笑稱下載營收僅是「零用錢」,但開發TapExpense也間接讓石磐軟體有了更多接案機會,「這樣的經驗,讓客戶對我們多了一份信任,」他說。
而客戶欣賞的並不只是他們的經驗,更是對品質的堅持。Lukhnos表示,石磐軟體與客戶之間的每次合作,都是一來一往的相互激盪與成長,而且每個專案,也往往會經過數次的修正與重構(refactor),才會宣告完成。
「我們的標準是要做到自己想要、敢推薦給朋友使用,」Lukhnos說。這樣看來,或許對他們而言,寫程式與其說是技術,不如說是藝術,要靠著不斷琢磨鑽研,找到最佳的呈現方式。(以上文章轉載自《數位時代》18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