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技術背景,要怎麼做「數據分析」?
當工廠產線效率低落、電商銷售不如預期,企業可以透過數據分析發現問題並提升效率,像是工廠能夠根據數據發現產線瓶頸;電商也可以藉由數據了解目標客群提升銷售量。
但數據分析不只需要耗費時間整合分散在各處的資料,沒有專業背景的技術小白也無法理解數據背後的意義,只能交由專業的數據團隊,過程十分耗時費力。
新創TranX不只幫助企業將四散的數據整合,還在系統內結合生成式AI,只要直接詢問AI想要得知的資訊,系統就能直接生成數據報表。
TranX如何用生成式AI打破數據分析的門檻,讓數據分析變得直覺又簡單?
數據分析助企業發現問題,耗時費力過程卻成阻礙
TranX創辦人吳嘉富(首圖)是工程師背景出身,曾在Firefox擔任研發主管,也在一些新創公司擔任CTO,對於數據處理和分析有豐富的經驗。
雖然企業都知道,只要能好好運用數據就能帶來很多效益,但耗時費力的過程卻造成了企業運用數據的阻礙。
因此,吳嘉富擁有過去在SaaS平台與AIoT相關數據處理與分析經驗,他決定將所觀察到數據的價值與技術經驗相結合,帶領團隊為企業打造AI數據分析工具,讓企業打造數據分析工具,讓企業不必依賴專業人員就能運用並理解數據,於是創立了TranX。
結合生成式AI幫助技術小白,技術背景成理解數據格式關鍵
TranX的系統結合數據匯整、互動式儀表板、即時監控與AI數據分析四大核心功能,讓企業能夠在系統中完成從數據串聯到深入分析的過程。
TranX能夠串連原本散落於各個系統內的數據,進行資料整合。使用者可以在系統內設定想要觀測的數據資料,例如工廠內部的產能、生產流程分析等。TranX的系統能將這些數據轉換成圖表,讓使用者在後台的儀表板上進行全天候的觀測與分析。
與其他物聯網系統不同的是,TranX整合了生成式AI,讓沒有技術背景的使用者透過對話便能獲取所需數據,省去了傳統數據分析耗時且費力的過程。舉例來說,如果工廠管理者想知道廠內最耗電的區域,不需要在大量數據中搜索比對,只要用問答的方式,即可輕鬆得知結果。
不同產業有不同的數據格式,TranX的系統卻能適應各個產業的需求。TranX的創業團隊成員曾在Firefox、聯發科等公司擔任工程師和數據科學家,而這樣強大的技術背景,使TranX的系統能讀懂各產業不同的數據格式,也成為了TranX的一大競爭優勢。
從工程師到創業家,產品必須符合市場需求
正因洞悉市場需求,了解到不同產業對數據分析工具的期待,從工程師轉型為創業家的吳嘉富,也帶領團隊打造出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因此,根據不同的使用需求,TranX的系統也分為個人和企業版。目前,TranX在海內外共有上百個個人用戶與七家企業用戶,並正準備對外募資,目標在種子輪中募得100萬美元(約新台幣3,200萬元)資金。
從純技術背景的外商研發主管到新創公司技術長,最後成為創業家。吳嘉富這一路走來也經歷了許多思維的轉變。吳嘉富坦言,之前從來沒有想過創業是這麼難的事,不能像過去一樣只考慮到技術,而是技術、資金、市場三方面皆需要衡量。
吳嘉富強調,比起技術本身,讓產品符合市場需求更為重要,「客戶不在乎你的解決方案是什麼,只在乎他們想解決的問題,了解目標客戶的需求才是拓展市場的關鍵。」吳嘉富說。
創業快問快答
Q:最常被客戶或投資人問起的事情?您會如何回應?
A:和目前其它AI公司有何不同? TranX是數據分析為核心,提供一站式AI數據分析平台,提供數據整合,數據可視化、數據分析與監控,利用AI將數據轉換為商業洞察與智慧,為企業帶來創新與成長。沒有數據分析知識的小白都可以使用。
Q:要達到下一步目標,團隊目前缺乏的資源是?
A:資金與人才
Q:創業至今,做得最好的三件事為何?
A:
1. Day one就以全球市場為目標
2. 持續調整產品來滿足市場需求
3. 用最少的資源達到最大的效應
團隊資訊
公司名稱:奇思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2021/09
產品名稱:X-平台
官方網站

有點矛盾的ISFJ,喜歡用巧克力牛奶開啟新的一天。沒事喜歡聽聽歌,颳風下雨都還是要打排球。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