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需要父母投注全心全意的照顧,然而父母可能身兼繁複的工作壓力,一面要完成工作、一面也期許可以給予孩子全面的陪伴,兩者的壓力可能導致身心靈難以失衡。因此在工作與育兒中,如何找尋Me Time(個人時間)平衡生活,是現代父母的課題。
有同樣困擾的新手爸媽吳沛剛和劉宜慈,不只希望跨越挑戰,更決定創立納尼貝爾——專注媒合育兒家長和陪讀人員的平台。希望透過提供媒合服務,協助家長能夠順利度過育兒的時光。
照顧孩子壓力好大!如何讓自己有喘一口氣的時間?
「新手爸媽要照顧小孩、也要照顧自己,又要和長輩溝通,先生跟我都感到很疲憊。」納尼貝爾共同創辦人劉宜慈分享遭遇的困境。
雖然可以輪流照顧孩子,但因為是新手爸媽,像是陪玩、哄睡、餵食等事情,仍需要彼此相互支援。劉宜慈表示,基本上兩個人沒有真正的休息時間,覺得育兒這件事真的比想像中辛苦。
面對兩人的疲乏,納尼貝爾創辦人吳沛剛也想過找尋社群平台協助,希望徵求陪伴人員短暫協助,讓自己有2至3小時的喘息,能夠找回消失的Me Time。
「但我們還是不能放心,因為無法確定陪伴人員個資的真實性,以及評價如何。」吳沛剛強調,基於這樣的擔憂,納尼貝爾提供完整的「實名身份認證」機制,陪讀人員及育兒家長都需要上傳證件才能開始媒合,可以解決陪讀人員資訊不透明,保障雙方權益。
陪讀者進入家庭,實名認證、正規契約有保障!
劉宜慈說明,平台主要提供的服務是,讓陪讀人員進到家裡,陪伴2歲幼兒到12歲兒童,讓育兒家長有喘息時間。概念就像外送服務,平台把陪讀人員送到家裡陪伴小孩,時間到再離開,讓育兒家長擁有一段屬於自己的時間。
「我們也禁止陪讀人員『3C育兒』,用真人的互動才更能讓小孩感受愛和陪伴。」他分享,陪讀人員針對幼童的年齡層,提供陪玩、陪讀甚至是家教等服務,主要內容還是與育兒家長共同討論、簽訂合約為主。
過去在找尋陪讀人員時,會遇到的問題像是陪讀人員資訊不明、雙方合約不夠正式及清楚,以及個資可能外洩的疑慮。劉宜慈強調,納尼貝爾擁有兩大特點,可以解決上述的問題。
其一是加強身份驗證,利用實名制認證,陪讀人員可以提供良民證或是相關證件,平台會人工進行身份核對,如果身份有異,平台則會再要求第二證件上傳,並且會針對陪讀人員提供的學經歷,再次審查以確保資訊的公開和正確。
其二是建立電子正式契約,透過陪讀人員和育兒家長在平台上來回溝通,平台會擬定客製化電子契約,包含雙方身分證、服務項目、時間及價錢等,假使雙方在服務中出現疑慮時,可以確認合約細項,保護彼此。
針對資料隱私的部分,納尼貝爾也提出因應的保障,「每一次上傳身份驗證,我們驗證完,會立刻從資料庫刪除,不會在後台留下任何照片。」吳沛剛解釋,身份驗證也只需要提供家長的證件確認即可,孩童的身份資料不會有外洩的疑慮。
劉宜慈說明,因為納尼貝爾剛上線一年,屬於較前期的階段,主要是免費提供陪讀人員和育兒家長媒合的服務,而合約收費也以現金為主。他也規劃,未來會增加線上支付系統的導入,讓使用者直接在平台支付費用,以及著手計畫平台訂閱制度,以增加營收。累積至今,目前媒合平台使用者共超過3,600位,每個月的使用者成長約在40%~48%左右。
少子化衝擊,多元服務減緩生孩壓力
「除了物價、房價高導致少子化,我覺得以往因為育兒會失去Me Time,所以導致更多人不敢生。」面對少子化情況,吳沛剛則提相對應的看法。
他認為,假使納尼貝爾未來提供更多細緻的規劃,例如,陪讀人員能提供繪畫教學、簡單烹飪等服務,也許更有效協助育兒家長找回更多時間,他期望,多元、多層面的服務能讓家長對育兒不會再感到龐大的負擔,而是更有自信。
納尼貝爾未來則持續擴大平台服務,延伸至保母、月嫂甚至是育兒指導等服務,藉由平台多元的服務,持續打入育兒市場。

喜歡陽光、腳踏車還有奶油美式。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