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一趟旅行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先透過搜尋引擎或社群媒體找景點、開啟地圖規劃路線,還要預訂住宿、買機票,還沒玩到就花費掉大量的時間。
如果能夠利用AI省去所有的步驟,一鍵打造出客製化行程,你會想嘗試嗎?
旅遊計畫平台Pilot內建了生成式AI,使用者只需要透過對話的方式,就可以完成客製化旅遊行程,還可以在網站上直接預訂住宿,打造出如同「個人版旅行社」的一站式服務,讓行程安排變得輕鬆。
旅行產生創業契機,用科技結合旅行與社交
2019年,Pilot的創辦人Connor Wilson前往歐洲背包旅行。
當他坐在沙灘車上,從希臘山頂俯瞰愛琴海的當下,Connor Wilson深受感動,有股與朋友分享自己此刻的衝動,不過Connor Wilson這才發現,並沒有一個可以與朋友分享自己行程的方式。
「規劃旅行的方式孤立又僵化,而且沒有任何社交元素,這太讓我驚訝了,」Connor Wilson說,「社交明明是旅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Connor Wilson決定以旅行作為新的創業題材,從旅行者的角度出發,利用科技幫助旅行者生成符合個人需求的計畫,並且可以與好友分享、協作路線的平台。
用AI就能制定行程,打造一站完成的「個人版旅行社」
Pilot想要打造的是「具有社交功能的工具型平台」,比起像是Facebook、Instagram等社群媒體,Pilot的定位與Google Docs以及Notion較為相似,主打共編與分享的功能。
儘管Connor Wilson不斷強調社交才是Pilot最重要的元素,但是很難不被他們的AI工具Quick Start吸引。
Quickstart是一個內建的生成式AI,只要說明個人需求、想去的景點,例如只能吃清真餐廳、喜愛自然類或是藝術類的景點等,Quickstart就能夠制定出適合使用者的個人化行程,也可以透過對話的方式讓Quickstart調整行程。
行稱安排完之後,,Pilot串接Kayak、Booking、hostelworld等各大訂房網站,使用者能直接在平台上探索住宿的地點,並且直接完成預訂。旅行者不需要從各個網站蒐集散落各處的資料,一站式設計減少了在不同網頁和平台切換的時間。
無行銷突破2萬用戶,Pilot是否能持續得到使用者青睞?
「從來沒有其他的應用程式讓我那麼輕鬆地規劃旅遊,Pilot就好像是旅行計畫中的Notion。」一位使用者在回饋中寫道。
自2022年開放使用至今,Pilot在沒有進行任何行銷廣告的情況下,突破2萬名用戶。目前,Pilot提供用戶免費使用平台,並在用戶通過平台預訂住宿等服務時,向合作廠商收取傭金。
不過,Pilot推薦的景點是否會受廠商支付的廣告費用高低所影響:支付廣告費用較高的廠商將更容易被AI推薦在使用者的行程中,產生「球員兼裁判」的狀況?在這樣的商業模式,AI推薦的景點是否真的能符合消費者需求,將成為疑慮。
此外,AI規劃行程不得不讓人聯想到ChatGPT,記者實際比較Pilot的Quickstart與ChatGPT生成的旅遊計畫,當只輸入同樣的關鍵字「三天的台北之旅」的情況下,ChatGPT的行程規劃雖然會有重複的地點,但路線規劃較完善也較有主題性,Pilot是否能優化AI模型,規劃出較符合使用者需求的旅行計畫,值得持續關注。
參考資料:Pilot、TechCrunch、Medium、Investitin、FoundersBeta、Connor Wilson

有點矛盾的ISFJ,喜歡用巧克力牛奶開啟新的一天。沒事喜歡聽聽歌,颳風下雨都還是要打排球。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