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於10月24、25日登場的「2025 Meet Pacific花蓮創新創業嘉年華」,今年將有144家新創團隊齊聚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本次活動以 「匯聚創新之舟,共築東台灣創業新生態」 為核心精神,串聯科技、設計、永續與文創等多元創業能量,更迎來來自日本、泰國、馬來西亞等地的10組國際團隊,展現更豐富的多元性與國際性。我們期待透過跨域對談與資源媒合,讓世界再次看見東台灣的創新與韌性。
產業展區精煉、風格展區爆發:參展板塊位移,揭示在地創業者心態轉變
今年展會最顯著的結構轉變,是代表品牌力與市場聲量的風格手創/餐飲展區迎來爆發性成長,總計58家特色品牌進駐,規模首度超越以技術與商業模式為核心的產業主題展區。
這不僅是展區數據的變化,更深刻地反映了花蓮在地創業者心態的轉變與成熟。許多連續多年參展的在地團隊,在建立起論述品牌理念的信心後,今年更渴望將好產品直接帶到市場面前,來一場真槍實彈的商品展售與市場對接,因此紛紛選擇從產業展區轉戰風格展區。
因應這股趨勢,今年大會特別擴大規劃了生活風格市集。手創展區以「匠心與自然共生」為信念,展現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的融合;餐飲市集則以「食在地,味無限」為主軸,透過在地食材與文化創意的結合,帶來全新味覺體驗。
不只風格,更有解方:四大主題展區,孕育花蓮科技軟實力
在這股務實的浪潮下,「產業主題展區」同樣淬鍊出更精準的特色,今年聚焦於「美好生活」、「永續ESG」、「旅創Workation」及「數位創新」四大領域。緊扣花蓮獨特自然與人文底蘊的指標性新創,在各大主題展區中,展現令人驚豔的在地解方:
美好生活:從高齡照護到心理健康,回應在地安居需求
此區匯聚了從高齡照護到心理健康的多元創新。其中,樂齡智造看見高齡化社會的龐大缺口,結合物聯網,開發出遊戲化的AI失智風險預防工具,準確率高達9成,目前已打入全台百間長照中心;另一代表couchspace沙發心理則聚焦現代人的心理福祉,打造了一款結合東方文化與西方科學的冥想App,幫助使用者在碎片化的時間中,隨時進行情緒調節與壓力釋放。
永續ESG:從循環餐飲到青農孵化器,打造在地綠色經濟
花蓮的永續實踐,不僅是口號,更已深入商業模式。邦富雅有限公司,將旗下的邦娜比堤咖啡館打造成循環經濟的示範點,每日廚餘回收製成堆肥,再回頭種植無毒生菜供應自家餐盒;奇萊美地則扮演著青農孵化器的關鍵角色,由榮獲神農獎的團隊領軍,打造農業共享平台,降低青年返鄉務農的門檻。
旅創Workation:地震後的韌性轉型,催生低碳深度旅遊新模式
面對403大地震帶來的衝擊,花蓮旅創團隊展現了驚人的韌性與轉型創意。布農族返鄉青年打造的高山森林基地,在遊客進不來的困境下,轉向發展林下經濟並結盟其他部落;而榮獲花蓮百大工藝的阿魯巴染,則透過柿染工藝與七腳川循跡環境劇場的創新形式,將深刻的部落歷史轉化為無可取代的深度文化體驗,為永續觀光提供了傳承文化的新解方。
數位創新:西部技術能量匯入,助攻在地產業升級
今年的數位創新展區,呈現出一個顯著趨勢:成熟的西部技術團隊,正積極尋求與花蓮在地產業結合的機會。入選法國Orange Fab Asia加速器的樂堤科技,帶著其「即時通訊開發套件SDK」前來,尋求在觀光、旅宿等領域的應用;攸你資訊則開發了客製化的「在地生活社群平台」,希望能為在地居民與商家提供數位化的串連工具。
從根培育,青年創意能量向下扎根
除了匯聚成熟的新創團隊,花蓮縣政府更致力於從根基培育在地創新人才。
青年創新實踐展區將匯聚 「花蓮青年夢想家提案競賽」 與 「青年鏈結地方產業專題補助計畫」,共計31組團隊參與,透過展會平台展現微型創業能量,開啟花蓮多元創業新貌,並彰顯花蓮如何以豐富資源推動在地創新與創業發展。其中,「花蓮青年夢想家提案競賽」 鼓勵青年學子將創意化為可實踐的在地方案,針對社區議題提出創新解方,讓創意真正落地,轉化為服務社區的行動。而 「青年鏈結地方產業專題補助計畫」 則強化專題研究與在地產業需求的結合,深化產學合作,進一步推動地方產業升級與永續發展。
從風格品牌到產業解方,從地方實踐到國際對話,本屆大會最終將有超過140家審核通過的團隊正式亮相,其中花蓮在地團隊高達78家,再次驗證了強大的在地創業動能。「Meet Pacific花蓮創新創業嘉年華」正以具體行動證明,花蓮不僅是宜居城市,更充滿無限可能。
【觀展資訊】
2025 Meet Pacific 花蓮創新創業嘉年華
時間:10/24(五)12:00-18:00、10/25(六)10:00~17:00
地點: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地址:花蓮縣花蓮市中華路144號
Meet台日職人聯展
時間:𝟏𝟎/𝟐𝟒 (五) - 𝟏𝟎/𝟐𝟔 (日) 𝟏𝟒:𝟎𝟎-𝟐𝟎:𝟎𝟎
地點:花蓮將軍府𝟭𝟵𝟯𝟲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