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在企業治理的領域中,除了「ESG」、「CSR」等概念成為關注焦點之外,「DEI」這個名詞也逐漸走進企業經營者的視野,將DEI導入企業中已成為世界性趨勢。究竟DEI的定義是什麼?DEI由哪些概念所組成?企業為何需要重視DEI?在這篇專欄文章中,Yourator編輯團隊將深入淺出地解釋基礎定義,佐以國際趨勢,帶領大家了解何謂「DEI」。
DEI的中文和定義為何?
什麼是DEI呢?事實上,DEI是由三個小概念所組成,全稱為「diversity,equity and inclusion」,中文可以翻作「多元、公平與包容」。其中,DEI三個概念的定義,以下分別列點說明:
概念一:Diversity多元
多元(Diversity)強調員工背景、特質的多樣性,應該盡可能廣泛,員工多樣性的背景可以包括,但不限於性別、年齡、種族、性取向等等。因此,這個概念關注「誰是員工」。例如,若一間公司特定性別的員工過少,就可能缺乏「多元」性。
概念二:Equity公平
公平的概念特別關注「如何對待多元的員工」,根據美國蓋洛普公司(Gallup)的文章,公平(equity)指的是每個人在組織內,都要擁有公平的待遇、機會和晉升可能。需要注意的是,公平(equity)與平等(equality)並不相同,平等追求一視同仁,即起跑線上的平等,並不依照個體的差異,而給予不同的待遇。
然而,公平重視「更實質的平等」。舉例來說,若是因為各種社會或政治因素,原先在社會中就已經遭遇到機會上的不公平對待,造成了資源上與其他人的差異,公司則應透過各種政策或措施,提供不利處境者「合理的差別待遇」。
概念三:Inclusion包容
包容的概念「如何尊重、接納多元的員工」,公司可以透過各種方式,甚至是創造接納多元觀點的企業文化,進而打造友善的環境,鼓勵不同背景、特質的員工,表達不同視角的看法,並融合這些多元的觀點,使其對公司做出實質的貢獻。
企業具備DEI環境的重要性
人才面:留住人才,降低離職率
完善企業的DEI,無疑能夠多元的員工,都能有發聲、表達想法的機會,更深度參與企業的成長與決策,對企業的「歸屬感」將大幅提升,對於留住人才有其顯著的影響力;同時,也有證據表明,求職者們愈來愈重視DEI的表現,會將企業DEI表現作為是否加入該企業的考量。
參考美國媒體CNBC與SurveyMonkey的聯合調查,在美國有78%的工作者認為DEI對於一家企業來說是重要的。在國內,網路媒體《女人迷》在2022年發表的〈DEI白皮書暨2022千人職場調查報告〉,也表明96%的國內求職者都認同DEI是決定是否加入企業的重要因素。
決策面:績效成長,提升決策品質
容納更多元的觀點,將替公司的決策品質提升到另一個檔次,進而有效對營收產生正面的影響。美國麥肯錫顧問公司在2019年的一份分析指出,「性別多元性」排名在前四分之一的企業,相比排名最後四分之一的企業,盈利能力整整高出25%。若將「性別多元性」換成「種族多樣性」,兩者差異更提升到36%。
另外,DEI不僅單單對營收有所幫助,同時多元背景的決策參與,也加強了企業本身的創新能力。世界經濟論壇在2020年所發表的報告表明,擁有多元背景員工的企業,創新能力可以提高20%,創新營收也提升了19%。
業務面:DEI可能成客戶合作基本要求
根據資料顯示,在標準普爾500指數中的企業中,有402家企業在2021年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年度報告中,提到企業內部對於DEI的努力。這樣的數據顯示,顯示DEI在全球爆炸性的成長,導入DEI已經成為主流趨勢。
天下學習、快樂工作人所做的〈2023五大產業TOP 50企業DEI現況分析〉報告中就提到:「如同企業減碳責任,一路擴散到全球供應鏈與各種投資指標,台灣各產業的龍頭幾乎都有國際布局或生意往來,面對DEI新考題,無法迴避。」DEI未來是否會像是ESG、淨零碳排成為跨國企業篩選客戶時的核心指標,值得我們注意。
結語
DEI在跨國企業間,顯然已成主流趨勢,處在全球化的時代,每個企業都無可避免這波浪潮;再者,從過往的資料中,我們看出了DEI在人才面、決策面與業務面對於企業的助益。企業端在面對ESG、淨零碳排浪潮衝擊之時,也應即刻開始思考如何將多元、公平與包容的價值,嘗試融入企業治理、策劃實際目標,並將其轉化為實際行動。
本文授權轉載自《Yourator》,原文標題:DEI 的定義是什麼?為什麼企業需要打造具備 DEI 的環境?
提供您第一手最豐富的創業資訊!
邀請您加入「《創業小聚》LINE官方帳號」

Yourator 數位人才媒合平台 是為新世代數位人才打造的綜合型求職服務,2016 年創立以來,協助數千家軟體、科技、新創領域團隊找到對的人選,網站內也提供企業品牌介紹深度介紹、職涯探索內容,期望透過強化人才與企業的雙向溝通,提升台灣整體的求職環境,目標成為新世代求職者找工作的首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