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跨境電商賣家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美國對包括台灣在內的多地進口商品提高關稅,並取消小額免稅額,導致台灣品牌成本壓力陡增。同時,亞馬遜等主流平台對物流效率、供應鏈透明度的要求日益嚴苛,跨境電商該如何突圍?
近期,來自高雄、已成功登陸美國納斯達克的電商飛輪電商(NASDAQ: HOUR) ,宣布攜手Return Helper,全面升級其美國市場的倉儲與供應鏈管理,應對市場變局。
全球關稅壁壘高築,讓正逆物流整合出現新的商業價值
成立於2019年的香港新創Return Helper,透過簡化退貨流程、提供一站式倉儲管理,不僅成為eBay及亞馬遜官方推薦的服務商,更在全球15個國家建立了物流網絡,專注於商品再價值化(ReCommerce)與提升跨境物流效率。
儘管Return Helper在市場上以其逆物流和庫存再價值化(ReCommerce)的核心業務著稱,但此次與飛輪電商的合作,卻將焦點更多地放在了供應鏈前端的正向物流服務上。
在全球關稅壁壘高築、國際物流成本持續攀升的當下,傳統上將正向物流(賣貨)與逆向物流(退貨)分開操作的模式,不僅讓跨境電商面臨直接的成本壓力,更錯失了大量可透過整合來提升的效率與數據價值。
「我們的角色正是在這中間建起一道整合的通道,讓商品不論是首次入倉還是因故退回的貨物,都能在同一套系統與流程中被高效處理。」針對正逆物流整合的迫切性與潛力,Return Helper指出,所有商品的相關數據也能因此串聯起來,形成完整的商品週期履歷,從而協助品牌方做出更精準、更有利的營運判斷。
商品處理時間縮短3倍以上
以這次合作的飛輪電商為例,飛輪電商長年深耕美國電商市場,合作逾700家供應商,管理超過10萬種商品。然而,隨著市場規模擴大,連帶提升其對供應鏈效率、成本控管的需求。為此,Return Helper憑藉其在美國本地的倉儲設施與物流網絡,為飛輪電商提供從貨物接收、FBA(賣家自行配送)標準檢查、重新打包(Repack)到快速出貨至亞馬遜FBA倉庫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我們的服務模式從設計之初就是要幫助具有規模、SKU複雜的大型電商。」作為一家以跨境逆物流服務起家的新創,Return Helper補充,「與飛輪電商這樣擁有多達10萬SKU、品類多樣的客戶合作,更能凸顯我們系統在處理複雜選品時的效率優勢,並印證我們服務大型賣家的能力。」
這樣的作業模式,不僅大幅降低了因關稅調整所帶來的存貨壓力,也有效縮短商品上架時間,提升供應鏈透明度,讓飛輪電商能更靈活地掌握銷售節奏。對此,飛輪電商創辦人賴勇全預期,轉倉是個重要環節,透過與Return Helper的合作,可從原先的17天大幅縮短至5天。
「核心始終是協助賣家提升供應鏈效率與商品價值。無論是退貨再銷售,還是此次合作中著重的正向FBA前置作業,它們都是商品在流通週期中的不同重要階段。」針對這一服務範疇的拓展,Return Helper表示,「這不僅是服務範疇的單純延伸,更是我們積極回應客戶需求、洞察產業趨勢,逐步將整合能力從逆物流擴展到整個供應鏈。」

遊走在人文與科技之間,雖然是個J人,但卻熱愛各種跳出框架、叛逆的人事物。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lauren.lai@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