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AI不是新工具,而是新戰術!從德國坦克閃電戰到特斯拉的自駕車看企業如何重構戰術

AI不是新工具,而是新戰術!從德國坦克閃電戰到特斯拉的自駕車看企業如何重構戰術
Tesla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最近,我開始研究AI對於企業的應用。

但我發現,當AI的浪潮來臨時,很多企業的第一反應是:「拿這個新工具來幫我做事更快一點」。例如用AI幫忙設計素材、寫文案、生成報告。這種做法當然有用,但可能犯了一個致命錯誤:只把AI當成原有戰術的補充,而不是重新構建新戰術體系的核心。

這幾乎是每一個新技術浪潮來臨時,大多數人最容易犯的錯誤。

同樣都用坦克,為什麼是德國打造了「閃電戰」?

我特別喜歡一個歷史上的經典案例。

二戰初期,坦克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戰爭的形態。
很多人以為英國是最會使用坦克的國家,因為英國是最早發明坦克的國家之一。

tank
Pixabay

但真正把坦克用到極致的,卻是德國。

為什麼?因為英國、法國等國家,是把坦克當作「輔助工具」來使用的。他們的戰略思想,依然停留在一戰時期的「壕溝戰+步兵衝鋒」模式。

坦克,只是用來掩護步兵衝鋒的移動堡壘。

這樣的做法,確實增加了火力和裝甲優勢,但卻完全浪費了坦克的第三大優勢:速度。

而德國呢?古德林將軍提出了完全不同的思路:他不把坦克當作步兵的輔助,而是反過來,讓步兵配合坦克。他組建了純裝甲師,完全以坦克為核心,不只發揮了坦克的裝甲跟火力,還保留了其高速機動、閃電突擊的優勢。

這,就是閃電戰的由來。

這裡的關鍵不是「閃電戰」三個字,而是背後的戰略思維:

真正的勝利來自於「以新變量為核心建立全新戰術」,而不是把它當舊戰術的補丁。
真正抓住技術革命的人,不是用新技術去強化舊體系,而是圍繞新技術,重建一套新戰術。

AI時代的閃電戰,會是什麼樣子?

同樣的道理,出現在每一個時代:

網路時代,有人只把網站當作線下通路的補充,有人卻全部押注線上,成就平台型企業;移動網路時代,有人只把APP當作PC網站的延伸,有人卻從原生移動體驗出發,重塑產品;品牌時代,P\&G不是把品牌當作通路的輔助,而是把品牌當作核心戰略,所有部門圍繞品牌來建設。

現在,AI時代來了。我們依然看到很多企業,還在用「坦克掩護步兵」的思維來使用AI:

  • 用AI輔助設計?
  • 用AI生成文案?
  • 用AI回答客服問題?
  • 用AI輔助寫程式?

這些都沒錯,但它們依然只是「優化舊體系」,而不是「重建新戰術」。

那麼,什麼才是以AI為核心的戰術體系?我認為,是讓AI幫助企業做高效且正確的決策。因為做錯決策,才是企業最大的成本。

shutterstock_decide_684665170.jpg
mantinov via Shutterstock

未來,每一個企業都應該以AI為核心重新設計所有的業務體系,讓它成為:

1. AI決策系統

最大的企業成本不是人力,而是「錯誤決策」。
透過AI分析數據、模擬情境,幫助企業做出更高效、更正確的決策。

2.AI客服體系

不只是提升效率,而是打造「永不下線、持續學習」的客服體系,讓用戶體驗升級到全新水準。

3.AI產品開發與企劃

AI不只是輔助找靈感,而是能夠進行市場數據收斂、需求模擬,甚至提出更快的產品迭代方案。

4.AI行銷企劃

不是生成單篇文案,而是讓AI根據消費者行為,模擬出完整的行銷路徑,幫助品牌找到更精準的打法。

5.AI程式開發

AIAgent不是替工程師「寫幾行程式」,而是能成為專屬於企業的開發助手,加速內部工具、平台甚至新產品的研發。

這不是「用AI加強舊流程」,而是「圍繞AI重建新流程」。

來看看特斯拉如何掌握AI

就像特斯拉(Tesla)的無人駕駛:大多數車廠把AI當作「駕駛輔助功能」──例如自動停車或ACC車距控制。但特斯拉完全不是這樣做。它把AI視為戰略核心,重構了整個汽車的戰術邏輯:汽車不是單純的交通工具,而是一個由AI驅動的「移動電腦」。

特斯拉的完全自動駕駛(FSD)並不依附於舊有駕駛模式,而是透過數億公里的真實道路數據,不斷訓練AI,使車隊本身成為一個「自我進化的智慧體系」。這等於是把汽車產業的核心戰術從「人開車」徹底改為「AI開車」,直接定義了下一代汽車產業。

Robotaxi.jpeg
Tesla的Cybercab示意圖。 Tesla

所以,如果你是一位創業者或是企業老闆,在AI時代,我給你最大的提醒是:

不要只問「我如何用AI提高現在的效率?」
而是要問「如果AI是我最核心的競爭力,我該如何重構我的業務?」

舊體系的優化,帶來的是30%的效率提升;新戰術的重構,帶來的才是10倍的指數成長。

真正抓住AI浪潮的人,一定是那些願意從零開始、圍繞AI重新思考戰術的人。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楊大成 居家先生創辦人暨執行長 楊大成

創辦人畢業於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研究所,家族擁有逾 20 年家具進出口貿易經驗,對傳統家具產業的市場結構與痛點有深刻理解。
曾任職於台灣最大數位廣告代理商 cacaFly,擔任業務執行(AE),累積數位行銷操作經驗,期望結合科技與網路思維,為家具產業帶來創新解方。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