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真正的「策略思考」怎麼做?2大工具、9本實用書單,幫你優化決策過程

真正的「策略思考」怎麼做?2大工具、9本實用書單,幫你優化決策過程
unsplash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大多數人的策略思考,著眼於「計算」上。

透過數據的搜集與分析,找出看似理性的答案,並試圖對未來做出某種程度的預測。然而,多數的預測結果其實只是過往經驗的重現:我們知道「這樣」做,大概率會出現「那樣」的結果

但是對於精確發現可能的重大變遷?很抱歉,多數人都做不到。

但就如同黑天鵝一般,後見之明這件事,我們倒是做得不差。如何在策略思考上找到先見之明?這件事是有侷限的,不論是用假設或推斷等方法來思索未來的導向,都是不可靠的。

既然不可靠,為什麼還要進行策略思考?

我認為策略思考的目的,是為了「過濾」選項、提出「選擇」並做出「承諾」才算是完成。重點不在選擇,而在於承諾;也唯有經由承諾所產生的策略,才會是他人難以複製的策略

比起理性的計算,策略更需要一種承諾的力量。

承諾比你我想像的要難。做出承諾,代表破釜沉舟的決心與處境,也代表承受可能帶來徹底失敗的風險。然而為了規避風險或是抓住短期機會,有些人會選擇平庸的混用策略,結果反倒是成為溫水裡的青蛙而不自覺

做出承諾是必要的,但策略的成功與否卻不在於承諾,而在於實踐策略的過程中的兩個行動:

  1. 對外在環境的「不可預測」與「不確定性」如何做好風險管理?
  2. 如何對推進的階段性結果做好覆盤,藉此來修正策略?

有一個簡單的工具可以幫你:PDCA。

如果你面對的決策環境,不確定高、應變速度要更快,那麼我會建議你採用另一項工具:OODA。

這兩個工具是相輔相成、互補的關係,而不是相互取代;可別誤解了,以為學了其中一個就可以丟掉另一個。

穩定型高、再現性強的情況下,使用PDCA來優化你的決策過程。而不確定性高、應變性大的強況下,則運用OODA來提高直覺決斷的勝算。

回想一下,你的策略思考著重在計算?承諾?還是風險管理或行動上呢?

影響力評估
策略成功除了計算,也需做到承諾與行動,同時善用PDCA與ODDA兩大工具,可以在決策上獲得幫助。 Freepik

運用PDCA做好策略思考的參考書單

關於PDCA與OODA運用在策略思考、風險管理與覆盤上的技術,我有一些書單供你參考:

1.高勝算的本事:用數據思維打造破局思考力

書中有一個章節,探討如何運用數據思維來思考做對決策、做好覆盤的問題,以及結合數據思維與PDCA工具,展開深度覆盤的具體做法。

一個具備數據思維的決策管理者,不會倚靠腦中的經驗與直覺,而是將歷程與經驗轉化為具體的紀錄,以便相關人員基於相同的認知下展開覆盤或經驗總結。結合數據思維的深度覆盤,能將專業經驗遷移到更多領域的應用上。

2.數值化之鬼:數字不是全部,但忽視數字的人絕對無法成長!

這本書著重在數據素養的最後一哩:如何更友善地使用數據來溝通?

以往我們會認為能從數據分析中找出洞察或發現就已經足夠;但事實上,還需要用好理解、合邏輯的方式說給對方懂,這本書中的內容給出了許多實用的建議與提醒。相較於談論數據分析的書,近年來更多了些從數據使用者的角度出發的這類書籍,他們不一定擅長分析或洞察,但是在工作上仍需要頻繁使用到數據來完成說服或取得共識的任務,這時候數據素養對他們來說,遠比數據分析來得重要許多。

在這本書的第一章提到:數值化就是一種「PDCA」循環。

3.零意志力也OK!懶人PDCA工作術:擺脫瞎忙、無紀律、沒毅力,軟爛魯蛇也能精準實踐的行動心法

懶人PDCA是不違反人性的高效工作術,想落實PDCA循環,就要懂得運用「機制」的力量取代意志力!

  • 計劃:一次只走一小步,只做絕不失敗的小嘗試
  • 執行:沒有排入行程的事一律不做,能交給別人的事絕不自己動手
  • 檢核:提升「可重複性」,用「說出口」來確認進度
  • 改善:從一項行動獲得多項好處,預先設定「撤退線」

4.軟銀孫正義的核心工作術PDCA

這本書談的是日本軟體銀行是如何使用PDCA在提升工作成效上,作者三木雄信曾是孫正義的幕僚,他的工作術類書籍都蠻值得閱讀的。

作者運用軟銀時代學會的高速PDCA工作術,即使同時經手多項計畫,包括自己與公司員工都幾乎能達到「零加班」狀態,秉持高度的生產力與壓倒性的速度完成工作,成功兼顧充實的工作與生活。

延伸閱讀:日理萬機的 CEO 怎麼工作?軟銀孫正義靠 8 步驟 PDCA,建立高速工作節奏

5.鬼速PDCA工作術

書中提供40張圖表讓你運用PDCA做好時間管理、減少錯誤、創造獲利。

6.讓自己快速進化的PDCA筆記術

利用筆記落實PDCA,就能順利解決各種工作與人生的難題。

7.TOYOTA的PDCA+F:豐田模式獨步全球的致勝法則

豐田模式的PDCA,加上追蹤(Follow)

8️.高維度漫想

多數人所採用的思考模式分為三種:

  • 效率思考:利用PDCA提高效率;
  • 策略思考:透過制定策略追求獲利;
  • 設計思考:強調以創造性解決問題。

本書提出第四種思考模式:漫想思考,也就是連結理性與直覺的一種思考模式,包括漫想、知覺、重組與表現四個步驟。

9️.OODA:面對突發狀況40秒迅速做出決策

PDCA沒法應對無法預測與突發事件,就使用OODA來做到臨機應變的觀察。

《創業小聚》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mee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創業小聚》的立場。

本文為授權轉載,作者:劉奕酉,原文標題:【書選閱讀#069】讓策略思考產生成效的關鍵與工具書單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劉奕酉 Kevin 劉奕酉 Kevin

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企業培訓顧問/職場生產力作家。擅長數據思考、商務簡報與問題解決,擁有高科技產業十多年策略行銷與高階幕僚經歷,為台灣少數具深厚實務背景的商務顧問與講師。一年寫作百篇以上職場文章,以知識萃取、高效產出與全息圖而廣受好評。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