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娜娜|農廢不只要可回收還要可再生 全新技術創造新再生民生用品可能

今年巴黎奧運台灣選手的設計服飾,因設計時尚又採用環保材質而頗負盛名,不僅獲得國內外媒體報導,也引起大家對於其材質來源-香蕉假莖纖維(香蕉絲)的好奇。原來香蕉假莖是一種,每次香蕉採收後必定會產生的農廢,生長高度可以高達一層樓高,若不砍除將會影響下一季香蕉收成以及其營養吸收。
以往許多農民因無力處理,砍伐後只能原地堆疊,不只造成香蕉園混亂,因其內含水分高達80%,更是滋生病媒蚊、蟲害的來源。若是有能力處理的農民,會將其載至專屬場域堆疊,再透過曬乾手撕或是堆肥製成肥料或是香蕉纖維,但因後續處理多半都是手工,不僅耗日費時,也無法量產,無法真正解決農民問題。台灣目前每年有18,000公頃的香蕉種植, 除了可以產出198,000公噸的香蕉外, 還會產生972,000公噸的廢棄假莖,其問題不容小覷。但好在現在陽光娜娜生物材料找到解決方法,讓假莖問題得以批次大量解決。
▲大型的香蕉假莖經過陽光娜娜專門技術處理後,搖身一變成為可用資材。
運用製鞋背景並跨多產業研究 成功使香蕉假莖變身有用資材
陽光娜娜所開發的新技術,以四步驟專利製程為香蕉假莖脫胎換骨:1預壓榨破碎 _讓生物酵素可以提高作用效率、2高溫滅菌_純化發酵環境, 避免發酵過程遭遇雜菌影響效能、3厭氧發酵_利用厭氧生物酵素, 並收集發酵過程產生的沼氣、4脫膠漂白_將木質素與木質纖維素有效分離,並且使用對環境無負擔氧化漂白,讓纖維達到商業化需求。
此新概念連續製程不僅為科技農業帶來重大突破,也串聯生物科技、紡織製程與製鞋發展等跨產業。使香蕉假莖不再只是農廢,可萃取纖維製成紗線、不織布與粉末狀生質材料取代部分塑膠製品,其過程副產物經調和後還可製成植物液體肥料。為農廢改造實現商業量化,也真正實踐農業剩餘物資可商業化再利用的新製程與技術。
▲香蕉假莖所製成的纖維,乘載了植物天然的韌性及透氣性,適合應用在服裝及襪品上。
從香蕉假莖出發的優勢!延伸其他農廢再利用的可能
為什麼從香蕉假莖開始研究,除了因香蕉假莖體積龐大也會影響接下來的收成,一直是農民非常苦惱的痛點之外,若能成功突破,其延伸優勢將非常可觀。對於農廢原料來說,香蕉無季節限制,產量穩定,陽光娜娜所配合的藝隆農場為全台最大蕉農,也是香蕉公會理事長,擁有全球良好農業規範GGAP標章,不僅是很好的研究基礎,也可為農廢再利用建立良好的規範及流程,便於建立模式複製到其他農廢進行處理。
再來是利用植物本身特性所帶出的優點,香蕉絲因其韌性及生長環境,萃取後極具透氣抗臭效果,成為很好的纖維原料,也能取代原本需要砍伐樹木的天絲,守護樹林並使之成為紡織的原料。加上纖維可採濕式製程,磨成粉取代紙漿、轉化成半液態取代塑膠,因此所製成的產品面相非常多元。甚至裡面擁有的植化素、多醣體亦是非常好的食品添加及營養品。另外則是蒸煮香蕉過程因為是封閉系統會生成沼氣,成為一種回收燃料,可以達成氣電共生。加上特殊原素,亦能成為液體肥料。
▲從鞋帶、襪子到服裝或包包等,香蕉假莖製成的纖維製品正不斷增加中。
因應世界變化趨勢 食物生產利用將達最大化
陽光娜娜新技術,成功將體積大且纖維粗糙的香蕉假莖重新賦予生命,目前也正往其他農廢開始研究,期望能提升大規模農廢處理可能。因應技術的研發,目前也擴展為仙草農解決農廢問題。將月產一頓的仙草廢棄物不需要向過往一樣,只能買山置地就地堆肥掩埋,而可以透過技術打造成特殊的包裝材、甚至周邊商品。另外也有藜麥殼、咖啡殼、榴槤殼等材質陸續研發中。
執行長富翔也跟我們分享,「因應世界的變化,不論是covid或是烏俄戰爭後,未來食糧問題將會日益嚴重。食物的生產利用將會是著重的重點。另外,雖然目前大家比較陌生,但世界趨勢將著重在於回收及可再生、甚至可被生物分解等技術,真正達到減少碳排放的可能。我們也期許未來因應國際探邊際管理機制法案規劃走,與企業合作,幫助企業省下碳,成為有價值的碳權。甚至在民生材料面,幫助品牌製成方便回收的單一成分、方便堆肥的天然材料,也期望未來生產的產品,如包包等,能透過酵素自然分解達到真正的零污染。」
農業是一個未來產業,尤其是食糧危機、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富翔也表示期望能透過好食好事的輔佐,讓陽光娜娜的循環經濟制度更加健全,不管是增加曝光度、讓政府看見,或是財務資金的整合等,期望能跨產業的實現循環經濟的可能。了解更多: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105668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