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馳綠國際|深耕循環經濟綠色材料技術 將廢棄物變身高值化商品

好食好事加速器 2024-10-23
馳綠國際|深耕循環經濟綠色材料技術 將廢棄物變身高值化商品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台灣的設計力越來越受到國際重視,但有一家公司不僅已累積獲得國際級產品設計獎27座,目前在世界設計力論壇,甚至是全球排名第一的鞋類設計公司。且如同名稱”馳綠國際”一般,其核心更是以獨家循環經濟綠色材料技術,將廢棄物變成高值化的環保產品。馳綠是2023年台灣循環經濟獎雙料冠軍,以及國家永續發展獎得主,獲得各界對於其技術力以及創新商模的肯定。

很難想像,在機能性強又時尚好看的產品背後,全是以回收產品所製成。範疇更是不限單一產業,從農業廢棄物如咖啡渣、茶葉渣等,到大家常見的寶特瓶、甚至到半導體產業的矽晶廢棄物等。馳綠的產品線目前也延伸到建築及家俱行業的材料和半導體產業的包裝材料,正一步一步擴大對於各產業的影響力。

null

▲馳綠國際透過農業廢棄物的回收以及配方製程,創造出具設計感且好穿實用的多樣鞋款。

在農業廢棄物的高值化應用賽道上不斷努力讓廢棄物重獲新生

過去人類很多高性能、低成本的材料,都是來自於石化基礎,事實上就等於需要不斷開採地球資源。對馳綠國際來說,不僅希望能以各項廢棄材料取代石化材料,也希望能在綠色的基礎之上,快速地進行改變跟革新。執行長Wilson就與我們分享,台灣一年光農業廢棄物,大概就高達兩千三百萬公噸,其實目前並沒有非常大量並且高價值的去化方法。

最常見的是以加入酵素後變成肥料堆肥,但事實上沒有那麼多耕種面積需求。第二種去化方式則是燃燒發電,但效率不彰,轉換率很低,沒有管理好也容易對環境產生負面影響。第三大區塊就是回收改質成各項再生產品,可是牽涉到很多技術,也沒辦法大量消化這麼多農廢資源,馳綠即是在這第三區塊努力。雖然還不能全面性解決,但光回顧2023年,已經回收了480萬杯咖啡渣、320萬個寶特瓶、及120噸半導體的矽廢料,還有25噸其他農漁業廢棄物,在有效利用的賽道上,亦交出了很好的成績,也希望能持續提升。

null

▲馳綠國際設計的多款鞋不僅外型時尚,也強調除臭、透氣、防水等多項機能。

從咖啡渣出發!環保資材也能更時尚好用

在不同的研發賽道上,馳綠選定咖啡渣作為第一個推出的環保產品。Wilson說「咖啡渣數量很大、但卻是一個常常不被理解或是忽視的廢棄物。每年人類喝咖啡會產生約大約300億公斤的咖啡渣,雖然本身很營養肥沃,但各國都沒有法律規定怎麼回收咖啡渣是正確的,基本上都是被倒進垃圾桶做垃圾掩埋,但接觸到掩埋場的土壤後,會產生巨量的甲烷跟二氧化碳,變成是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源。」

馳綠在2020年3月推出第一款:一雙用五杯咖啡回收咖啡渣做成的小白鞋。雖然琢磨了很久,還誕生於疫情之下,但具有舒適透氣又防水的小白鞋,不僅受到消費者的支持,也變成馳綠國際品牌轉型的一個重要基礎指標。甚至因為口碑熱銷,一下就打開了知名度。

null

▲涼鞋、球鞋、雨鞋等各式機能性設計鞋款,在馳綠國際都找得到。

受到歡迎的咖啡渣小白鞋支持馳綠接下來的每一步

「在推出第一個環保產品後,我想最直觀的改變就是公司同仁們想法也改變了。開始認為以循環材料為主題設計好產品,不是做不到的事,只要更努力,一定會做的出來。消費者也開始去理解,只要支持馳綠,更多更好的環保技術就有可能發生。」Wilson與我們分享。而市場上的數據也恰好佐證這件事:全球產業的大數據來說,業通鞋類年成長率只有3%左右,但環保鞋類年成長率卻已經到9%以上,代表消費者在這幾年已開始理解並且支持更環保的選項。

馳綠也開始趁勝追擊,往更多品項的廢棄物進行研發設計。人類在1967年就發明了寶特瓶,直到今日還是保持每分鐘就廢棄一百萬個寶特瓶的驚人消耗,以及台灣驕傲的半導體產業所衍生的廢棄物,再來就是竹子、茶葉、牡蠣殼、玉米、魚鱗、鳳梨等,都是因為研究咖啡渣如何循環再生的經驗後,發現了更多技術的可能性。

null

▲特殊的積木造型鞋底設計不僅在視覺上十分搶眼,實用好穿的口碑也是受到歡迎的原因。

創造了打破傳統的技術也要創造打破傳統的商業模式

創造了獨家環保製程以及材料做出來的時尚單品,接下來馳綠的下一步則瞄準了如何能降低更多的碳排放。以一雙鞋子為例,目前平均的碳排放大約是15公斤,其中大致可以分成三大類:材料本身、製造過程、以及配送到消費者端的物流以及使用後的廢棄。馳綠目前掌握的技術,從材料到製程已相對低碳,但面對後端交到消費者手中以及使用後丟棄或回收,正在研發以更創新的技術以及商業模式去帶動,讓既有的產業運作徹底改變。

「我們必須讓消費者可以用不同的模式來跟馳綠國際產生關係。例如訂閱制或會員制,每年繳一定的費用後,可以在我們這邊買鞋,穿壞後再送回來,馳綠就可以用原材料重新再製成下一雙新鞋。馳綠可以用同一份材料,幫消費者做一百次的新鞋,而不是一百次不同的材料。事實上,馳綠正在找尋最佳機會以最好方式推出這項全新的商品與服務。」期望能在未來看到全新的可能性,讓閉環零碳更加落地於現實生活中。

一開始是透過朋友的介紹認識好食好事基金會的馳綠國際,在過去這幾年的歷程裡面,一直跟農業廢棄物有許多的接觸。Wilson也分享,「當我們想把公司做得更有影響力,更成長放大的時候,其實對食農這一塊就需要有更多的學習和理解,並讓我們熟悉的時尚產業結合食農產業後,能夠有更佳效率的運作。好食好事本身是一個製造導向的公司在管理的基金會,所以會很認真的幫助我們去研究,怎麼回收、怎麼處理廢棄物、怎麼讓產線更有效率,把我們上游一些不夠週延的環節再完善升級。」

目前馳綠跨足的鞋服產業,建材產業,到半導體等三個產業,加起來是每年超過一兆美金的規模,但其能源消耗和碳排總量,也佔據全球碳排的50%到60%。馳綠國際希望在鞋服產業已有一定基礎的狀況之下,也能加速對另外兩個產業的影響力,期待他們的更多可能,了解更多:

http://www.ccilu.com

http://www.ccilu.jp

http://www.lab-22.com.tw


原文網址:www.hao-shi.org/tw/news/detail/ccilu_batch7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