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橫跨6個市場、打造大東南亞第一網紅行銷平台Partipost!3個創業小白怎麼做到?

橫跨6個市場、打造大東南亞第一網紅行銷平台Partipost!3個創業小白怎麼做到?
Partipost 官網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總部位於新加坡的Partipost(AppWorks #23),2016年由3位就讀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不同科系,分別來自新加坡、台灣、印尼的好友Jonathan Eg、任麒叡、Benyamin Ramli共同創辦,透過媒合網紅製作行銷原創內容的跨國平台,協助企業品牌連結網路社群與消費者。

Partipost至今已橫跨新加坡、台灣、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香港等大東南亞六個市場,並預計將在2023年擴展至泰國與越南,目前在全球服務超過3,000個品牌,而平台上有超過80萬名網紅創作者加入。三位過往沒有創業經驗的共同創辦人,如何逐步打造出大東南亞第一網紅行銷平台?台灣是Partipost第一波啟動的3個市場之一,又有哪些重要的策略地位與價值?

AppWorks特別專訪主導台灣市場拓展、Partipost共同創辦人任麒叡,以下是重點整理:

Q: 當初創業時,Partipost為什麼會選擇切入大東南亞網紅行銷這個領域?

A: 我們3位Co-founders,在學生時期,就經常討論畢業後創業要做什麼題目。每個人都會丟題目出來與其他人一起討論,東南亞數位經濟成長的趨勢很明顯,所以當我們討論要做Partipost這個題目時,彼此都有很高的共識與興趣。

Partipost1
Partipost 共同創辦人Benyamin Ramli (左) Jonathan Eg(中) Tony (右) Partipost 官網

和其他數位行銷領域的新創相比,我們比較不同的地方,是第一天就決定第一波要在新加坡、台灣、印尼這3個市場同步啟動,要做東南亞的區域市場。會選這三個市場,一方面是因為創業初期,其他市場還沒有認識值得信賴的夥伴,而我們三人可直接各自負責一個市場的拓展;另一方面,這3個市場在多元化的東南亞市場光譜上,各有不同的代表性,在其中累積的經驗,未來可應用在其他新市場的拓展上,例如,印尼是東南亞第一、全球第4人口大國的大市場;新加坡是許多國際品牌的全球或亞洲總部,在規劃行銷預算選擇合作廠商時,非常看重跨國營運的能力,這也加快我們往後佈局不同市場的速度;台灣則擁有較為成熟的基礎環境、電商發展、數位行銷以及數位使用行為,也被我們當作華文內容的入口。

延伸閱讀:AppWorks祭出東南亞區塊鏈地圖!Web3將大規模商業化,台灣與東南亞各國有哪些優勢?

繼新加坡、台灣、印尼之後,馬來西亞、菲律賓、香港是我們第2波啟動的市場。第3波,則是目標今年能在泰國與越南成立辦公室。

Q: 做內容或網紅行銷,其實有很強的地域或文化差異性,你們如何一開始就能在三個國家獲得成功?背後有哪些挑戰?

A: 我們很大的優勢,是對於不同市場的服務、商業模式,有比較高的彈性。因為每個國家主流的社群平台、內容型式、使用行為都不太一樣,例如,台灣主要是IG,圖文內容為大宗;印尼是TikTok,以及部分領域的品牌在Twitter;菲律賓則很重視短影音內容。

我們在2016年成立時,還沒有人大規模去執行所謂的微網紅行銷活動,能一次邀請20到30位微網紅參與。我們一開始其實也不知道怎麼做,只能根據不同活動的需求,來逐步打造出Partipost的媒合平台,包括要如何找到適合不同活動的微網紅,要如何溝通、管理、審稿、確認發文時間、評估行銷成效等,前後花了大約一年的時間籌備。幾年下來,慢慢從幫品牌客戶媒合20位、100位、300位微網紅的規模一路做上來,現在我們在印尼,已可一次媒合2,000位微網紅,也有能力做到從邀請十幾位到數千位微網紅的活動。

在沒有Partipost的平台之前,品牌行銷得要透過訊息或email,與每位網紅一對一溝通。與30位網紅合作,就是30種來來回回的溝通方式,而活動每調整一次,就是檔案重傳30次。Partipost的平台則可以克服這些痛點,在我們的App上,網紅參與每一個行銷活動,如何執行都是Task Based(任務型)條列出,也可線上交稿、多人合作、快速審核。這讓我們可以為品牌客戶規劃跨社群平台、跨內容型式、跨線上與線下的網紅行銷計畫,例如可以要求網紅拍照打卡、領試用品、發表開箱心得、曬購物證明或電影票根等,不管是哪個社群平台的發文、留言、分享,或是發佈圖文、短影音內容等,都可在我們平台上管理與追蹤。

Partipost2
Partipost行銷活動多樣,依據不同行銷活動找尋適合網紅。 Partipost 官網

這也讓我們在進入新市場時,可以有更好的彈性與速度。假如我們一開始只在新加坡或台灣,可能只會設計成經營Facebook或IG上的網紅與行銷內容,突然面對TikTok或其他社群平台,就不知道要怎麼辦,甚至整個前後台或服務流程,都要依據每個市場特性做大幅調整。

延伸閱讀:台灣前進東南亞要夠接地氣!Kejora Capital合夥人Charles Pan:這是Uber沒能打敗Gojek的原因

除了一開始的3個市場有Co-founder親自帶領外,其他每一個市場的佈局,大約都會醞釀半年到一年。必須先有客戶需求,然後我們會先從當地尋找專案夥伴或代理商來執行,同時開始累積在地客戶與網紅資料庫,做到一定的Traction後,才正式落地建立當地團隊,進而逐步把市場打開。

Q: 在Partipost的大東南亞佈局中,台灣這個市場有哪些長期發展的策略價值或意義?

A: 從市場發展以及人才素質來說,台灣都算是我們Top Performing的市場。因為台灣社群媒體發展得比較成熟,社群上的內容質量也比較高,大家在台灣可能自己感受不到,台灣從頭部的網紅,到微網紅、奈米網紅,社群發文的質量其實很高,普遍也都有一定水準,而東南亞比較看不到這樣,滿高比例的微網紅、奈米網紅,發文品質不是很理想、不容易被看到,對我們或是品牌客戶來說,在台灣可以發想更多創意,執行的完成度也較高。

此外,Partipost有大約一半的軟體工程師在台灣。綜合技術實力、溝通技巧、商業與應用開發能力等面向,我覺得台灣的軟體工程師非常有競爭力,我們則提供軟體工程師在台灣,就能開發面向東南亞不同市場的平台,這是台灣其他企業比較少提供的工作環境。

另一個更重要的策略,則是我們先從台灣開始建立長期的代理商合作專案,未來也希望將這樣的經驗,複製到其他市場。因為行銷其實是整合性的策略規劃,只單獨切出社群媒體、網紅行銷會有局限性,台灣在整個行銷相關的產業鏈,有比較完整的分工、經驗與基礎建設,如果Partipost能跟服務大型品牌客戶的行銷、媒體、公關等代理商一起合作,在對品牌客戶做行銷規劃提案時,就能一起參加,我們會有更高的策略價值,也能更完整了解整個行銷策略的全貌,以及社群推廣、網紅行銷相較各種行銷管道,被品牌客戶期待的策略角色、價值創造是什麼。從2021年開始,我們就陸續和SHOPLINE貝立德等代理商策略合作。

Q: 創業7年來,你覺得自己最大的收穫或成長是什麼?

A: 我們3人都是創業小白,之前完全沒有創業經驗,創業的每一個階段,對我們都是全新的階段性學習,我過去也從來沒有管理過50人的經驗。創業以來,我花最多心力的是人才,因為新創徵才比較辛苦,而我們的領域也比較新,所以我們花很多時間培養自己的人才,同事有很多Partipost寶寶,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就加入,隨著公司成長一路精進自己的實力。我們也非常鼓勵同事斜槓,經營自己的副業,例如,有同事有自己的樂團,也有同事在經營網拍事業,因為行銷工作本身就需要有很豐富的生活體驗,以及了解各種面貌的消費者。

另外,創業後我覺得人們太低估「執行力」的重要性。不管是新創或是網紅行銷,並不是靠各種天馬行空的創意,一切其實都是解決問題的執行力。有一次我遇到YouTube創辦人Steve陳士駿,他分享YouTube真正有所突破,做到與其他影音平台差異化,就是解決商業面上的各種問題,例如版權、User Monetization等。我們是B2B2C模式,怎麼解決B和C的問題、怎麼找到雙方的平衡點,對我來說就是執行力。

youtube
YouTube與其他平台的差異在於它解決了商業面上的多個問題。 unsplash

Q: 這是你的熱情與興趣嗎?還是為了生存所需?

A: 應該是我嘗試把它變成興趣吧!創業者一定都有某些比較浪漫的想法,對我來說,就是盡量創造一個讓自己也會喜歡、願意花時間投入的工作環境與空間。除了下班回家陪小孩之外,我應該絕大多數的時間,都用來與同事們交流,可能是正式的會議,也可能是下班後喝一杯聊聊,或是有時候滑社群媒體、走在路上看到什麼有趣的事情與行銷案例,我都會很熱情跟同事分享與討論。

Q: 加入AppWorks Accelerator這個為創業者校友所打造的社群,對你在創業上有哪些幫助?

A: 除了在AppWorks創業者社群中,創業者之間互相幫助、交流與學習外,另一個我覺得最有價值的是AppWorks在大東南亞所建立起的Network,對創業所需的拓展人脈或商業連結,有非常大的幫助。

以我們的經驗為例,2022年商業發展研究院主辦的「新南向市場創新行銷計畫」活動,對象是台灣正在佈局東南亞市場的中小企業,透過AppWorks的推薦,我成為活動主講人之一,分享Partipost的經驗以及對東南亞數位行銷的觀察,因此接觸到不少潛在客戶;在菲律賓的拓展上,AppWorks也幫助串接當地人脈;我們在2022年底完成最新一輪募資,其中有兩家機構投資人,和我們認識與展開合作的契機,則是來自2021年底時我們參加AppWorks #23的Demo Day;在AppWorks的Mentor中,也有幾位來自新媒體領域的創業者或經營者,跟我們分享不少業內觀點與人脈。這些都是新創單打獨鬥時,不容易接觸到的機會。

在AppWorks內部的活動上,我也經常與校友們分享,創業者加入AppWorks,就永遠是這個家庭的一份子,要持續與家人們維繫關係。創業需要的人脈或商業機會,要自己認真去與其他人交流,因為不會知道每一個Touch Point未來會延伸出什麼機會。如果大家Input越多,這個社群與Network就會越強。

Q: 這個經驗,有沒有啓發Partipost去展開什麼新計畫?

A: 我們在台灣,2023年正式啟動創作者加速器,希望為這個產業長期且健康的發展,貢獻更多力量。現在去問大學生未來理想的職業,可能三位中就有一位想成為YouTuber或網紅,但其實這個職涯發展所需要的觀念或能力,學校很少在教,市面上也許有一些所謂流量密碼、增粉攻略的課程或書籍,但都比較屬於短線操作,而網紅為了短期收入、迎合客戶需求等,也很容易就走歪了。

我們現在已到第2屆,嘗試從更基本去規劃課程。包括建立創作風格、設定個人品牌定位,或是⾯對品牌客戶溝通、內容實際操作等,希望讓社群、網紅行銷這個領域,在需求持續成長的過程中,網紅創作的內容品質也能逐步提升。

事實上,在籌備期間,我們也和AppWorks經營創業加速器的同事請教過相關經驗。AppWorks提供了很不錯的建議,就是先把TA定義清楚,然後把TA照顧好,長期持續把這兩件事做好,就可以慢慢把飛輪轉動起來,其他的事情反而沒那麼重要,這也是我們未來很重要的中長期目標。

本文授權轉載自《AppWorks》,原文標題:三位創業新手,如何打造大東南亞第一網紅行銷平台?專訪 Partipost 共同創辦人任麒叡(AppWorks #23)

提供您第一手最豐富的創業資訊!
邀請您加入「《創業小聚》LINE官方帳號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AppWorks / 李欣岳 AppWorks / 李欣岳

負責媒體與社群溝通相關輔導。加入 AppWorks 前有 18 年媒體經驗,是台灣第一批主跑網路產業的記者,先後任職《數位時代》副總編輯、《Cheers 快樂工作人》資深主編、SmartM 網站總編輯。畢業於交大管科系,長期關注媒體產業變化,熱愛閱讀商業與科技趨勢、企業與人物故事,樂於與人交流分享,期許自己當個「Internet 傳教士」。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