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開源AI社群Hugging Face於4月14日宣布收購開源人形機器人新創Pollen Robotics,希望運用「開源」的力量讓機器人更廣泛被運用。
Hugging Face是AI時代類似於Github的存在,為什麼會想收購機器人新創呢?
一直以來AI機器人一直有巨大資金或是科技巨投的支持,例如Tesla的Optimus專案、先前和OpenAI合作又破裂的Figure AI、跟中國宇樹科技合作的Meta等等,而這次的開源合作有望讓AI人形機器人的開發和應用更為普及,也顯示了AI機器人領域競爭的白熱化。
Hugging Face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我們非常高興地宣布收購Pollen Robotics,以便將開源機器人帶給全世界⋯⋯現在,我們與Pollen合作,這是世界上唯一真正提供開源人形機器人的公司之一!」
Hugging Face:開源,才能保障安全性
Pollen Robotics由Matthieu Lapeyre和Pierre Rouanet於2016年在法國波爾多成立,至今募得約280萬美元的資金。
該公司提供的Reachy 2是一款人形機器人,售價70,000美元,目前主要用於學術研究、教育和測試AI指令操作。例如Reachy 2可以被VR設備遠端操作,而且只用Python寫好程式碼就可以操作。雖然Reachy 2目前仍屬於概念驗證階段,還達不到商業應用的水準,但它已被康乃爾大學和卡內基梅隆大學等機器人研究者使用。
Hugging Face則以擁有大量的大型開源AI模型庫而聞名,過去一年Hugging Face開始佈局機器人領域,包含2024年3月聘請了特斯拉Optimus人形機器人專案的前研究員Remi Cadene,並於5月推出了開源機器人代碼庫「LeRobot」。
「機器人技術將成為解放AI應用的戰場。」Hugging Face 共同創辦人Thomas Wolf接受《FORTUNE》採訪時表示,而這和NVIDIA執行長黃仁勳的宣示要投入「物理AI」的想法不謀而合:如果人形機器人技術得到廣泛採用,生產成本有朝一日可能會接近零。
2025年3月,NVIDIA就和Hugging Face合作,成為NVIDIA人形機器人GR00T N1開源AI模型的首選平台。
但既然是在現實世界中運作的機器人,安全性就非常重要。Hugging Face認為由開源AI模型控制的人形機器有一個好處,就是機器人在現實世界的任何物理行動都有更好的安全保障,因為活躍的社群將會為程式碼層層把關,修復安全漏洞的速度可能會更快,「我們希望機器人是開源的,這也是Pollen吸引我們的原因之一。」Thomas Wolf說,不過實際收購金額並未透露。
AI人形機器人超新星Figure AI分手OpenAI,走向另一條路
Hugging Face的收購讓AI人形機器人領域的戰局更為激烈,最近擁有大動作的則是AI人形機器人領域中備受看好的新創Figure AI,不過Figure AI的路線卻是走向另一個極端。
2022年成立的Figure AI在2024年獲得6.75億美元的募資,OpenAI就是投資人之一,一邊提供機器人、一邊提供模型,然而這個合作卻在短短一年後劃上句號。2025年2月,Figure AI宣布與OpenAI短暫分手並將自研AI技術;一個月以後,Figure AI就宣佈了自己的AI模型Helix,一個專為「操控人形機器人」而生的模型。
Figure AI自建模型又自產機器人,形成一個如蘋果的iPhone、Telsa的電動車的封閉生態系,與Hugging Face的新收購形成兩個對比。兩個策略並沒有對錯之分,且AI人形機器人還在起步階段,沒人能保證最終的王者會是誰,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缺工趨勢下,由AI人形機器人服務的未來只會更快到來。
本文初稿由AI撰寫

騎車、拍照、寫寫稿。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vincent.tseng@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