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估值200億元的叫車App!獨角獸GO怎麼靠5大事業讓計程車數位轉型?

估值200億元的叫車App!獨角獸GO怎麼靠5大事業讓計程車數位轉型?
CC inc.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各位讀者有趁著連假出遊嗎?這幾天到東京銀座逛街,滿滿的觀光客人潮,好像真的回到三年前訪日旅行興盛的時期。

今天要介紹的是「GO」這家公司,主要的服務為計程車叫車App,目前估值已經超過1,000億日圓。

本篇介紹GO的叫車app以及其他的主力事業,帶大家認識這隻日本獨角獸。

本期內容大綱
1. GO主力事業:計程車app
2. GO引領計程車數位轉型
3. 瞄準高消費族群的計程車服務:廣告與送餐
4. GO改名是為了準備上市?
5. GO主力事業:計程車app

GO這家公司最廣為人知的是他們推出的計程車叫車App「GO」,我用過幾次,也覺得很好用。

主要的功能是可以叫車,也可以事先在App裡設定目的地並先完成結帳,不必擔心被司機繞路多收錢,也能省去下車前翻找錢包的麻煩。

延伸閱讀:叫車App出了台北好難用?資通行動科技打造「車行聯盟」,讓在地車行變身Uber

與Uber不同的地方是,GO可以預約時段叫車,這點對於分秒必爭的商務人士來說非常方便。GO App累積下載次數已超過1,000萬次,可以說是非常受歡迎。

由竹野內豐演出的品牌廣告正是主打商務人士的使用情境,廣告詞「どうする?GOする!」也令人印象深刻。

GO App-1
CC inc.

GO的調查顯示,用電話叫車平均需要等待6.5分鐘才能搭到車,用GO App叫車只要3.4分鐘,大幅減少了等待的時間。

要做好一個叫車App,需要大量配合的計程車,但這對GO來說顯然不是問題,因為他們的母公司就是一間已經創業94年的老牌計程車公司:日本交通,你在東京路上看到的計程車有很大機率都是他們家的。

GO至今募資超過350億日圓,而且這只是有公開金額的部分,不包含未公開金額的投資案。根據調研INITIAL的資料,GO估值已超過1,000億日圓,目前還未上市,可以算是獨角獸企業。

然而,GO其實與我們一般會想到的新創不太一樣,畢竟他的母公司歷史悠久,GO這家公司本身也經歷過好幾次整併跟改名,這裡簡單介紹一下沿革。

  • 2015年:公司更名為Japan Taxi株式會社
  • 2016年:與Freak Out公司共同設立IRIS公司,經營計程車廣告服務
  • 2020年4月:Japan Taxi與另一家叫車App服務「MOV」合併,公司更名為Mobility Technologies
  • 2020年9月:叫車App「GO」正式上線
  • 2023年4月:公司更名為GO株式會社

既然母公司是計程車公司,不難想像GO的企業理念與發展策略皆是以計程車為主。不僅主力事業是叫車App,也開發許多與計程車相關的服務。

GO引領計程車數位轉型

GO公司主要的事業如下:

  • GO App:計程車叫車App
  • GO Business:法人計程車服務
  • DRIVE CHART:AI行車記錄器
  • Tokyo Prime:計程車電子廣告
  • GO Dine:計程車送餐服務

叫車App方才介紹過了,這節就來介紹另外四個事業。

GO在2021年推出了專為企業法人設計的SaaS「GO Business」,簡單來說就是GO App的企業版,與App不同的地方是公司可以一站式管理計程車叫車與車資報銷,這項服務目前有3,000家以上的客戶。

例如,員工出差使用計程車時,必須先付車資,然後領取收據來報帳。這個過程不管是搭車的員工本人或是要處理差旅費報銷的會計都感到很麻煩,更別提還有員工忘記拿收據或弄丟收據的可能性。

有了GO Business,收據可以無紙化,會計人員也不必跟員工一一確認,就能直接處理差旅費報銷,節省許多繁雜的業務。

延伸閱讀:不用代墊、不會超支,COMMEET推虛擬信用卡服務,讓報帳不再麻煩

GO的另一個2B事業是次世代的AI行車記錄器「DRIVE CHART」,主打利用AI來解析行車狀況。

日本有許多卡車司機疲勞駕駛造成事故的案例,很多公司都想減少事故發生、防患於未然,DRIVE CHART正是為此而生的服務。

一般來說,行車記錄器是萬一出事時的重要證據;但DRIVE CHART的目標不是紀錄事故的發生,而是透過AI來掌握駕駛狀況,在出現危險駕駛情況時(例如急加速、急煞車、超速等等),AI就會自動記錄,並傳送到雲端。

這樣做有兩個好處:第一,萬一真的出事,不必插拔記憶卡,就能即時將行車紀錄的影片傳給公司。第二,就算沒有出事,公司也能夠掌握司機狀況,定期加強改善,減少釀成交通事故的可能性。

瞄準高消費族群的計程車服務:廣告與送餐

GO旗下的Tokyo Prime是日本最大的計程車廣告商,合作計程車總共有66,000台,是日本國內第一,其中光是東京都內就有25,000台以上。

關於計程車廣告,我在過去介紹計程車廣告的文章裡提過,這類廣告主打的客群是高消費族群與經理人,廣告單價動輒數百萬日圓。

Tokyo Prime的資料也點出計程車乘客的特徵:任職管理階層的比例、擁有進口車的比例、購買名牌的傾向等等,搭計程車的客群都比不搭計程車的客群高出非常多。
也就是說,會搭計程車的不僅是比較高消費的族群,也經常是在公司裡擁有決策權的那群人。如此看來,在計程車上播商務用軟體的廣告,的確是個非常好的行銷手法。
也因為客群明確,日本計程車廣告的費用十分高昂,動輒數百萬日圓。而且也不是有錢就能播,還要經過嚴格的審查,例如Tokyo Prime甚至在媒體資料裡寫明了「不接受看起來有廉價感的廣告影片」。

GO旗下還有一個我覺得特別有趣的服務:GO Dine,用一句話解釋,就是計程車送餐服務,這個服務同樣也是瞄準高消費族群。

與Uber Eats不同的是,GO Dine主打高價位餐點,合作對象有高級料亭、星級餐廳等,並由計程車司機送餐到家,讓客人在家也能享受高級料理的奢華美味。

實際到GO Dine官網上看看,價位果然高昂,例如這個2、3人份的生日紀念牛排套餐,要價4萬多日圓。而且計程車的送餐費另計,最少也是2,000日圓起跳。

GO App-2
GO Dine

GO改名是為了準備上市?

日本公司改名時都會在官網上分享改名的用意,以及新的名字裡面帶有什麼樣的期許、願景,可見對於品牌的重視。

根據GO官網表示,這次從Mobility Technologies改名為GO的用意有兩個:一是因為GO App的品牌辨識度高,也容易記住,便決定將公司名稱也更改為GO。

另一層用意,是為了重塑品牌形象,這次打出「朝向下一個未來GO」的標語,宣示要在移動科技領域帶來更多的革新。

具體來說,GO提到的願景不只是計程車數位轉型,還有減少交通事故、促進綠能轉型(GX)等等,強調ESG觀點,例如中島宏社長就宣布要推動計程車業界的綠能轉型,目標在2027年減少3萬噸的碳排。

最後來個不負責任預測:GO也許會在近期內宣布IPO。

因為根據我的觀察,日本公司會改名通常有兩個狀況,第一個是公司合併收購,第二個是準備上市。再加上最近ESG的消息很多,可見GO越來越重視企業形象,有可能就是正在如火如荼的準備上市。

本文授權轉載自《MisoNews 日本新創報》,原文標題:估值破千億的獨角獸 GO:計程車數位轉型事業

提供您第一手最豐富的創業資訊!
邀請您加入「《創業小聚》LINE官方帳號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MisoNews 日本新創報 MisoNews 日本新創報

《MisoNews 日本新創報》是一個專注於日本的新創與科技服務的電子報。
作者 Linn 長年旅居日本,相信「要瞭解一個國家的趨勢,必須先瞭解一個國家的文化」,
以 IT 產品經理與在地使用者的雙重視點,探討日本的新創、科技趨勢與文化觀察。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