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從一筆8元訂單到併購日本企業,USPACE「共享停車」背後的數學思維與策略

從一筆8元訂單到併購日本企業,USPACE「共享停車」背後的數學思維與策略
蔡仁譯攝影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USPACE以共享停車服務App起家,第一筆共享車位訂單只有8元,到現在是超過140萬名會員跨國企業,為何USPACE能成功,甚至可能成為台灣下一隻獨角獸?

你用過USPACE嗎?如果在熱門景點、商業區找不到車位,或許你會看到這個斗大的標籤,開啟它的App找車位。

USPACE創辦人暨執行長宋捷仁曾在藥廠、廣告公司工作,很早體認到受薪階級的限制,體制內上班等於用時間換薪資,過程漫長且遲早會面臨薪資成長天花板,因此產生創業念頭。第一次創業在網路上賣果乾,第二次創業是和朋友一起開發期貨交易程式,USPACE是他的第三次創業。

創業動機也很簡單,某次在台北東區談生意需要臨停,找不到停車位,本想拜託附近大樓警衛讓他停一下空的、拉上鐵鍊的私人停車格,他只需要上樓一下就下來,他表明願意付費,心裡的盤算是:只要我付的錢比紅線停車的罰單少(約少於900元),都划得來。

警衛遲疑了一下,最後還是拒絕。結果下樓後車子被拖吊,他立刻打給合夥人,「車子被拖吊,等下會晚點到,但我想到一個創業點子。」就是「共享停車」的生意。

創業能不能成?其實一道數學題!第一天就要算市場規模

「USPACE第一筆訂單,只有8塊,第二筆34塊!」,在《經理人》podcast採訪中,宋捷仁透露,USPACE一開始先自己花新台幣6,000元租下2個台北市車位,自己在現場當停車指揮,前幾個進來停的車主,本來要掏錢付現金,結果卻被告知要電腦登入付錢才能停,有的人嫌麻煩掉頭就走,終於有車主願意嘗試,在以分計費的機制下,宋捷仁和合夥人在雨天站了2、3小時,得到的收入還不夠買一杯星巴客,外人覺得他賺得辛苦,他卻覺得看到機會!

「因為它是數學題,一格車格一個月可以賺多少,其實算得出來。例如它的rush hour(尖峰時刻),以晚上吃飯時間5~9點,一小時50、60元去算,就是240塊,一個月是多少?如果白天也有人要停,是不是可以雙倍?擴大來說,如果這個車格是100萬格是多少?如果這個商業模式又做到跨國的話,我是不是白天、中午、晚上睡覺都有人在付錢給我?」宋捷仁相信,只要有第一筆單(不論多少),就代表有人願意花錢買這項服務,所以一定有機會可以成功。

併購談判的技巧:觀察別人的創業史,懂人性和狼性

USPACE從台灣起家,從街邊停車格慢慢擴大到飯店、商辦、百貨等建商、地主願意和他們合作,2024年7月還併購了日本第三大智慧停車品牌軒先(Nokisak),一舉成為跨國企業。宋捷仁說,會往日本發展,一是日本停車費貴、數位化程度還沒那麼快,智慧停車App補上了這個需求。

併購前,宋捷仁也曾考慮過以自家品牌進軍日本。但想到當時Uber進到中國,跟滴滴打了一大波,到東南亞跟Grab打了一大波,最後雙方都輸,因為大家補貼戰打得很兇,最後用換股解決,撤出了市場,「那我為什麼不能第一天就做到這件事情,不要去打這個仗!直接把廣告、補貼的預算省下來,買一家現存的公司就好,剩下的問題是要怎麼去說服對方把公司賣給我!」

談判要懂人性,和軒先談判能成,一是日本對台灣相對友善,二是在談判過程,講中對方的心思。

「絕大部分的創業,要嘛想著被收購,要嘛上市,就這兩條路。」很多公司都想要上市,軒先雖然目前是日本第三大的智慧停車品牌,要往前打到第二名也不容易,「如果要擴張,可能得再燒一堆錢做研發技術,例如像我們的地鎖技術,但你可能投入有限,因為你要分紅、每年都要,倒不如跟我們上市!」他直接點出對方往前衝卻做不到的困境,又提供解方,讓對方知道跟USPACE合作,有技術和市場加持,有可能贏打贏市場第一名跟第二名。

接下來是狼性,讓對方知道,被併購是正確選項,「founder(創辦人)是理性的,只要算過數學都知道,你不跟我談,我就有可能來跟你競爭,如果我就開在你家對面,跟你對幹怎麼辦?如果我一開始不賺錢,跟你玩一樣的事情,那你會輸。你不要輸,我們一起贏!」

最後邀請對方來台灣,讓他看五星級的飯店、商辦大樓都有USPACE招牌,隨處拐個彎就能看到一整排的充電樁、租車服務、特斯拉,讓對方知道USPACE的規模,用一起成為全亞洲最大的願景,一舉打動對方。

創業最重要的特質:想方法,別想限制

宋捷仁說一開要做共享車位,周遭很多意見,圍繞著不成功的假設和各種限制:大樓管委會怎麼辦?安全問題怎麼辦?但他會思考:「萬一成了怎麼辦?」

如果要成,需要什麼?沒有人願意當車位提供者,就自己先租車位試做;公司剛創立的時候,團隊7、8個人通通都是業務,沒有人會寫程式,就上網搜尋有哪些人,寄信給願意在部落客上分享如何寫程式的人,最終遇到友善的工程師回應,甚至介紹了一群會寫App的同業,「我覺得這個過程是一個很不錯的一個冒險,你要先相信它會發生,再無所不用其極去找方法。」

2024年,USPACE宣布完成1,400萬美元(約新台幣4.6億元)B輪募資,由數字科技(旗下擁有591房屋網、8591寶物交易網、8891汽車交易網、小雞上工等平台)領投,台灣大哥大、國發基金等原投資人加碼,峻盛資本、海悅國際、桓邦建設、合眾建經等也加入本輪投資。USPACE現在不只是共享停車位,而是圍繞著車的生態系展開更多事業群。「我希望USPACE可以成為一個代名詞,就像你去便利商店會去說去7-ELEVEN,用搜尋會說Google一下,我希望他是每個人的出行移動的代名詞,所以上天遁地吧!」

本文授權轉載自《經理人》,作者邵蓓宣,原文標題:從一筆 8 元訂單起家,到併購日本第三大智慧停車公司!專訪 USPACE 創業歷程,核稿編輯:王宥筑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經理人》邵蓓宣 撰文 《經理人》邵蓓宣

陸劇迷、努比控、《哈利波特》十級學者。擅長職人報導、書訊介紹,累積採訪近百位國內外經理人、作家、職人工作者。曾任電台主持人、日報編輯、電視新聞編譯,現為 《經理人月刊》 文稿主編暨影音產品 《新書快讀》 說書人。

信箱 / Peih.shao@managertoday.com.tw
電話 / (02) 8773-9808 #102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