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己的鐘 敲世界的門

香港中環,有人形容這裡是香港中心的中心,不僅是權力,也是香港經濟運轉的心臟。這裡有中國銀行銀刀般矗立著,也有像香港舊總督府一般古意盎然的建築。世代交替、風華變幻的歷史意義在這小小幾平方公里中表露無遺,盈科數碼動力(盈動,PCCW, Pacific Century Cyber Works)總部,也在這塊小小的鑽石地段之中。
盈動集團總部設在香港中環萬國寶通銀行(Citibank,台灣稱為花旗銀行)38樓,緊鄰中國銀行和長江集團,某個意義上,解釋了盈動集團與這兩個機構之間的關係。盈動來自於長江集團,而中國,則是盈動眼下注視的焦點。如果你搭電梯直上盈動集團本部,由於速度太快,還可以聽到高速上升時的風聲。
**甫滿週歲的 巨大集團
**
從初次公開上市到現在,盈動剛剛滿週歲,但當其他網路公司還在摸索前進時,盈動已經拓展成包括地產、內容服務、寬頻建設在內的巨大集團,不但幾次被世界級的重要媒體選為「全球最重要的公司之一」,創辦人李澤楷也因為擊退新加坡電信,成功購併在香港舉足輕重的香港電訊公司,而登上時代雜誌封面,贏得「數碼小子」(Cyber Kid)的稱號,整個集團目前市值超過200億美金。
盈動影響力的來源,就是不斷藉由投資,編織成一個複合網路集團,而且規模遠超過香港彈丸之地。
硝煙起自去年5月,李澤楷利用自己所擁有的盈科控股公司,以新加坡上市公司盈科拓展(持有78%股權)為名,注入24.6億港幣收購香港「得信佳集團有限公司」,建立了盈科集團在香港的上市旗艦。
不到三個月,盈動創業基金CyberWorks Ventures(CWV)又宣布以700萬美元收購香港一家軟體服務公司Outblaze20%股權。這家公司為4萬個網站提供多語言社群網站技術服務,盈動進入董事會,可以直接掌握Outblaze客戶的460萬網友資訊。
又過了兩個禮拜,盈動集團以兩千多萬美金收購網上娛樂資訊供應商及主題餐廳經營商StarEastInformation20%的股份。幾乎就在同時,盈動集團以換股方式取得美國網上控股公司CMGI的13.4%股權,CMGI則持有盈動5.5%股權,雙方簽約決定以CMGI在網際網路發展的技術,共同投資美國及亞洲的網際網路公司。
**靈活的財務調度
**
光是在去年10月到12月間,整個盈動集團以現金和股票交互運用,以極其靈活的財務操作方式,牽涉金額超過兩億美金,取得香港時富網上金融、美國SoftNet、新加坡SilkNet、美國Equinix、香港金力國際等公司股權,並和微軟、思科、英特爾、美國線上、光通信等大型跨國公司建立合作關係,這段期間,盈動集團也與亞洲13個不同國家、地區的有線電視網路簽署合作意向書,提供網際網路服務。
今年才過一半,盈動集團的腳步並沒有變慢,用370億美金購併香港電訊、宣布與澳洲最大電訊公司Telstra建立亞太區策略聯盟、與台灣和信超媒體組策略聯盟、投資日本東綿(Tomen)集團旗下有線電視公司15億日圓,預計發展成日本第二大有線電視,摩根史丹利投資公司也將盈動加入MSCI香港指數成份股,顯然地在投資者眼中,盈動集團已經變成香港重要的經濟象徵之一。
**十年生聚,畢其功於一役
**
但是,盈動創立的確不過一年,「我們只是看起來像是新創公司,」盈動集團總經理亞歷山大艾維朗(Alexander Arena)說,「為了這一天,我們已經準備了十年。」
艾維朗指的是,當盈動集團創辦人李澤楷十年前買下衛星亞衛一號時,就已經為現在的盈動集團開始鋪路,當時,他22歲,剛剛從史丹福大學畢業兩年。1990年,李澤楷用自己在投資公司裡賺來的1.25億美元成立衛星電視台(Star TV),經營三年後,以將近10億美元的價格賣給媒體大亨梅鐸(Rupert Murdoch)的新聞集團(News Corp.),他繼續利用這筆錢創立了盈科數碼動力,以及後來的盈動集團,現在光是盈科數碼動力的市值就超過260億美金。
但是,盈科數碼動力到底是什麼公司?有怎樣的商業模式?李澤楷接受著名美國投資雜誌Red Herring訪問時表示,「如果你仔細瞭解我們的企圖心以及現在正努力的方向,你會發現我們其實同時兼具AOL(美國線上),與CMGI(美國著名投資集團)或是日本軟體銀行的特色,不但積極投資在必要的集團版圖上面,也有初創公司所具備的科技優勢。」
李澤楷所謂的企圖心,其實是把內容與基礎建設結合為一,透過雙向寬頻網路建立互動管道,創造出更具互動能力的網上世界,其中的核心,還是「通路」,衛星與寬頻網路幹線(IP BackBone)則是這個核心觀念的兩大支柱。
李澤楷計畫建立起一套亞洲最大的寬頻網路,分別透過衛星與寬頻幹線延伸到每個用戶家中,這也是李澤楷積極購併香港電訊,以及和澳洲最大電訊事業Telstra建立聯盟關係的重要原因,「香港電訊具備全亞洲最強的技術團隊、專案經理團隊,以及財務能力;這些能力都讓香港電訊隨時準備好要進入亞洲其他重要市場,」李澤楷說,他心中重要市場指的就是中國大陸和印度(世界第一與第二大人口國),這也是他積極整合各地有線電視的原因。但是,鎖定大陸,不怕政策時時改變?「政策當然會有地方差異性,」李澤楷說,「但是,我們當年經營衛星電視台時,就已經整合了5400萬戶亞洲觀眾,針對不同市場靈活反應,反而是我們未來的優勢所在。」
**盈動的網路願景
**
為股東,或者說為全世界的觀察者,盈動集團畫出一個網路世界的夢幻願景:透過寬頻線路或是衛星,用戶可以在家裡的電視上觀看自己想要的節目。比如說,世界盃足球大賽現場轉播,從自己想要的角度觀賞自己欣賞的球員與球隊,比賽過程中可以隨時停下節目,點選球員身上的運動服裝,幫自己和朋友各買一套,線上立即完成交易,並敲定送貨時間;節目進行中,電話與電子信件陸續抵達,你可以選擇要在線上回答,或是等到比賽過後才處理,影像、聲音、服務、產品,所有的內容與服務都整合在網路上,透過電視跟使用者溝通。「我們把這個叫做聚合服務(convergent services),」李澤楷指出,盈動希望建立的是「世界的網路(NOW, Network of the World)」,讓所有的內容自由流動,所有的人都有機會使用。
在盈動集團的內部文件中,NOW被稱為是「具備極端企圖心」的計畫,因為,連購併香港電訊的動作,都不過是完成NOW的眾多步驟之一。「香港電訊的寬頻、窄頻服務都將被整合到NOW中,」盈動集團去年的年報裡這樣宣揚著,「NOW將會把傳統的電視接上網路,創造出專注的、垂直深入的互動文本,一開始,NOW將會創造出五種不同的垂直內容入口,包括運動、生活、財經、環境、科技與體育。」
**不斷在擴展當中的集團事業
**
現在(now)來看,NOW還是個夢想。不過,以天為單位持續成長的盈動集團,不斷朝這個方向急速前進,逐漸延伸的網路長度、與日俱增的內容累積量、持續發展的軟硬體技術,攤開盈動的企業伙伴名錄,從軟體到硬體,從基礎建設到作業平台,盈動甚至與國際知名航太公司合資成立衛星公司(Pacific Century Matrix),預計在未來五年內,以15億美金建立自己的衛星播放體系,這意味著盈動的觸角也已經延伸到航太事業。
正如同李澤楷與香港地產大亨李嘉誠間的父子關係,有著香港長江集團血脈的盈科數碼動力,也一樣對於房地產保持高度注意,但是盈動集團更進一步在房地產事業中加入數位的基因,積極投入「數碼港」的建設工作。數碼港相當於台灣的科學園區;規劃做為香港未來資訊網路科技發展的基地,其中包括住宅區、辦公室,以及科技園區。整個數碼港計畫敲定的時間在1998年夏天,目的是為了扭轉整個低迷的香港房地產市場,並且吸引國外高科技公司投資,現在已經有微軟、雅虎、甲骨文、英特爾等大型公司準備進駐。
「當人們只注意到盈動某個動作或某個部分時,他們其實對於盈動還是一無所知的,」李澤楷接受亞洲華爾街日報訪問時表示。「我們的眼光並不侷限於亞洲,而是更大的版圖,從香港開始,而且要有跨入世界的企圖心,」艾維朗說。
也許年輕,也許急進,在新經濟的國界裡,盈動集團已經成為鎂光燈焦點下的重要角色,一舉一動都可能讓整個網路世界為之震動,「他們有自己的鐘,」一位分析師形容盈動的積極程度,「轉得比別人快多了。」盈動的下一步會是什麼?世界正引頸張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