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將售後服務、支付與收據一次整合,Pi-xcels完成Headline Asia領投8,800萬元募資

將售後服務、支付與收據一次整合,Pi-xcels完成Headline Asia領投8,800萬元募資
Pi-xcels(新加坡One&Co.)提供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運用載具儲存電子發票,已經是台灣人逐漸習慣的消費模式,方便記錄、也能成為個人的消費明細和支出理財的依據。不過在海外來說,更普遍的方式還是直接拿取紙本收據,甚至什麼都沒有。

新加坡新創Pi-xcels認為將收據「數位化」是一個極具商機的事情:支付完成後,消費者可以直接可以在手機上收到數據。「我們在做的當然不只是這麼簡單,其實我們把這個過程視為線上整合線下的『接觸點』,也就是OMO的重要整合。」Pi-xcels創辦人暨執行長(首圖右一)林經綸表示。

Pi-xcels的想法獲得了一些投資人的看好,在11月宣布完成Headline Asia領投的270萬美元(約新台幣8,800萬元)募資,目前合作的支付廠商包含台灣的聯天科技。

究竟Pi-xcels的產品和一般數位收據差在哪?

只靠「一次接觸」,就完成消費紀錄數位化、再行銷與售後服務

收據是消費紀錄的證明,也是每個人的消費數據。從直覺來說,它是個人化行銷的重要資料,但是Pi-xcels並不將自己定位成一個MarTech(行銷科技)公司。

「該怎麼進行行銷,那是品牌要煩惱的事情,我們在解決的是線下消費的痛點。」林經綸舉例,線上購物的好處是消費者只要用手機就能消費和退貨,但是線下購物則不然,無論消費還是退貨,幾乎都要帶著產品和收據回到實體門市,「如果數位收據本身可以作為一個載具,讓線下消費的售後服務跟體驗可以在線上完成呢?」

也就是說,Pi-xcels提供的場景是:消費者拿了商品到櫃檯結帳,只要輕掃NFC行動裝置,數位收據就會出現在手機上,而數位收據呈現的不只是消費紀錄,還包含連接WhatsApp、LINE等官方客服聊天室的按鈕、品牌主推的當季優惠活動,甚至是連接到官方App的介面。

Pi-xcels
消費者拿了商品到櫃檯結帳,只要輕掃NFC行動裝置,數位收據就會出現在手機上,而數位收據呈現的不只是消費紀錄,還包含官方客服聊天室、當季優惠活動,以及官方App等。 Pi-xcels官網

「我們不自己做App、不建立支付和金流系統、也不會收集個人資料,只是一個純粹的工具,讓支付業者、品牌和消費者可以在一個機器上完成整合。」林經綸說,Pi-xcels的商業模式就是將這項技術賣給支付硬體的廠商,再接觸到線下門市,目前已經和聯天科技、Pax、Newland等支付業者整合。

父親堆滿滯銷產品的辦公室,成為Pi-xcels旅程的起點

在波士頓學院攻讀金融、經濟與電腦科學的Daniel Lim打造出Pi-xcels這樣的產品似乎在情理之中,不過故事的起點其實並不輕鬆。

「我的成績排得上美國前5%,」林經綸笑著說,「不過那時候碰上了網路泡沫、SARS疫情,再加上我是外國人,我投出去的50份履歷都石沉大海了。」這些經歷讓林經綸感到沮喪,最終回到新加坡開啟職業生涯。

在這段期間,林經綸注意到同是生意人的父親遇到的問題:作為花王的高階主管,他們每年花費數10億美元研發產品,賣給中盤商後再到消費者手上,然而正是因為與市場的隔閡,林經綸發現老爸的辦公室經常堆滿了滯銷產品,甚至不得不帶回家擺著。

「如果缺乏消費者的資訊,就會浪費過多的研發資源。」這成為林經綸2019年開啟Pi-xcels旅程的起點,也是迎來Covid-19的前一年。疫情的2年期間,線下業務幾乎停擺,Pi-xcels的創意成為難以驗證的空想,團隊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研發技術、申請專利,還有來到疫情相對不嚴重的台灣尋找硬體合作夥伴,咬牙撐到疫情結束才迎來第一筆投資跟客戶。

Pi-xcels創辦人暨執行長林經綸
Pi-xcels創辦人暨執行長林經綸表示,數據是品牌經營的重要基礎。 Pi-xcels(新加坡One&Co.)提供

「原本以為我在美國已經聽到夠多『不』了,沒想到創業後更常聽到,現在都習以為常了。」林經綸笑著說。

硬體與ICT產業成為優勢,Pi-xcels將來台灣設立研發中心

今年11月,Pi-xcels正式宣布完成Headline Asia領投的270萬美元募資,接下來除了尋找更多合作廠商外,也將在台灣設立研發中心。

「台灣是半導體重鎮,ICT產業也很發達,而且島內距離不遠,許多零件叫料、合作洽談都能在一天內完成,是我們看好的優勢。」林經綸解釋繼續加碼投資在台灣的原因。

至於有沒有機會開發台灣市場?林經綸表示,台灣獨有的統一發票制度,是團隊需要深入市場研究的部分,但未來相信總有可能打開台灣市場。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曾令懷 創業小聚資深內容採編 曾令懷

騎車、拍照、寫寫稿。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vincent.tseng@bnext.com.tw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