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2025全球新創投資概況解析:AI持續吸引鉅額投資、「人才併購」策略盛行

2025全球新創投資概況解析:AI持續吸引鉅額投資、「人才併購」策略盛行
DALL·E生成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2025年第二季與上半年全球VC與鉅額投資表現亮眼,金額位居近期高水位區。面對高度不確定的環境,投資人傾向於朝規模化、成熟化的案件集中,以尋求投資組合成功發展或順利退場下莊,使得十億美元鉅額投資俱樂部成為左右投資大局的關鍵。這個俱樂部成員的中心主角也隨著產業與科技典範轉移不斷改變中,2023~2025年上半年人工智慧與資料中心基礎設施領域成為投資舞台的C位。展望2025年下半年,美國對等關稅議題與國際經濟表現將是影響全球VC投資情緒最大關鍵,投資人與新創企業仍須審慎因應。本文將以十大重點全方位解析2025年第二季與上半年全球鉅額投資的輪廓、趨勢轉變與值得關注的投資個案,點出近期資金潮水的變化與流向,希冀新創與投資人掌握先機或及早做出因應。

重點1|2025H1全球VC與鉅額投資總覽:鉅資湧現,金額創近期新高

根據Crunchbase數據顯示,2025年第二季全球VC投資件數(5,546件)與金額(915億美元)較高基期的第一季雙雙回落,若與去年同期比,雖投資件數下降28%,但投資金額上升11%。整體而言,過去三個季度,全球VC投資金額維持在近期高點。若以半年度投資來觀察,2025年上半年VC投資件數仍減少中,但投資金額上升至2,060億美元,較上期與去年同期成長20%與32%,為2022年下半來以來最高的水準,主要是得益於人工智慧與支援AI所需的數據和基礎設施提供商多筆十億美元以上投資案件。

FINDIT研究團隊進一步利用Crunchbase資料庫,進行全球鉅額交易(定義為Pre-IPO單筆股權投資超過1億美元者)的盤點,無論季度或半年度的全球鉅額投資與整體VC投資趨勢雷同,唯一不同的是今年第二季鉅額投資件數,仍較上季與年同期增加,也凸顯資金流向特定領域或公司的現象持續,使得2025年上半年鉅額投資金額較上期與去年同期飆升34%與77%,幅度高過於整體VC投資金額。特別是2025年上半年最大一筆鉅額投資是OpenAI 的400億美元,為整體上半年鉅額投資挹注23%的資金水位,刷新其在2023年1月的100億美元的募資紀錄,也改寫了2018年6月中國螞蟻金服140億美元的史上單次投資金額紀錄,為VC市場增添推升動力。

展望下一季,今年4月初,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啟動「解放日」對等關稅政策,雖最後各國稅率恐到八月時才能底定,但已讓投資人風險意識上升,預期將對下半年私募早期資本市場後續發展有所影響。

全球VC與鉅額投資交易趨勢.jpg
FINDIT

重點2|美國主導資金流,印度崛起

2025年第二季全球鉅額投資件數與金額前五大國家均為美、中、印、英、德,美國拿下58%與78%鉅額交易件數與金額占有率,在2025第一季鉅額投資金額更達八成。中、印、英三國的件數與金額排名互有領先,其中英國鉅額投資件數與金額在季與年成長率雙雙下滑,而印度鉅額投資熱度增溫,更在第二季鉅額投資金額躍升至第二名。

同樣地,在2025年上半年全球鉅額投資交易排行榜中,美、中、英、印、德亦名列鉅額投資件數與金額前五名,美國以57%、79%占比持續加大領先距離。反觀2023年表現突出的中國,從2024年起鉅額投資力明顯衰退,顯示中國近期經濟表現,影響投資人的信心。另外,英國在2025年鉅額投資表現呈現衰退,是否只是暫時性現象,仍有待後續觀察。

3巨額投資件數國家排行 2025Q2 .jpeg
FINDIT

重點3|資本轉攻後期,「人才併購」的策略性投資成新潮

2024年全球鉅額投資交易朝「早期階段」移動,無論是投資件數與金額成長率都較其他階段與類別高,使其占比來到新高水準。但到了2025第二季早期階段鉅額投資由第一季的19件下降至13件,占比由11%滑落至7%,顯示在不確定性提高的時局下,投資者對風險較高的早期階段案件開始多所保留。相對地,資金朝後移動,其中「後期階段」鉅額投資件數則由第一季的64件增加至第二季的86件,件數占比由37%上升至45%,金額占比則是由28%上升至38%。

4全球巨額投資交易件數與金額佔比.jpeg
FINDIT

值得關注的是,由單一家公司投資(稱「公司輪」)與未揭露輪次合計的「其他」類的鉅額投資金額在第一季與第二季都大幅領先,主要是因OpenAI近期大型投資都未揭露輪次,因此被歸類到「其他」類,墊高投資金額的規模。另外,2024-2025H1「公司輪」中最大一筆的投資是Meta與Scale AI達成協議金額高達143億美元取得49%「無投票權」股份,外界稱之這是一場偽裝成策略性投資的大規模「人才收購」,以避開收購嚴格與耗時的監管審查程序。2024年3月微軟向Inflection AI支付了6.5億美元的鉅額投資,得以聘用了其大部分團隊成員,包括共同創始人Mustafa Suleyman(現任微軟AI執行長)和Karén Simonyan(微軟AI科學長)。同樣,2024年亞馬遜聘用了Adept AI超過50%的核心人員,包括其執行長,以專注於AGI。谷歌也與Character AI 簽署了許可協議,並聘用了其大部分創始人和研究人員。在生成式AI的角逐戰中,相信這類包裹「人才收購」目的之策略性鉅額投資將層出不窮。

延伸閱讀:「我們的重要性不亞於輝達!」Scale AI靠資料標註撐起AI軍備競賽,Meta為何押注?

重點4|10億俱樂部,引領市場風向

根據FINDIT統計全球10億以上的早期私募大型投資案件,發現這些稀少的案件已經成為左右整體鉅額投資金額甚或是整體VC投資金額成長或衰退的關鍵。近三季以來,全球10億以上的大型投資案件就有兩季達二位數,雖Q1’25僅有9件,但OpenAI 400億美元的超大型投資案件已經相當於40件10億美元投資的案件,這些投資案件貢獻47%到51%的季鉅額投資總金額,也推升整體平均投資水準。若以半年度來觀察,2025年上半年與2024年下半年均擁有20件10億美元以上的投資,高於2024年上半年的18件,占整體投資金額的比重從47%到62%,凸顯出投資者傾向於朝規模化、成熟化的交易移動,以提升其安全下莊或確保獲利的機會,使得從2024年下半年起,這些超過10億美元的投資案件的金額占比節節高升。

5全球巨額投資交易規模之趨勢.jpeg
FINDIT

重點5|10億俱樂部的投資焦點轉移:由能源轉向AI/雲端

究竟這些10億美元等級的大型鉅額投資案件都集中在哪些領域,根據本文追蹤研究,發現在新冠疫情期間(2020年),這些大型鉅額投資落在零售科技與教育科技領域,2021年全球VC投資創新高紀錄期間,超大型投資案件以物流、金融科技、電子商務最多,接著2022年到2023年期間,全球朝淨零排放目標邁進,許多國家紛紛提出政策與行動,使得能源/資源/環境領域成為吸金的焦點。反觀,電子商務也隨著疫情結束導致鉅額投資熱情快速降溫。近期登場的是人工智慧,2022年11月OpenAI發布了震撼全球的ChatGPT,接下來在2023年1月獲得Microsoft百億美元的投資,人工智慧領域開始在鉅額投資市場初試啼聲,並在2024年到2025年間攜手大數據/雲端基礎設施領域稱霸鉅額投資市場。從大型鉅額投資案件的領域更迭輪動中,也反映全球產業環境與創新典範的變遷

重點6|AI與資料中心壟斷超大型資本:占據2023-2025H1前十大的九席

FINDIT研究團隊更進一步研究, 發現2023年到2025年上半年間全球早期私募前十大的投資案件中,生成式AI(7家)與打造支援AI算力基礎設施的資料中心(2家)合計占據九席,支付龍頭Stripe則為非AI相關領域的代表。

在AI領域中,OpenAI有三筆交易入榜(400億美元、100億美元、66億美元),其次為XAI有兩筆(均為60億美元)、Scale A(143億美元)、Databrick(100億美元),另外,資本密集的資料中心基礎設施也是吸金的焦點,包括Crusoe旗下的資料中心子公司(116億美元)、VANTAGE(64億美元)也擠進前十大。從這些超大型投資案件中,也顯示出投資人FOMO心態,即便GAI商業化變現模式尚未清晰,但科技巨頭們與創投更害怕錯失可能主導未來趨勢的科技商機。

6十億美元中大型交易.jpeg
FINDIT

重點7|Q2’25 AI投資續領風騷,金融科技與新興領域急起直追,健康醫療驟降

2025年第二季全球鉅額投資件數中,健康醫療領域雖仍以30件領先群雄,但較上一季與去年同期減少38%與30%。雖藥品尚未在此次對等關稅談判的名單中,但從鉅額投資驟降的趨勢來看,投資人情緒提前轉趨謹慎觀望態度。人工智慧、能源/資源/環境、金融科技、大數據/商業分析/雲端名列第二季鉅額投資件數的第二到第五名。值得注意的是,在地緣政治緊張升高以及主要國家國防科技預算增加的驅動因素下,國防航太科技成為投資新焦點,航太科技鉅額投資件數在第二季增加至10件,上升至第六名,展現前所未有的氣勢。

2025年第二季全球鉅額投資金額前十大領域,人工智慧再度以361億美元、46%的比重掄元季冠軍,雖較上一季高基期募資水準減少26%,但仍較去年同期成長168%。比較意外的是,金融科技在第二季鉅額投資相當活絡,以25件、97億美元排名第二季投資金額亞軍,涵蓋支付、財務管理、投資平台與數位銀行等次領域都有突出的鉅額投資案件。能源/資源/環境領域前兩季的鉅額投資轉弱,直到Q2’25再度恢復活力,以27件、78億美元,穩坐鉅額投資件數與金額第三名。今年第二季鉅額投資件數第一的健康醫療,因平均投資規模較小,在季鉅額投資金額屈居第四。值得一提的是航太科技與服務的鉅額投資金額首次躍居季排行榜第五,主要拜多筆與國防工業相關鉅額投資案件所賜。

至於2025年上半年全球鉅額投資件數前五名,依序為健康醫療、人工智慧、能源/資源/環境領域、金融科技、大數據/商業分析/雲端。前十大領域中航太科技與服務、機器人異軍突起,半年度的鉅額投資件數年增率最高,均以翻倍以上的速度加入吸金行列。

至於2025年上半年鉅額投資金額前五大分別為人工智慧、健康醫療、能源/資源/環境、金融科技、大數據/商業分析/雲端。在投資金額的年增率方面,因OpenAI、Scale獲得破百億以上的投資,使得2025年上半年人工智慧領域投資金額(845億美元)攀升至新高紀錄第二位,為去年同期的4.9倍。其次為航太科技的272%,金融科技也呈現倍增。

8早期階段巨額投資領域.jpeg
FINDIT

重點八|早期投資聚焦AI與健康醫療

上述提到2025年第二季的早期階段鉅額投資僅為13件,主要落於健康醫療(6件)與人工智慧(3件)兩大領域,汽車科技、能源/資源/環境、硬體與機器人各有1件。至於鉅額投資金額則由人工智慧22億美元,占比60%排名第一,其次是健康醫療的9億美元。值得關注的是,在2024年創下早期階段鉅額投資件數與金額史上新高的健康醫療,在2025年第二季出現投資熱度下滑的徵兆,不僅是早期階段,整體健康醫療鉅額投資件數與金額都明顯減少中。

至於2025年上半年的早期階段鉅額投資為32件,主要仍以健康醫療(14件)與人工智慧(9件)兩大領域為主,能源/資源/環境、硬體與機器人各有2件,企業軟體、汽車科技、金融科技、硬體各有1件。在鉅額投資金額排名,人工智慧以29.4億美元略微領先健康醫療的26.4億美元。機器人則以4.5億美元躍升第三名,這是過去少見的現象,顯見人形機器人或具身智慧機器人議題已吸引投資人開始關注這個新興領域。

在2025年上半年早期階段鉅額投資中,有幾家值得關注,一是前OpenAI技術長Mira Murati於2025年2月18日成立人工智慧新創公司Thinking Machines Lab,在6月20日宣布完成高達20億美元的種子輪募資,創下募資超速度紀錄,矽谷知名創投機構與科技巨頭企業也參與投資行列。其創辦人表示Thinking Machines正在打造多模態AI,能同時處理、理解並整合來自多種不同感官或資料類型的資訊。這種AI將與人們透過對話和視覺等自然方式,與世界互動的方式更為接近。另外,在健康醫療領域中,英國Verdiva Bio於2024年7月創立,專注開發創新的肥胖症及心血管代謝疾病療法,主要產品為口服GLP-1受體促效劑「VRB-101」,以每周口服一次的頻率進行治療。在今年1月9日Verdiva Bio宣布完成A輪4.11億美元投資,此為2025年上半年早期階段鉅額投資中投資金額第二大的案件。近年來GLP-1 受體促效劑以其顯著的減重效果和相對較低的副作用,並擁有千億美元的市場商機,迅速成為醫藥界的熱門話題,並帶動了減肥藥市場的蓬勃發展。

8早期階段巨額投資領域.jpeg
FINDIT

延伸閱讀:未發布產品、估值衝到120億美元,投資人為何如此看好Thinking Machines Lab?

重點九|人工智慧為當紅炸子雞,國防航太、機器人成為投資新藍海

AI

從2022年底ChatGPT問世後,在全球掀起一場轟轟烈烈的生成式AI革命。從科技大廠到新創紛紛投入這場重要的戰場,而大量的創投資金也隨之蜂擁而至。從2024年第四季起,AI領域已連續三季蟬聯鉅額投資金額最高的領域,投資範疇也逐漸擴大中,其中大型語言模型開發、多功能用途的AI應用工具為第首波資金的受惠者。FOMO心態驅動下,各行各業也積極希望將生成式AI賦能在自己所屬的產業中,在應用需求激增下,讓今年上半年AI垂直領域應用的獲投百花齊放,新創獲投家數也快速上升。

不過,若就投資規模來看,AI基礎設施層的大型語言模式(LLM)的新創仍舊是最吸金的一群,以2025年上半年人工智慧領域鉅額投資金額前十大來看,OpenAI單筆獲投400億美元已成為史上最大的獲投事件,在2025年其推出o3 與 o4-mini新一代推理模型,以及近日也公布了ChatGPT Agent。另外,名列前十大的LLM新創,還有OpenAI的競爭對手Anthrophic分別完成30億美元的E輪募資、10億美元的策略性投資,並在2025年5月發布Claude 4系列模型。從OpenAI兩位前高層出走分別創立了Safe Superintelligence、Thinking Machines Lab,雖然目前兩家公司開發的產品並未對外揭露,但已經分別獲投20億美元的驚人投資。AI基礎設施層另一個重量級的鉅額投資是為AI廠商提供Crusoe Spark模組化AI資料中心的Crusoe AI Data Center,獲得116億美元。

其他重要獲投者還有包括前述Meta以143億美元投資的AI資料訓練標註服務與客製化AI解決方案Scale AI,通用型AI工具有三家,一是推出Grammarly GO進階AI寫作與文法助手的Grammarly(10億美元),二是核心產品為Cursor AI程式碼編輯器的Anysphere(C輪9億美元);三是結合AI模型的強大即時搜尋Perplexity,獲投5億美元,近期宣布推出月付 200 美元的進階訂閱方案 Perplexity Max,專為重度用戶設計。

9 2025上半年VC參與AI投資前十名.jpg
FINDIT

航太/國防科技

航太科技領域鉅額投資金額在H2’24、H1’25頻創新高,這一波投資熱潮的背後與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大幅升高有關,主要國家為強化國家安全與作戰能力,不斷增加國防預算與支出。同時,為能快速因應戰場變化,近年來各國軍方系統也積極引進民間科技創新能力,加大對國防相關的航太領域新創的投資。2025年上半年全球航太科技的鉅額投資件數高達16件,其中多件與國防科技相關,包括:今年募資金額最高的國防科技新創Anduril Industries於6月完成新一輪25億美元募資,由Founders Fund領投,估值提升至305億美元,較2024年的140億美元翻倍,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軍工科技新創企業之一,其產品線以無人機、自主作戰平台與人工智慧系統為核心,專為現代戰爭的多變需求設計,強調在戰場上的即時反應、情報收集、打擊與防護能力。這些產品已在多國軍方部署,並在實戰中展現出改變戰場態勢的潛力。

延伸閱讀:拆解Anduril:估值突破300億美元、台海安全的X因子,它如何以AI自主武器重塑現代國防?

另外,還有多家無人機新創在2025年上半年獲得鉅額投資,包括:美國新創Shield AI,於3月6日宣布完成F-1輪策略性募資,總額達2.4億美元,公司估值隨之提升至53億美元。公司以人工智慧驅動的自主飛行技術為核心,開發出多款用於軍事作戰的無人機與智能軟體,旨在提升軍隊在GPS受限或通訊受阻環境下的作戰能力。Quantum Systems是一家總部位於德國慕尼黑的無人機技術公司,專注於開發電動垂直起降(eVTOL)無人機,結合人工智慧與邊緣運算,提供即時的空中偵察、監控與情報任務,Quantum Systems的無人機產品已被多國軍方與政府部門採用,也吸引國際投資者的青睞,該公司在今年5月甫獲得由Balderton Capital領投的1.6億歐元(約合1.8億美元)C輪投資。另外,美國科技公司Chaos Industries自2022年成立以來,致力於應對現代戰爭中空中威脅與電子戰的多變挑戰,迅速成為國防科技領域的新勢力。其旗艦產品Vanquish™是一套雙用途雷達系統,專為偵測無人機、導彈及各型飛機而設計,猶如數位瞭望塔,為戰場提供早期威脅偵測預警與精確追蹤能力。2024年11月Chaos Industries完成1.45億美元B輪募資,今年4月再獲2.75億美元C輪投資,估值達20億美元。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2022年剛成立的美國太空科技新創公司True Anomaly,該公司致力於開發軍事導向的太空防禦與太空域感知(Space Domain Awareness, SDA)技術,針對美國國防部與盟國的太空安全需求來打造太空時代的戰鬥衛星與軌道作戰系統,提升自主太空安全與衛星作戰能力。在資金募集方面,True Anomaly展現強勁的成長動能。2023年12月完成由Riot Ventures領投的1億美元B輪募資。在今年4月又完成由Accel領投的2.6億美元C輪募資。這些國防科技新創近期頻頻獲投的消息,也凸顯軍方對低成本、自主武器系統的強勁需求,展望全球國防科技與航太科技的風險性投資,將有望創歷史新高紀錄。

機器人/人形機器人

NVIDIA總裁黃仁勳多次在演講中提到人形機器人議題,其認為隨著全球人口老化與勞動力短缺問題加劇,人形機器人將成為最具規模潛力的通用解決方案。他強調,與其重建環境來配合機器人,不如打造一個可以直接進入人類設計環境中的機器人,而「人形」正是實現這一願景的關鍵。DIGITIMES的研究也指出,雖然人形機器人短期內仍難以大規模普及,預估2025年僅占全球機器人市場0.2%,但可望於2030年進一步擴增至2%,隨著AI技術快速成熟與人力短缺加劇,人形機器人正成為全球產業鏈下一階段競逐的焦點。

無論在國際上或國內,「人形機器人」(Humanoid Robo)或「具身智能機器人」(Embodied AI)持續成為產業熱門關注焦點,早期投資人也用行動來表示對此一新興產業的支持。2025年上半年機器人的鉅額投資案件來到10件,對這個過去相對冷門的領域來說已經是前所未有的盛況了,顯示在人形機器人的話題下,開始吸引資金進入機器人領域。

10件機器人鉅額投資案件中有5件是致力於「人形機器人」的開發,最大一筆是美國Apptronik完成3.5億美元的A輪募資,專注於開發AI驅動的人形機器人,其主力產品Apollo是具備高互動性和適應性的通用型機器人,能在動態環境中從事物流搬運、包裹分揀與供應鏈管理等任務,預計將此具人性化的機器人引入工業、倉儲、醫療等多元應用場景。

其次是中國北京銀河通用機器人有限公司(Galaxy Bot Company)於6月23日宣布完成1.53億美元(約11億元人民幣)的新一輪募資。由寧德時代、溥泉資本、國家開發銀行等共同領投。該公司成立於2023年,專注於開發具身智慧的人形機器人,目標是推出適用於家庭應用與複雜環境場景的服務機器人。其核心產品聚焦於多模態大模型GraspVLA,強化機器人在物理世界的學習、感知和協同能力。另外,D-Robotics於5月28日宣布完成1億美元A輪募資,由高瓴資本、五源資本、線性資本等多家機構共同參投。D-Robotics前身為地平線機器人旗下的地瓜機器人,創立於2024年,是地瓜機器人一站式開發者套件,致力於推動具身智能相關硬體平台、運算晶片與生態系統建設。中國投注於人形機器人研發的新創正在崛起中,吸引資金進入該市場。

總部位於美國矽谷並於中國、臺灣與新加坡均設有分支的Flexiv(非夕),核心創始團隊來自史丹福大學機器人和人工智慧實驗室,專注於通用型自適應機器人及人工智慧自動化解決方案,憑藉工業級力控、計算機視覺與AI融合技術,持續拓展工業與服務領域的應用。Flexiv的核心產品包括Rizon系列自適應機器人,具備多環境感知、自主決策和複雜物理互動能力,在3C電子、汽車、醫療、食品、農業等行業廣泛應用。該公司在6月23日宣布完成1億美元C輪募資,由詠歸基金與廣發信德共同領投。

德國機器人新創NEURA Robotics於1月16日宣布完成1.2億歐元(約1.23億美元)的B輪募資。該公司於2019年創立於德國,是德國唯一專注於開發類人機器人及認知協作機器人的公司。其技術強調感測器融合與AI整合,推出全球首款認知協作機器人(如MAiRA),能在製造、物流、醫療等場域與人類安全協作。

目前機器人領域存在兩條主要路徑:一是以人形機器人為代表的運動控制能力提升;二是大型模型為核心的具身智慧發展。當兩者結合便能展現出強大的場景泛化能力,突破傳統自動化邊界,唯當前人形機器人仍面臨製造成本高昂、控制器效能不足與安全規範缺乏等諸多挑戰。

重點十|全球前十大鉅額投資案一覽

2025年第二季全球前十大鉅額交易案件

2025年第二季全球鉅額交易前十大入榜門檻為十億美元,其中與人工智慧及資料中心相關的有5家,金融與保險科技3家、能源1家、手遊開發1家。分別介紹如下:

10 2025第二季全球巨額投資概況.jpeg
FINDIT

1.Meta與Scale AI達成協議,以143億美元取得其49%的(非控制權)股權,著眼於「人才收購」,加速其Llama 4開發

第二季最大交易案為美國AI新創公司Scale AI於6月10日宣布獲得143億美元重大投資,由Meta Platforms領投,這筆投資使Scale AI的估值超過290億美元,成為Meta歷史上第二大外部投資案。Scale AI成立於2016年,專注於提供高精度資料標註與模型評估服務,主要客戶涵蓋生成式AI公司、政府機構及大型企業。該公司在2024年5月完成由Accel領投的F輪募資,當時估值約138億美元,短短一年內估值幾乎翻倍。Meta此次投資也包括Scale AI執行長Alexandr Wang加入Meta,負責其AI超級智慧(Superintelligence)團隊,推動通用人工智慧(AGI)技術發展。

2.Crusoe獲得116億美元投資,將成為OpenAI最大的資料中心

第二大交易案為美國AI基礎設施新創公司Crusoe於5月21日宣布,其旗下位於德州的AI資料中心成功獲得116億美元投資,成為全球AI產業史上罕見的超大規模專案投資。Crusoe創立於2018年,總部位於丹佛,最初專注於利用閒置天然氣發電進行加密貨幣挖礦,近年轉型為AI基礎設施供應商。Crusoe現以「neocloud」新型態雲端服務商定位,專注於建設高效能、低碳排的AI數據中心,並強調可再生能源與液冷技術的應用。此次募得資金將用於擴建其資料中心園區,將原先規劃的2棟建築擴增至8棟,總算力規模達1.2GW,預計每棟可部署多達5萬顆Nvidia Blackwell/GB200 NVL72 AI晶片,成為OpenAI全球最大AI訓練基地之一。

3.Anduril Industries獲得25億美元投資,擴大製造能力與產品開發

第三大交易案為美國國防技術新創公司Anduril Industries於6月5日宣布完成25億美元募資,由Founders Fund領投,該基金投入10億美元,創下其歷史最大單筆投資紀錄。此次募資使Anduril估值飆升至305億美元,較去年8月的約140億美元翻倍,顯示市場對其防衛科技創新的高度信心。Anduril成立於2017年,專注於開發自主武器系統及其軟體平台Lattice,涵蓋無人機、自主潛艇、邊緣運算設備等多種軍事硬體,並以人工智慧驅動感測器數據分析與任務自動化。本輪募得資金將主要用於擴大製造能力與產品開發,包括此前宣布的Arsenal-1工廠建設計畫。

4.Acrisure獲得21億美元投資,深化金融科技解決方案布局

第四大交易案為全球金融科技與保險經紀巨頭Acrisure於5月20日宣布完成21億美元的新一輪募資,本輪募資由貝恩資本領投。Acrisure成立於2005年,是一家專注於智慧驅動保險經紀服務的全球領先企業,服務涵蓋財產與傷亡保險、福利、專業線保險、網絡服務以及資產與財富管理。該公司以技術創新提升客戶體驗和決策效率,並透過收購與合作不斷擴展其全球業務版圖。

5.Safe Superintelligence獲得20億美元投資,致力於創造超級AI模型

第五大交易案為由前OpenAI共同創辦人Ilya Sutskever領軍的生成式人工智慧新創公司Safe Superintelligence(SSI)於4月12日宣布成功獲得20億美元投資,讓這家創立僅一年的公司估值飆升至320億美元,躍居全球最具潛力的AI獨角獸之一。這家總部橫跨美國加州帕洛阿圖與以色列特拉維夫的AI新創,由Sutskever與前蘋果AI部門負責人Daniel Gross,以及AI研究員Daniel Levy共同創立,致力於打造比OpenAI、Anthropic 和 Google 等競爭對手更強大的AI模型。不過,該公司目前對外仍保持極高神秘度,即便目前尚未推出任何產品,SSI仍吸引了Greenoaks、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與Andreessen Horowitz等知名創投機構的強勢參與。

6.Thinking Machines Lab獲得20億美元投資,推動長遠的AI平台建設

第六大交易案為美國AI新創公司Thinking Machines Lab於6月20日宣布完成20億美元募資,由Andreessen Horowitz(a16z)領投,Accel與Conviction Partners等知名投資機構跟投,募資後公司估值達到100億美元,成為史上規模最大的種子輪募資案之一。Thinking Machines Lab由前OpenAI首席技術官Mira Murati於2025年初創立,團隊成員多來自OpenAI,專注於開發高度可訂製且支持人機協作的多模態AI系統,旨在突破現有AI「一刀切」的限制,打造能夠增強而非取代人類專業能力的智能工具。該公司目前尚未推出公開產品,但憑藉頂尖團隊與創新願景,吸引了市場與投資者的高度關注。此次募得資金將主要用於加速技術研發與產品開發,擴展團隊規模,並推動公司長遠的AI平台建設。

7.Hub International獲得16億美元投資,強化其在北美保險經紀市場的領導地位

第七大交易案為全球保險經紀與金融服務公司Hub International於5月12日宣布完成約16億美元的少數股權募資。此次投資由T. Rowe Price Investment Management、Alpha Wave Global與淡馬錫領投,並吸引多位新舊投資者參與。Hub International成立於1998年,總部位於美國芝加哥,是北美市場領先的保險經紀商之一,業務涵蓋財產與傷亡保險、福利、專業線保險等多元金融服務。本輪所得資金預計將推動Hub在2026年前實現穩健的去槓桿化與持續成長,並進一步強化其在北美保險經紀市場的領導地位。

8.Trucordia獲得13億美元投資,將進行股票回購並增強財務靈活性

第八大交易案為美國保險經紀新創公司Trucordia於6月4日宣布獲得13億美元策略性投資,由全球投資公司凱雷集團(Carlyle Group)旗下全球信貸平台領投。Trucordia成立於猶他州林頓,為美國前20大保險經紀公司之一,提供商業與個人保險、壽險及員工福利方案。公司近年透過併購快速擴張,並推動「Ascend」成長策略,目標實現兩位數的有機成長。

9.Dream Games獲得12.5億美元投資,持續拓展全球手機遊戲市場

第九大交易案為土耳其手機遊戲開發獨角獸Dream Games於5月1日宣布成功獲得12.5億美元的私募股權投資。本輪投資由歐洲私募股權公司CVC Capital Partners獨家領投,並結合Blackstone Group等機構提供的債務融資,將公司估值推升至50億美元,較2022年翻倍,並創下土耳其自Peak Games以21億美元被Zynga收購以來最大規模的產業交易。Dream Games創立於2019年,總部設於伊斯坦堡,並在倫敦設有辦公室。專注於開發高品質的手機益智遊戲,累計活躍用戶達5,400萬。Dream Games將利用新募資,以結合技術與創意、專注用戶體驗為核心競爭力,持續拓展全球市場。

10.NexGen Energia獲得10億美元投資,將擴充印度境內壓縮生物氣(CBG)產能

第十大交易案為專注於壓縮生物氣(CBG)基礎建設的NexGen Energia於4月21日宣布,已獲得總額達10億美元(約8,500億印度盧比)的股權投資承諾,資金來自科威特的基礎建設投資公司Capital Edge。NexGen Energia總部位於諾伊達(Noida),是印度CBG領域的領先業者之一,此次募資將支持該公司在印度境內擴建CBG產能,目標是在2026年前完成1,000座CBG生產設施的建置。由於目前印度每年產生大量農業與有機廢棄物仍未被充分利用,NexGen Energia希望透過CBG生產技術將其轉化為清潔能源,並建立起一個去中心化、循環經濟驅動的綠色能源體系。首批CBG工廠將於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北方邦(Uttar Pradesh)與卡納塔卡邦(Karnataka)率先啟動,預計未來18至24個月內將完成數十座設施的興建。

11.Grammarly獲得10億美元投資,助力其在全球AI寫作輔助市場持續領先

同為第十大投資案的還有全球知名AI寫作輔助平台Grammarly,於5月29日宣布完成10億美元的募資。本輪募資由多家國際頂級投資機構共同參與,旨在進一步提升Grammarly的市場估值與競爭力。Grammarly成立於2009年,總部位於美國舊金山,專注於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提升全球用戶的寫作質量與效率,包括提供校對、釋義、語氣建議和人工智慧檢測代理在內的人工智慧代理,能夠閱讀、增強、建議和編輯內容,並與用戶直接協作,服務涵蓋個人用戶、企業客戶及教育機構,擁有數億活躍用戶。本輪資金將助力Grammarly在全球AI寫作輔助市場持續領先,推動公司進入下一階段高速成長。

二、2025年上半年全球前十大鉅額交易案件

11 2025上半年全球前十大巨額投資交易案件.jpeg
FINDIT

至於2025年上半年全球鉅額投資前十大交易案件,入榜門檻為20億美元,募資金額最高者是OpenAI在3月的400億美元,打破史上Pre-IPO資本市場單筆最大募資金額;第二大為本季的AI資料標註服務提供商Scale AI,獲得Meta 143億美元策略性投資;第三大為AI基礎設施提供商Crusoe旗下的資料中心子公司獲得的116億美元投資,其正為Open AI打造全球最大的AI訓練基地之一。第四大投資案也是美國AI資料中心Aligned Data Centers,在1月15日完成PE輪50億美元股權投資,其為全球超大規模和企業客戶提供創新、永續、適應性的大規模資料中心和解決方案。第五大投資是OpenAI的強力競爭者Anthropic,於 3月3日完成35億美元E輪募資,獲投後公司估值達到615億美元。

第六大投資案是專注於AI與XR沉浸式技術的Infinite Reality,在1月完成30億美元的募資,將利用這筆資金開發無編碼的沉浸式SaaS產品iR Studio。第七大為前述國防科技最具身價的新創Anduril Industries,於6月5日宣布完成25億美元募資。第八大是全球金融科技與保險經紀巨頭Acrisure於5月20日宣布完成21億美元的新一輪募資。第九大投資案有兩家,兩家公司的創辦人都是Open AI前重要成員,一為Safe Superintelligence獲得20億美元投資,致力於創造超級AI模型。二是Thinking Machines Lab於6月20日宣布完成20億美元募資。

鉅額投資仍然流向AI領域,關稅影響仍需注意

美國總統川普在「解放日」對全球提出「對等關稅」,使全球經貿陷入高度不確性的狀態,但2025年第二季全球早期資本市場仍蓬勃生氣,雖第一季有OpenAI超大型投資案件墊高整體投資的基期,使得第二季鉅額投資金額下滑,惟投資金額仍處於近期高水位,加上鉅額投資件數仍較上季與去年同期成長,顯示鉅額投資仍生氣活絡。從鉅額投資資金的流向來看,上半年人工智慧與資料中心持續站在投資浪尖上,金融科技與能源領域在第二季重燃投資熱情,表現出色。惟健康醫療雖未列入本次關稅談判的項目,但第二季出現明顯衰退的警訊,值得留意後續發展。

投資人對下半年展望

根據Pitchbook在第二季實施的問卷調查,84%的受訪VC機構預期美國總統川普的「解放日」關稅宣布,對VC投資至少會造成輕度至中度的影響,其中64%預期供應鏈成本會提高,50%預期成長會放緩。製造業、硬體/半導體業被認為最容易受到關稅干擾。儘管有45%的受訪VC機構指出LP的避險情緒增加,但仍有53%的創投投資者正積極尋找交易,其中34%的投資者會加強審查,同時有25%的投資者會調降國際投資部位,44%的投資者會暫停投資以等待明朗化,63%的投資者相信貿易緊張局勢會刺激策略性產業的國內投資。

投資焦點領域展望

AI及其延伸產業將繼續主導投資版圖:儘管2025年初OpenAI的超大規模投資拉高整體基期,下半年資本預計持續聚焦於生成式AI、生態系擴展、算力基礎建設及多模態AI應用。更多產業(如醫療、製造、傳產數位轉型)將因AI落地而獲得新一輪資金助力。

國防、航太與機器人產業快速升溫:受全球安全局勢、軍事科技創新與公私部門合作推動,國防及航太新創獲得鉅額資金的趨勢可望持續,而人形機器人及智慧自動化也將進一步獲得資本青睞。

生技與醫療領域投資短暫修正後將恢復成長動能:GLP-1減肥新藥、生物製劑、AI輔助醫療與創新數位醫療方案有望繼續吸引資本,尤其在老齡化和健康管理需求提升下,相關領域仍具長線契機。

跨國政策與監管環境影響投資策略:美國關稅、各國對數據流、國防產業、AI運算資源的監管,將驅動創投更聚焦於合法性、合規性的科技領域。部分國家或地區會因政策支持或地緣利多而增強「吸金」效應。

新創因應建議

強化技術壁壘與解決方案實力,推動跨界應用:持續深化AI、國防、醫療數位化、能源轉型等熱門領域的技術優勢,並緊貼產業應用落地,減少單純技術性,朝完整的產業解決方案與商業模式推進。

積極部署於國際市場,建構合規與IP策略:鑒於地緣風險升高、主要市場政策多變,建議積極規劃多地布局,特別是以美國為目標市場的硬體產品,強化在美國市場運營、合規審查以及知識產權策略。

2025年上半年全球鉅額投資映現出AI帶動的典範轉移,「規模經濟」、「產業落地」、「技術突破」依舊是投資人關注的議題,也是新創企業檢驗發展方向的準則。

參考資料
- Gené Teare, , “Startup Funding Regained Its Footing In 2024 As AI Became The Star Of The Show”, Crunchbase News, July 8, 2025
- CB Insights, “State of Venture Q2’2025' Report”, Oct 3, 2024, July 10, 2025
- Scale AI證實取得Meta的重大投資,外傳Meta以143億美元取得49%股份,iThome,2025-06-16
- TechCrunch, “Anduril raises $2.5B at $30.5B valuation led by Founders Fund”, June 5, 2025
- Thinking Machines以100億美元估值籌集近20億美元資金,Investing.com,2025-6-24
- Insurance Journal , “Trucordia Gains $1.3B Investment From Carlyle to Propel Growth”, June 4, 2025
- PitchBook,Analyst Note:H2 2023 Tech Survey.
- 方韋傑,「人形機器人崛起 2030年占比可望達2%」,自由時報,2025/07/16
- 友子,「分析:Meta的143億美元Sacle AI交易,以「人才收購」搶奪AGI未來」,科技產業資訊室(iKnow) ,2025年6月16日
- 方聿安、林秀英,「【新興領域/2025.05焦點】科技重塑戰爭格局-國防科技政策趨勢與國防科技新星解析(上)、(下)」,FINDIT 研究專區,2025/05/21

本文授權轉載自《FINDIT》,作者:林秀英、方聿安,原文標題:【股權投資亮點觀測】AI重塑資本生態,2025上半年鉅額投資趨勢全解密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FINDIT》林秀英、方聿安 《FINDIT》林秀英、方聿安

FINDIT 臺灣新創資訊平台》,由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委託台灣經濟研究院精心打造的早期資金資訊平台,內容涵蓋資料庫、焦點報導、領域研究、募資資源與活動快訊。FINDIT是新創企業與早期投資者的好夥伴,帶您發現趨勢、看見未來

Findit FacebookFindit平台Findit E-mail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