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台灣人睡不好、年吞10億顆安眠藥,先豐科技要怎麼搶攻「睡眠經濟」?

台灣人睡不好、年吞10億顆安眠藥,先豐科技要怎麼搶攻「睡眠經濟」?
侯俊偉攝影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就算晚上10點就上床睡覺、睡滿8小時直到隔天清晨,其實也不等於「睡了一場好覺」。因為失眠、打呼、呼吸中止等情況,都可能讓睡眠品質打折扣。

打呼和睡眠呼吸中止症,都和失眠一樣隸屬於睡眠障礙(Sleep Disorder)的範疇,然而多數人根本無法察覺自己是否出現這些症狀。而許多失眠的人,會簡單粗暴地吞下安眠藥。根據衛生福利部健保署的統計,2022年有453.5萬人申報使用安眠鎮定劑藥物,總共吞下了超過11億顆安眠藥,是台灣10年來的最高紀錄,也是先豐科技創辦人陳子康(首圖)的擔憂。

「2022年的數據代表,台灣有20%的人口使用安眠藥。」陳子康說,吃藥可以快速入睡,卻不是長期選擇的最佳解,更無法從根本調整睡眠品質。先豐科技因此推出ZionCare App,並和已經通過FDA、TFDA認證的醫療級穿戴裝置廠商合作,希望幫助用戶好好睡覺。

睡眠呼吸中止症就診率不到1%,先豐科技如何解決非藥物治療兩大問題

所謂的失眠認知行為治療(CBT-I),指的是從行為和生活模式調整、剔除不利於睡眠的習慣(如滑手機)和想法(過度擔憂),幫助睡眠障礙者提高睡眠品質。這個療法從1960年代就開始使用,也被證實有效,然而最大的挑戰在於需要至少一個月的長時間治療,而且要到醫療機構監測睡眠數據。

臺灣睡眠醫學會研究指出,台灣約有230萬成年人有打鼾合併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狀況,然而睡眠呼吸中止症就醫治療的人數少於5,000人,這凸顯了台灣人對於睡眠問題意識不足的現況,「而且如果你是在醫院做檢測,身上會貼滿貼片跟檢測線,根本不是平時的睡眠狀態,所以每個人去幾乎都會被說有睡眠障礙。」陳子康笑著說,怎麼讓大家把平時睡覺的狀態完整呈現給醫師,就是先豐科技的任務。

先豐科技把這個療程數位化的方式很簡單:藉由醫療級穿戴裝置將睡眠數據上傳到ZionCare App,並會同步更新到診所、醫院、醫生等醫療機構的雲端軟體中,就診時就能依據過去的睡眠紀錄作為診療基礎。

先豐科技ZionCare App
先豐科技藉由醫療級穿戴裝置將睡眠數據上傳到ZionCare App,並會同步更新到診所、醫院、醫生等醫療機構的雲端軟體中,就診時就能依據過去的睡眠紀錄作為診療基礎。 先豐科技提供

靠醫療級數據和精準演算法,先豐科技和80個健檢中心開啟合作

陳子康強調,搶攻睡眠經濟的新創很多,運用醫療級穿戴裝置作為數據基礎的卻是少數,這也是先豐科技的優勢之一。

常見的Apple Watch、小米手環等消費性穿戴裝置,最大的問題就是數據量不足或者不夠精確,而先豐科技合作的醫療級穿戴裝置,包含測量血氧的手錶和脈搏的手指環,收集數據的頻率高達每秒一筆,讓大家在家睡覺也能提供醫院等級的數據給醫師判斷。

先豐科技ZionCare App
先豐科技合作的醫療級穿戴裝置,包含測量血氧的手錶和脈搏的手指環,收集數據的頻率高達每秒一筆。 侯俊偉攝影

「用這些指標的數據去判斷是否有睡眠障礙確實是有醫學理論的,但不是套公式就好。」陳子康解釋,怎麼用軟體的演算法排除硬體收集到的「雜訊」,就是團隊自己的強項了,例如這一秒偵測到患者曾經翻身,對呼吸數據的影響是否直接?影響大到要排除這筆資訊,還是小到可以不計?這是最困難的地方。

作為睡眠經濟的後進者,先豐科技先採取「B2H」和「B2B」的商業模式,由醫療機構支付軟體訂閱費用,或者是企業員工睡眠檢測的專案制度,在香港、台灣和泰國等地已經有80個以上的醫院健檢中心合作,鴻準精密則是既有的企業客戶。未來先豐科技希望ZionCare App能直接結合Apple健康的數據,從更多生活行為理解睡眠模式,開啟B2C的訂閱制商業模式。

從工業物聯網接案跨入醫療產品創業,卻成為先豐科技的優勢

「雖然我是做睡眠經濟的,但是說來很慚愧,自己每天也只睡5小時而已,而且也不是醫療背景出身的。」陳子康雖然是工程師出身,會切入到醫療領域的應用完全是意外。

創業前,陳子康從工程部門轉到商務開發,體會到技術應用到真實世界的成就感,也成為創業契機。2018年成立先豐科技,以接案的方式為一些半導體廠商開發物聯網應用,「錢是賺得到,卻感受不到之前那種解決方案能幫助到人的感覺。」

這時候意外來了、機會也來了:Covid-19的降臨開啟了醫療產業的興盛,先豐科技那時候正好在幫一個醫療級穿戴裝置的廠商寫App,「這家廠商就是要做血氧偵測的,那時候很多快樂缺氧的問題嘛,但後來我們發現,睡眠障礙的問題更嚴重。」陳子康說,就是這個轉機之下,先豐科技2022年轉為切入睡眠醫療的領域,而當時合作的廠商也成為最堅實的後盾。

先豐科技創辦人陳子康
先豐科技創辦人陳子康認為疫情開啟了新的機會。 侯俊偉攝影

那睡眠有可能跟當前火熱的AI結合嗎?陳子康認為答案是肯定的,「像是睡眠日誌的自動化紀錄,這可能可以省下很多人的麻煩,也能讓我們的服務更精準。」

創業快問快答

Q:最常被客戶或投資人問起的事情?您會如何回應?
A:ZionCare app 與其他熱門睡眠 app如 Calm、Headspace、Sleep Cycle 和 Sleepio 有何不同? 我們最大的差異在於我們結合醫療級穿戴裝置、問卷調查以及睡眠日誌,來精準識別使用者的睡眠問題。這讓我們能夠在清楚了解使用者的狀況後,致力於提供個人化的解決方案,而不是提供一刀切的通用方案。

Q:要達到下一步目標,團隊目前缺乏的資源是?
A:像其他新創公司一樣,我們在資金和人才招募方面面臨挑戰,但目前最缺乏的資源是獲取更多有用的數據來進行A.I.模型開發。由於台灣的健保數據受到法規限制,無法用於商業用途,我們只能與每家醫院透過產學合作單獨合作,逐步建立自己的數據庫。這種數據收集的過程非常緩慢,但對新創公司來說,這是必經之路。

Q:創業,教會了你哪些事?簡單分享創業至今以來的心得感想?
A:創業教會我最重要的一課,就是如何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之間找到平衡。我所開發的 ZionCare app 是幫助人們改善睡眠質量和時長的工具,但諷刺的是,我自己卻經常難以獲得足夠的休息。長期處於「生存模式」讓我忽視了自己身體的需求和生活的其他部分。然而,我深刻體會到,體力和情緒的穩定都是有限資源,而創業是一場持久戰。我正在學習如何更好地平衡工作與生活,每晚睡個好覺。

團隊資訊

公司名稱:薩摩亞商先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成立時間:2018
產品名稱:ZionCare app
官方網站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曾令懷 創業小聚資深內容採編 曾令懷

騎車、拍照、寫寫稿。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vincent.tseng@bnext.com.tw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