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高盛的資料指出,生成式AI將全球生產力提升1.5%,並可能在10年內推動全球GDP成長7%(近7兆美元,約新台幣220兆)。
生成式AI提升了各個行業的工作效率,其中程式碼和生成式AI的結合是目前最有前途的應用之一,包括Microsoft的GitHub Copilot X、Google的Duet AI以及電商龍頭Amazon的CodeWhisperer都在持續研發AI生成程式碼的服務。
2020年成立的Fig就是這個領域的新創,讓生成式AI自動判斷工程師下一步的指令,工程師便不需要再逐行打程式碼,或是輸入重複的指令,可以用「選填」的方式完成工作。
Fig不但入選了國際知名加速器Y Combinator,更在今年宣佈被亞馬遜子公司Amazon Web Services(AWS)收購,儘管收購金額未透露,但可見亞馬遜佈局生成式AI的野心。
開發Codex AI語言模型,讓開發人員「選填」程式碼
工程師在開發軟體時,通常都需要耗費時間親自輸入每一段指令,而Fig要解決的便是替工程師省下編寫程式的步驟。
Fig運用OpenAI中的Codex語言模型做開發。Codex是一種能夠將自然語言轉換為程式碼的人工智慧,Fig將其功能運用在編寫程式介面(Command-Line Interface,CLI)上,讓AI辨識開發人員目前輸入的程式,判斷其下一步的指令,自動生成下拉式選單列出程式碼,讓工程師能夠用「選擇」的方式,選擇所需的參數、檔案或是命令,不需要再親自編寫每一個步驟,節省完成程式碼的時間。
Fig幫助AWS朝生成式AI領域更近一步
目前Fig可適用於500多個CLI介面,同時工程師能以自己習慣的介面和程式語言編寫,像是JavaScript、TypeScript、Python和Bash等。
今(2023)年8月Fig創辦人Brendan Falk公開表示,Fig團隊及其軟體服務將加入AWS。Fig在今(2023)年被AWS收購後,收費方面也從原先的免費版和付費版兩種方案,更改為現有的個人或是企業客戶皆免費使用,但同時無法再提供給任何新用戶註冊。
AWS近幾年間持續對生成式AI議題保持高度關注,陸續推出了雲端軟體開發服務CodeCatalyst以及提供AI自動生成程式碼的CodeWhisperer。對於AWS而言,收購Fig讓其可以利用AI幫助工程師快速編寫程式的功能,以及提供讓團隊共享的CLI介面,有效的減少一個團隊開發軟體的時間。
資料來源:Techcrunch、siliconANGLE、Fig

本性向陽生長,個性是像天秤座的射手座,慢熟的E型人,憂鬱或快樂的時候都喜歡寫字、看海還有喝酒,最自在的時刻是和動植物說話。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