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停車管理品牌USPACE於今(17)日宣布,以部分換股、部分現金的方式,斥資上億併購日本第三大智慧停車品牌「軒先パーキング」(軒先Parking)100%股份,加強佈局日本市場。此後USPACE將管理超過2,000個停車場、9萬個智慧停車格,會員數也將成長一倍來到140萬名,朝2026年的上市之路更邁進一步。
「台灣距離日本2,109公里,今天之後,這個數字將歸零。」USPACE共同創辦人宋捷仁振奮地說。
都市容易有資源過剩問題!USPACE瞄準「已開發」的日本市場
USPACE是一家提供共享車位服務起家的新創,透過物聯網雲端停車管理系統、App會員平台與IoT智慧地鎖,與停車位主協調釋放私有停車空間,解決市區車位不足與找車位耗時的問題,近幾年也針對車主駕駛體驗,陸續提供了到府洗車、電動車充電樁、電動車租車和機場接送等服務。
宋捷仁表示,日本是東北亞裡相對開發成熟的國家,只要是已開發國家,就會面臨資源過剩的問題,擁擠的交通運具就是其一,因此以共享幾平台機制進入日本市場是非常適合的。
2019年USPACE就已經開始佈局日本市場。由於日本政府規定國民買車的同時必須自備停車位,但是車位的數量永遠趕不上車輛的成長速度,導致日本的停車需求相當大,更無法緩解市區停車空間的需求,USPACE於是將共享車位的經營理念帶入日本市場,同時還透過日本最大電信公司NTT docomo協助,與NTT docomo預約停車商場、企業大樓合作,開啟公有停車位的預約服務。
同業「惺惺相惜」,「技術」與「會員」成併購關鍵
不過日本也有共享停車位的既有業者,軒先パーキング就是其一。
軒先パーキング於2008年由西浦明子成立,最初是以媒合空間為主要服務,2012年起專注在停車位的共享,且與地方政府合作,為觀光景點或大型娛樂活動周遭的停車位進行媒合;值得注意的是,軒先パーキング也非常注重郊區、非地鐵都會區等地的服務,而這些地區是軒先パーキング在疫情後的主要營收來源。
「剛開始時,日本還沒什麼人知道什麼叫做共享,但現在不一樣了,我們的業務已經穩定成長,現在可以說是1-100的階段,所以我們也在找能幫助我們繼續長大的合作夥伴。」軒先パーキング創辦人暨執行長西浦明子表示,透過股東與投資人認識了USPACE時,得知他們也有想進入日本市場的想法,雙方的目的非常契合。
西浦明子解釋,對軒先パーキング來說,當前成長的最大挑戰是技術能力的突破,由於團隊組成與股東背景幾乎都是房地產專業,物聯網、AI車牌辨識、會員平台經濟等並不是熟悉的領域,而這正是USPACE的強項;宋捷仁也提到,USPACE對於日本的停車場經營業務還沒有太多經驗,因此希望借助軒先パーキング的經驗加強日本服務。
不過為何以併購的方式進行?
西浦明子說,其實自己也與股東討論了許多次出場的方式,「我覺得這是個時機問題。」在這個時間點遇上了在台灣已經做出成績的USPACE,可以說是機緣,才促成了這次併購。隨著USPACE的國際市場擴張,軒先パーキング也很期待跟著USPACE一起進軍更多國際市場。
「分眾」作為初期合作策略,未來將推出更多整合服務
對軒先パーキング來說,USPACE馬上能帶來的改變是較彈性與破碎的預約制度。
西浦明子表示,軒先パーキング上主要的預約行為是「多天後的預約」為主,因此以天為最小的預訂單位,但是USPACE處理更多即時預約、臨停等停車場景,因此預約單位以小時計算,這將提升軒先パーキング的「當日預約」服務品質以及營收。
宋捷仁補充,USPACE目前和軒先パーキング的合作會先採取如上述的分眾作法,而且日本的預約停車比較沒有應用地鎖,轉換使用習慣將是個漸進的過程,因此USPACE將以高級住宅這種較能接受新科技、創造新利潤的停車場域為首要合作對象。至於商辦大樓停車場這種仰賴車牌辨識的場域,USPACE也正在開發辨識日文的AI當中。
USPACE最大股東台灣大哥大的個人用戶事業商務長林東閔(首圖右一),以及USPACE日本董事竹川応忠(首圖左二)都表示,雙方在各自市場都有相當亮眼的成績,這次合作可說是一場「完美的婚姻」,希望能為車主創造更好的服務與體驗。
至於USPACE是否也會在日本開張電動車出租、充電樁、機場接送等服務,宋捷仁表示現在還在認識市場階段,未來一定會推出符合日本當地駕駛習慣的創新體驗。

騎車、拍照、寫寫稿。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vincent.tseng@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