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生態系中,媒體也扮演重要的角色。不只是提供第一手的資訊,也協助新創曝光,接觸到潛在的投資人、面試者與消費者。
在日本,提供商業資訊與社群評論服務的媒體NewsPicks是擔起這個重任的媒體之一。今(2023)年7月NewsPicks宣布,進一步整合媒體服務到母集團UZABASE旗下,結合既有的INITIAL服務,扮演新創與大企業之間的橋樑。
不過UZABASE其實是從經濟分析起家的,為何開始服務起新創,甚至包含台灣的海外新創?國發會成立的國家新創品牌Startup Island Taiwan於13日帶領51家台灣新創前往UZABASE一探究竟。
缺工、政策驅使、數位轉型勢在必行,日本現在急需新創的能量
媒體《The Japan Times》2022年11月的報導中顯示,日本每134個職位只有100人應徵,顯示了缺工與人口老化嚴重的問題,加上疫情衝擊後企業面對數位轉型的壓力,政府祭出「新創元年」的產業發展政策,放寬人才、賦稅與資金條件,希望藉由新創的能量與活力,帶來產業轉型。
根據INITIAL的《2023上半年日本新創募資》調查顯示,2022年截止,日本新創的募資總額來到創歷史新高的9,459億日圓(約台幣2,048億);2023上半年投出去的3,354億日圓中,CVC(企業創投)等投資機構的投資金額成長超過10%,都顯現了日本新創的蓬勃發展,以及企業與新創之間合作的積極度。
「我們從服務大企業的單主軸,變成同時服務企業與新創的雙主軸。」UZABASE旗下服務INITIAL的執行長千葉明信表示,隨著政策與大環境的改變UZABASE因此積極開拓給新創的服務,甚至包含想要進入日本市場的台灣新創。
日本版的Crunchbase,怎麼幫助新創敲開大企業的門?
可以把INITIAL想像成日本版的Pitchbook或者Crunchbase,一個針對日本市場收集商業數據與產出分析報告的數據平台。
握有這些黃金,可以怎麼運用?
INITIAL客戶長大澤遼平表示,INITIAL透過政府公開資訊、網路資料以及每年兩次的實體訪查彙整最新的新創資訊,並將這些資訊以「搜尋訂閱制」的形式提供給企業找到自己想合作的新創,目前已經有包含三菱重工、三菱汽車、三井不動產、Plug and Play Japan、SUZUKI在內的超過500間企業使用。2023年開始,INITIAL將這項服務反過來提供給新創,從大企業的資料中得知哪些企業可能會對自己感興趣。
具體來說,新創可以得知目標企業投資過哪些新創、有哪些未公開的合作資訊等等,藉此分析大企業需要哪些類型的服務、對哪個領域感興趣。另一方面,台灣新創等國際團隊也可以透過這項服務尋找日本市場的競爭對手,包含估值、募資總額、員工人數等等,已找到自己的優勢與切入點。
「對新創來說,最大的價值就是省去了自己尋找與整理的時間。」大澤遼平說。
由於是訂閱制服務,台灣新創也可以馬上使用,目前則分成每月12萬日圓(約新台幣26,000元)純粹瀏覽資訊的方案,以及每月30萬日圓(約新台幣65,000元)多了直接與企業聯繫的方案。
透過媒體影響力幫助台灣新創奠定信任基礎
不過,一個在日本市場沒沒無聞的國際新創,就算真的聯繫上了大企業,說服重視信任與誠信的日本大企業的機會還是趨近於零,這也是UZABASE整合NewsPicks的原因之一。
2015年成立的NewsPicks是一個擷取各大媒體新聞的App,同時還結合了「專家評論」與「社群互動」的概念,讓讀者除了閱讀新聞快訊之外,還能理解產業專家們的看法、關注哪些新聞等等,已經有800名萬會員,其中20萬名是付費會員。
而在所有分類中,「新創」是其中一大分類,顯現出新創公司的重要性。透過NewsPicks的媒體曝光將是台灣新創前進日本時極其重要的一環,不僅增加了能見度,同時也有獲得了一定程度的信任,這在與大企業洽談時無疑是重要的一份籌碼。
「我們自己也是個新創公司,完全明白新創在成長期遇到的挑戰,越挫越勇、遇到挫折與問題還是要不斷去挑戰才是新創的精神,我們希望幫助新創團隊在擴張海外市場時,有更多的可能性。」NewsPicks共同創辦人、同時也是UZABASE的執行長佐久間衡說。

騎車、拍照、寫寫稿。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vincent.tseng@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