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專欄】企業資源規劃(ERP)是什麼?業主購入營運軟體時,該如何評估費用?

17FIT 行銷編輯部 2023-08-22
【專欄】企業資源規劃(ERP)是什麼?業主購入營運軟體時,該如何評估費用?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專欄作者:Felicia Wang — 17FIT 創辦人暨營運長

原文出處:滿潮部落格

企業資源規劃就是我們常聽到的 ERP 系統,ERP 考量財務、採購、人資、供應鏈、服務等關鍵流程與資訊,可在整合式系統中協助有效管理所有營運流程,經常被視為組織的記錄系統。(註解一)


若企業有效導入 ERP 系統,將能透過數位化的方式提升工作效能,不僅能夠即時反映出企業資源的使用狀況,還可以提供客戶更好的服務品質!然而,目前市面上的營運系統非常多種,價格區間也落差非常大,到底該如何挑選出一個最適合自家企業的營運軟體呢?


《 推薦你閱讀:健身房管理系統怎麼選? 4 大挑選要點讓你營運更順利! 》


本篇文章將會跟大家分享影響營運軟體費用的 7 大要素,希望可以幫助你更有方向的評估自己的預算,找到一個最適合的軟體系統。


▌考量企業資源規劃時,如何評估營運軟體的費用?

市面上所有的商品、服務都會有不同的價格區間帶,營運軟體當然也是。而什麼機制會影響實際上的費用呢?以下 7 個影響要點將為你一一說明:


影響機制一:主機服務的建置

關於主機的介紹和分析,網路上已經有非常多相關介紹,在此就不贅言。但由於主機服務當然也是營運成本的一環,於此就仍就結論做簡要的說明:


主機服務的選擇,往往也跟企業的商業模式、核心能力、是否有完整的 IT 團隊有關。

中小型企業所使用的商用營運軟體,基於營運維護、建置成本、系統升級及優化考量,再加上公有雲服務的資安防護、安全性、穩定性也越來越高的情況下,絕大多數已經不會再選擇自建主機,但少數可能選擇私有雲的解決方案。

通常,一般認為自建主機最高、私有雲通常次高、公有雲通常較低。(註解二)


主要是因為絕大多數的中小企業都不是科技業,也不容易有完整的資訊團隊。所以,當企業想要導入 ERP,通常會採用公有雲的解決方案,通常是主機費用成本、人事成本及管理成本綜合評估下,最佳的選擇。


影響機制二:功能模組的豐富度

針對特定產業營運管理設計目標的軟體公司,通常會依照該業內所有可能的各種企業規模,設計各種功能模組。


以健身房經營為例,會針對以下考量來設計功能模組:

  1. 基礎功能和進階功能(基礎的客戶管理或進階的客戶管理)
  2. 不同預約管理模式(針對團課預約、一對一預約、或單純的出入場)
  3. 需不需要行銷模組(是否需要用到紅利積點、優惠券、促銷功能)
  4. 報表的分析深度(只需要簡易的營收統計,還是複雜的交叉分析)


當軟體公司的產品設計越完整,越能帶給企業三大好處:

  1. 當營運軟體的功能模組越豐富、越完整,企業能深度掌握時,數位營運效能就越高。
  2. 當企業的營運主軸有所調整時,細緻的功能模組,能彈性的支援企業做調度。
  3. 此外,這類軟體公司通常會有各種資費方案可供選擇。假若因為預算因素而先導入基礎的管理模組,未來營業規模擴大時,軟體也能快速升級,避免轉換系統而讓營運管理受到動盪。


影響機制三:登入帳號數或裝置設備

依照實際上企業的營運規模,登入軟體服務的協作者/管理者可能只有一人或數人;而同時開啟軟體服務的設備裝置數量,也會因為企業的運作方式不同,而有裝置數的差異。


當人數越多、連線裝置越多,當然也反應了軟體公司的溝通和維運成本。


那麼我們該如何評估自己需要使用到多少數量的登入帳號數,或裝置設備呢?

建議先將內部營運管理上的各種角色列出,並確認哪些角色的工作內容會配合軟體工具來完成。將所有角色的人數加總,就是你需要的帳號數。

此外,在營運管理上是否會有行動化的管理,而使各個帳號需要登入數個裝置,這些裝置的統計加總,就是你裝置設備數量的需求。


影響機制四:流量或使用量

當企業端的瞬間流量越高(例如:演唱會搶票)、一般性的使用量越高(每分每秒都有一定數量的客戶在使用),都會影響軟體公司的維護和服務成本。

因此,流量與使用量,往往也是軟體服務的費用差異來源之一。軟體服務的主機成本,通常最容易發生在尖峰時間的瞬間流量增加的時候。

以鋪設馬路來比喻吧!


假設你預計的車流量很小,鋪單線道的馬路就是單線道的成本。車流量很大,要鋪設六線道,就是六線道的成本。但假設你平常的車流量很小,只鋪了一線道,但就是有不特定時間的車流量會暴增,要六線道、八線道才能支援。


雖然說軟體服務商通常會把主機架構的彈性都設計好,但為了你的不特定時間的六線道,甚至是不知道幾線道的需求,就是有相對應的成本必須要支出。當然就會反應在費用上。


因此,妥善的應用軟體工具,盡量不要設計讓消費者短時間內急速搶購的銷售模式,才能避免被軟體公司加價收費。


影響機制五:軟體服務是否包含升級

以往傳統的軟體多為買斷再加維護費的形式來收費,所有的升級服務,都需要另外收錢。


而現在的 SaaS 服務,則多有持續升級的服務。但這通常是指既有的功能上的維護升級,不包含新的功能擴充。(註解四)


當然,在服務費用夠高的情況下,也有可能包含該產品的全部軟體功能的擴充升級。


當你所購買的軟體服務不包含升級時,你的營運很可能隨時會因為手機、電腦、瀏覽器版本的升級更新而再也無法使用。隨著科技的進程越來越快,不提供升級服務的軟體所可使用時間,就會越來越短。


影響機制六:客服支援和教育服務

客服支援和教育服務,已經在 SaaS 公司內,成為重要的服務項目,是正在找尋軟體服務的你,必須要考量的!


早期,安裝版的軟體,所有的安裝、維護或障礙服務,都是由軟體公司派員到現場檢修,通常是依照出勤的次數和實際的需求(例如:匯出或匯入資料、教學服務)來收費。


但因以往的軟體服務大多不包含升級服務,所以教育服務的成本自然相對而言較低。


在 SaaS 服務成為主流的現在,隨著軟體的持續升級,客服和教育服務的需求便持續增加。此外,員工總是會有流動率,當掌握軟體操作的員工離職時,也往往是公司營運大亂的開始。

因此,專業的 SaaS 公司往往會考量到這點,通常會建置線上的教學系統,協助店家持續學習,避免店家在員工流動造成的營運震盪。


影響機制七:是否包含硬體設備的整合

對於大型的場域,由於必須支援尖峰時間大量消費者湧入的情況,通常需要搭配售票或進出場管制的通關設備。


若是軟體公司的產品能將相關的硬體做到完整的整合,就能讓你的營運流程更順暢。降低人力需求、降低出錯率,並提升消費者體驗。


▌結語:選對企業資源規劃系統,營運服務不用愁

透過今天分享「影響營運軟體費用的 7 大機制」,我希望可以幫助你了解軟體服務的價值和效益,透過成本分析,讓你了解線下的軟體服務的成本結構和服務內容已完全不同於以往。


在與硬體設備完善整合的情境下,當軟體服務可以同時支援內部營運管理,還能妥適與消費者互動,做到完整的線上與線下(實體)的銷售情境時,其價值已經大幅提升,自然也就會有相對應的服務費用。


參考資料

註解 1:企業資源計劃

註解 2:數位轉型應用趨勢,私有雲、公有雲、混合雲與多雲,哪種優勢多適合企業?

註解 3:公有雲推薦:淺談公有雲4大優勢?【私有雲&混合雲比較】

註解 4:何謂 SaaS?


▌關於滿潮 Felicia Wang

相較於全球市場,臺灣的健身運動產業還處於相當早期的階段,正持續發酵成長中。部落格取名「滿潮」,代表的是對產業和從業人員的期待,希望產業能蓬勃發展、高潮不斷。


同時,筆者也希望能貢獻一己之力,與大家分享場館營運大小事,以及科技工具所能創造的價值。協助經營者在創業的路上,能一帆風順,收獲滿滿!


前往部落格

前往臉書粉絲專頁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