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Meet Pacific】花蓮在地青年用AI無人機和物聯網技術解決救災、交通安全議題

【Meet Pacific】花蓮在地青年用AI無人機和物聯網技術解決救災、交通安全議題
曾令懷攝影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地震震掉了花蓮的觀光收入,雖然沒有人樂見這種狀況,卻也帶來新的機會和可能性。

「403地震後,我們還要求助國外的無人機團隊。他們來了,我們也只能看著,所以想要自己做一個無人機搜索服務。」天際視界組員莊宸安說。

這群東華大學資管系的學生團隊看到了問題,帶著自己的專長與所學來到Meet Pacific花蓮創新創業嘉年華展現產品,也希望為花蓮做出貢獻。

天際視界_Meet Pacific 花蓮創新創業嘉年華
天際視界是東華大學資管系學生。 曾令懷攝影

自己的土地自己「救」,天際視界開發AI影像辨識讓無人機救援更快速

403地震後,天際視界團隊看到了無人機救援的重要性,不過現有的解決方案可能還不夠聰明:人操控著無人機飛出去尋找救援對象,然後運用人眼判斷小小螢幕上的任何異樣、是否有人等待救援。

「這個過很花時間也容易出錯。」莊宸安表示,天際視界開發的AI影像辨識可以自動分析無人機即時拍回來的影像,迅速識別和定位救援對象,尤其在複雜的地形中更可以大幅減少搜尋時間。

天際視界AI_Meet Pacific 花蓮創新創業嘉年華
天際視界希望用AI影像辨識提高搜救效率。 曾令懷攝影

天際視界另一位組員林靖翔則提到,其實這個AI開發並不容易,因為救援對象在畫面上可能只會露出半身,或者因為光線、覆蓋等因素導致判斷失準,團隊過去一年也靠大量數據進行訓練,現在則是研究夜視辨識的功能,希望能為花蓮盡上一份心力。

從產業出發:GO Commute用科技力降低產業運輸帶來的交通風險

另一組東華資管系的學生也有同樣的目標,題目則是瞄準交通安全。

「我們學校後面就是台九線,很多砂石車,就連校園內也發生過車禍。」GO Commute組員陳韋任表示,花蓮盛產大理石,也有著水泥產業,因此很多大型砂石車進出,卻也給了其他用路人壓力。

GO Commute_Meet Pacific 花蓮創新創業嘉年華
GO Commute也是學生創業團隊。 曾令懷攝影

GO Commute設計了一款App,用路人只要經過肇事發生率高的路口,就會發出專心駕駛、注意路況的提醒。陳韋任補充,團隊運用交通部道安資訊平臺篩選出前10名容易發生車禍的地點,雖然只有10個路口,App通知也僅有推播的方式,但是團隊正在積極驗證市場的接受度,未來也將推出聲音版本的警訊。

GO Commute 駕駛通知_Meet Pacific 花蓮創新創業嘉年華
GO Commute目前用推播的方式警示駕駛。 曾令懷攝影

另一位GO Commute組員侯尹媗提到,這次參展就是為了知道產品還有什麼不足之處,展會中也碰到運輸業者前來詢問,是一次寶貴經驗。

電力不足易讓交通大亂,萬物連網智慧科技返鄉打造智慧交通系統

萬物連網智慧科技也瞄準花蓮的交通議題,不過選擇的是智慧交通物聯網。

萬物連網智慧科技副總經理辛振中提到,團隊打造的產品有3種:太陽能紅綠燈、救護車感知系統和AI攝影機。「花蓮其實很容易停電,這會導致交通大亂。」辛振中說,萬物連網智慧科技將燈號能源改以太陽能為主,不僅降低停電帶來的風險,同時也減少了施工費用,最多可以節省75%成本。

萬物連網智慧科技副總經理辛振中_Meet Pacific 花蓮創新創業嘉年華
萬物連網智慧科技副總經理辛振中本身就是花蓮人。 曾令懷攝影

在這個基礎上,萬物連網智慧科技再改良了LoRa通訊協定,希望減少救護車闖紅燈跟黃燈的機率。「救護車距離號誌200公尺時,車上的主機會主動通知我們的燈號控制器。」辛振中解釋,以時速60公里左右換算,至少有10秒的空檔變換路口的燈號,降低救護車可能引發的道路風險。

萬物連網智慧科技 智慧交通
萬物連網智慧科技連結救護車與自己的智慧燈號。 YouTube截圖

最後一個AI攝影機則是用在沒有交通號誌的路口,只要偵測到有來車,就會在預警告示牌上顯示,這項產品也即將跟花蓮縣政府合作。

TAGS: # 無人機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曾令懷 創業小聚資深內容採編 曾令懷

騎車、拍照、寫寫稿。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vincent.tseng@bnext.com.tw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