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哪些工作最適合讓AI來做?專家破解企業導入生成式AI常見的「2大迷思」

哪些工作最適合讓AI來做?專家破解企業導入生成式AI常見的「2大迷思」
AI TAIWAN 2023 未來商務展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隨著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術不斷發展和普及,愈來愈多企業開始探索導入AI的可能性;今(2023)年ChatGPT的爆紅更掀起全球熱潮,讓眾人見識到對話式、生成式AI的潛力。「AI從話題、議題,到現在已經變成是產業、企業及個人的課題,」台灣微軟(Microsoft)總經理卞志祥AI TAIWAN 2023 未來商務展 論壇說道。

台灣微軟(Microsoft)總經理卞志祥
台灣微軟總經理卞志祥 AI TAIWAN 2023 未來商務展

生成式AI與一般泛指的AI不同,更聚焦在能生成文本、圖像、音訊等多種形式的AI模型,能更好地處理自然語言的問題,並在語言生成、對話系統、翻譯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目前台灣也愈來愈多企業導入生成式AI,強化自家產品帶給消費者的體驗與價值。

碩網資訊的對話式AI平台SmartRobot便導入微軟Azure AI,讓客服平台能依據企業內部資料與知識(Know-how)來回答客戶需求,確保回覆的答案是正確、符合企業內部流程,且不會回應競爭對手的資料;遠傳FriDay購物App推出「問問小五」強化電商平台的搜尋體驗,顧客輸入「露營」,就算對露營設備毫無想法,也能快速找到系統推薦的帳篷、背包、睡袋、爐架隔熱墊等商品。

延伸閱讀:新創老創都該學的「AI轉型術」:先拆解工作流程、再套用MVP理論

知易行難!企業導入生成式AI,會遇到哪些問題?如何克服?

然而,導入生成式AI也帶來了一系列的挑戰和問題。鼎新電腦吳兆麟博士分析,企業導入生成式AI大致上會經歷三個階段:規劃期、評估期、導入期。企業經營者得先了解自己處在哪一個階段,才能制定策略、擬定下一步該做什麼。

企業導入生成式 AI 會經歷的三個階段。
AI TAIWAN 2023 未來商務展

規劃期:從兩面向發想,釐清生成式AI的應用場景

想釐清生成式AI的應用場景,吳兆麟建議企業能從兩個面向來發想。

以GPT(生成型預訓練變換模型,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為例,第一種比較單純,就是讓GPT根據任務,加上企業內部的Know-how來生成結果;第二種比較進階,除了賦予GPT任務、Know-how外,多給GPT與任務有關的數據,期望AI根據新數據完成更進一步的任務,像是將數據轉換成其他形式,可能是翻譯、轉換、修飾、檢查等,也可能是衍生出更多回覆,或總結與摘要資料的重點。

想釐清生成式 AI 的應用場景,吳兆麟建議企業能從兩個面向來發想。
AI TAIWAN 2023 未來商務展

《經理人》日前推出的「台灣第一支新聞AI摘要朗讀」服務「每日聽管理」,便是請GPT根據官網報導,賦予其重新撰寫播報稿的任務,針對文章資料做總結而誕生,讓平均閱讀時間約3~5分鐘的文章,能以150字左右的篇幅快速播報,幫助讀者更快速、更便利掌握重點。

評估期:破解常見迷思!不是所有事,都適合讓生成式AI來做

確定生成式AI的應用場景後,進入導入期前有兩個特別要注意的事。首先,生成式AI可以做很多事情,但「可以做」不代表「適合做」。吳兆麟舉例,部分基於大數據才能得出的分析或最佳化計算,或許交給傳統的AI執行比較適合;此外,生成式AI適合用在基於自然語言(讓電腦能解譯、操縱及理解的人類語言),並以人的原則、原理去分析的任務,如果相對固化的標準化處理任務,那交給程式來運作比較適合。

第二,不管是生成式AI或傳統AI,其實AI最適合扮演的是輔助人的工具,而不是完全取代人。吳兆麟提醒,AI的原理只是基於機率去產生最佳化的結果,這個結果到底適不適合企業來應用,最好還是有人為參與、確認,做出最後決策與調整。

導入期:經歷準備、設計與驗證階段,最後「反問」AI來改善最終成果的品質

進入導入期的企業,開始著手設計、建立符合自身應用場景的生成式AI,此時回經歷準備階段、設計階段、驗證階段。

首先,企業得先依據應用場景,以「訓練新手」的方式去蒐集Know-how給生成式AI。準備完成後,在設計階段時要將Know-how做結構化的整理,幫助AI了解你想教它的事,並設計任務的輸入、輸出。吳兆麟提醒,根據過往經驗,此階段企業需特別注意,如果連人都做不到的任務,交給AI來做當然也不可能實現。

最後,在驗證階段時,如果訓練的結果無法被使用,吳兆麟建議,能 「反問」AI是如何生成答案的,透過掌握AI生成結果的過程,了解該從何處著手修改企業自身的Know-how,重新輸入給生成式AI來調整最終結果的品質

延伸閱讀:CEO如何擁抱生成式AI?麥肯錫分析4種做法:導入難度、使用情境一次看

台灣微軟首席營運長陳慧蓉認為,AI時代下企業會更需要三種人:敏捷(Agile)、創造力(Creative)、溝通(Communication)。首先是Agile,指的是很敏捷,同時也很願意學習的人;Creative則是在自身專業上很有想法、很有策略的人;Communication 則是因為AI無法取代人做深層溝通,還是需要人來完成。

本文授權轉載自《經理人》,作者:林柏源,原文標題:不是所有事,都適合讓生成式 AI 做!企業導入 AI,要破解的兩個「常見迷思」

提供您第一手最豐富的創業資訊!
邀請您加入「《創業小聚》LINE官方帳號

TAGS: # AI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經理人》林柏源 整理.撰文 《經理人》林柏源

經理人最實用的管理知識交流和學習平台,提供主管和上班族專業的工作心法及職涯提點,陪伴領導者管理組織、帶領團隊、提升績效。(追蹤:FBwebsite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