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農業版 Airbnb!串起生產者、加工者與消費者,奇萊美地的六級產業2.0實驗打造產業新樣貌

簡永昌
簡永昌 2025-11-18
農業版 Airbnb!串起生產者、加工者與消費者,奇萊美地的六級產業2.0實驗打造產業新樣貌
簡永昌攝影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花蓮,向來以「好山好水」聞名,這裡不僅出產全台最乾淨的米、最鮮甜的蔬菜,也同時孕育了無數返鄉青年。「我們接下來的任務,就是不要讓它『好無聊』。」奇萊美地副理蔡牧群笑著說。對他而言,農業不該只是默默生產、販售食材,而要能吸引人親自走進田裡、看見食物如何長出來、甚至動手參與,才能讓這片土地真正被認識與喜愛。

六級產業2.0:把加工與體驗拉回產地

談起奇萊美地的故事,就必須從「立川漁場」開始說起。創辦人蔡志峰與兄弟最早投入黃金蜆養殖,靠著蜆精打響名號,奠定了立川漁場品牌的第一步。隨著產量需求增加,他們北上購地,準備再挖養殖池,卻發現土地被劃為有機農業預定地。與其放棄,他們決定擁抱這個挑戰,將這片土地打造成花蓮最具指標性的有機農場。

蔡牧群
對蔡牧群而言,農業不該只是默默生產、販售食材,而要能吸引人親自走進田裡、看見食物如何長出來、甚至動手參與,才能讓這片土地真正被認識與喜愛。 簡永昌攝影

這條漫長的路,奇萊美地花了整整十年才完成全區有機認證。取得認證後,他們興建網室與溫室,建立穩定產能,讓夏天可以採收多樣葉菜,冬天更能翻倍產量。蔡牧群說,這不是一般農場能輕易做到的,我們希望用最乾淨的方式,把最好的食材端給大家。如今的奇萊美地,不僅提供有機蔬菜,也生產加工品、與通路合作契作、設計休閒體驗,逐步發展出多元服務模式。

然而,單有好食材還不夠。蔡牧群觀察到一級生產的利潤始終微薄,如果不創造更多價值,很難吸引年輕人投入。於是他提出了「六級產業2.0」的概念:將農業生產(一級)、農產加工(二級)、品牌體驗和直銷(三級)整合在同一場域,讓消費者不只是買菜,而是參與整個食材的生命週期。

「不能偏廢任何一級,否則價值就無法被完整傳遞。」他強調。他更將這樣的概念形容為「農業版 Airbnb」,把生產者、加工者、消費者都撮合在一起,讓農場成為一個多方共創的平台。蔡牧群解釋奇萊美地希望解決三個問題,包括生產者知名度不足、營運成本高昂與勞動力高齡化。唯有讓更多人認識產地、理解價值,才有機會把好的農業模式複製下去。

從「一條龍」到共創網絡,打造花蓮的價值賽道

過去的六級產業,往往是由農民自己「一條龍」完成。從種植、加工到行銷全包,壓力極大。蔡牧群則提出新思維,希望把不同角色串起來,建立專業分工的共創網絡。「光是把農場生產做好就很不容易,更何況還要搞行銷、設計體驗。把部分交給專業團隊,大家才能各司其職,創造不可替代的價值。」

Meet Pacific花蓮創新創業嘉年華
蔡牧群提出新思維,希望把不同角色串起來,建立專業分工的共創網絡。與新店的「哈餃子水餃」合作就是最經典的案例。 曾令懷攝影

最經典的案例,就是與新店的「哈餃子水餃」合作。奇萊美地提供當季蔬菜、魚肉等原料,哈餃子則負責調味、包餡,再把體驗搬到農場現場,讓消費者從採收、備料到親手包餃子,一次完成。「如此就能創造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蔡牧群說,「原本只是吃水餃,現在變成一趟完整的產地旅行。」這樣的合作不僅突破傳統農場體驗的天花板,也創造更多重複來訪的理由。蔡牧群坦言,早期的農場體驗頂多帶小朋友去田裡摘菜、煮火鍋,久了就失去驚喜。現在透過跨界合作,農場變成可以不斷創造新玩法、讓人一來再來的場域。

談到未來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的願景,蔡牧群認為,奇萊美地要做的不是追求規模化,而是找到花蓮獨特的價值賽道。「如果我們不把農業轉型,年輕人不會想回來務農,地方也會失去希望。」他希望奇萊美地能成為一個可被複製、可被擴散的理想模型,讓消費者願意為價值買單,讓農民得到合理報酬,並吸引更多人投入永續農業。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簡永昌 簡永昌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