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新南向其實並不是一個新鮮的題目,但能在那邊『轟轟烈烈』一番的台灣新創卻還沒看到很多。」一談到現今最夯的創業出海口東南亞,Kejora Capital的合夥人Charles Pan就一針見血的拋出了他的疑問。「我們好像很難看到台灣新創真正在東南亞取得成績,不管是曾經到達巔峰還是正在綻放中,好像很難真的講出一個名字,因此我很好奇是否有個天花板正等待台灣新創突破,或者有些機遇還沒有被發現。」
Kejora Capital於2014年成立,是橫跨東南亞五國(星、馬、泰、印、越)五國的區域級創投平台。而身為其中唯一的台灣人, Charles相當關注台灣新創在東南亞的發展。
他的深刻觀察正來自於過往的職涯歷練累積。過去Charles曾任全球500強企業法國電信集團 (Telecom Orange) 創投總經理,以及鴻海集團投資長等職,25年的投資經驗,讓他對於台灣的產業發展感觸更深。
「台灣其實有一些明顯優勢,包含理工人才、醫療服務等。如果可以把視線放遠一點,心態開放一點,想辦法把自己融入當地市場,其實應該有不少機會。就像我們以前『一卡皮箱走天下』的年代,把你推下懸崖,在落地之前想盡辦法造架飛機飛起來,這才是做新創的心態。」
「接地氣」是新創拓展東南亞的必備要件
東南亞的崛起源自於近代科技史的更迭。日本、亞洲四小龍、中國輪流站上歷史舞台,而2001年美國企業開始外包業務至印度、以及2008年3G、智慧型手機出現,也讓東南亞成為新的「奶與蜜之地」。「現在東南亞所行的軌跡就像是以前的中國,能不能往上跳,接下來兩三年很重要!」從2001年前就開始投資東南亞與印度的Charles如此觀察。
面對數位經濟崛起,熟稔近代科技史的Charles也對經商之道的改變相當有感。「過去台灣比較成功的行業以電子代工為主,拼的是成本、規格、交期,但進入數位經濟時代,想要出海做生意,卻是更講究了解客戶需求。」
以最夯的共享叫車舉例,「同樣在東南亞發展,Gojek成功了,但Uber沒成功,原因不是Gojek功能比較強大,而是更能滿足用戶的額外需求。」再舉個例子,「微信、Line跟WhatsAPP,你說哪個比較好?你會使用哪個平台,其實完全取決於你的朋友留在哪個平台,才能夠滿足你的社交需求!」走向以服務為主的數位經濟時代,台灣最擅長的規格優化已經不再是創造產品差異的關鍵,如何能與市場「接地氣」,才是Charles認為海外拓展的成功要素。
投資貴精不貴多,看重團隊協同效應
然而新創如何「接地氣」? Charles 指出選擇對的合作夥伴相當關鍵,選擇上不應只考慮資金,也應思考對方能提供多少當地的人脈資源,幫助你融入當地市場。以Kejora Capital為例,他們積極建立東南亞領先的創業生態系統The Kejora Ecosystem,就是希望所投的團隊之間可以互相交流、創造綜效(Synergy)。
「我們從2014年到現在,七年的時間才投了38個團隊。數量當然相對其他創投來說是少的,但代表的是我們的策略不同,希望跟團隊有『革命情感』,也希望投資的團隊間能創造協同效益。」Charles 笑說。「Kejora」在印尼馬來文中意指「晨星(Morning Star)」,正如同他們的投資理念,專注在挑選能夠具有「強勢優勢(Unfair Advantage)」,也就是有潛力閃閃發亮、能在產業中創造獨佔、「非你不可」的公司。
Charles也以自己早期曾經投資過的團隊說明何謂「強勢優勢(Unfair Advantage)」。當時在法國電信時,他投資一個開發手機輸入法的早期團隊,看好的就是輸入法做為人機中介,可獲得使用者資訊進而開發周邊推薦服務。例如當用戶上Google搜尋「台北」時,開發輸入法的新創就會知道用戶有興趣的目的地,進而推薦台北的吃喝玩樂資訊。此外,輸入法是底層技術,用戶不易自行更換,若成功可創造極大客戶黏著度與同業進入障礙。當時投資此團隊幫助公司獲得了70-80倍的回報。
Kejora正籌備區域性新基金,歡迎優秀團隊一同成長
Kejora早期鎖定物流、Fintech等領域,更專注於耕耘技術底層、從每個客戶身上都可獲得合理利潤的公司,所投公司60%都在估值一億美金以上,且已培育出4家獨角獸企業,包含創下東南亞最大B輪融資紀錄的印尼電商物流公司Onstar Express。「我們提供新創早、中、晚不同成長階段的投資服務,因為可以跟著團隊一起成長,所以能夠把關係建立的更深,創造更大影響。」以Onstar Express為例,當初團隊價值低過五千萬美金,現今已有SPAC公司看上,估值超過15億美金,「但我們拒絕了,明年準備獨立上市」,Charles微笑表示。
Kejora目前旗下有五支基金,管理逾6億美金資產。基金成立時會找一個外部合作夥伴加入,做為一個專門投某個國家的基金 (country specific) ,例如與日本SBI合作的SBI Kejora Orbit Fund,就是看準印尼早期科技新創的商機。而當被詢問到是否有機會跟台灣政府及產業界合作時,Charles也保持開放態度,「雖然Kejora尚未在台灣正式落地,但有好的機會當然也不排斥!」
此外,Charles除了身兼合夥人之外,也是Focus Fund的負責人。「Focus Fund是我們正在籌備的新區域性基金,我們想要把已經是Proven Winner的公司連接起來,讓他們能在國家、客戶上互補,將生態系經營得扎實。這個基金的範圍將更大更廣,不僅限於東南亞,印度、台灣等地有不錯的團隊,我們都會考慮進一步的合作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