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地圖」一直是熱門的組合。被Snap收購的地圖社交APP Zenly逐漸成長為全球前10大的社交軟體,但是Snap為了整體營運考量,於2022年12月宣布將停止Zenly的服務,一時之間台灣人也紛紛尋找替代APP,例如MixerBox團隊自行開發的「冰友」,在2個月內就多了300萬次的下載量,可見地圖社交趨勢。
ZIMA是另一個台灣團隊開發的地圖社交新選擇,不過不同於單純的定位資訊分享,ZIMA更納入了「認識新朋友」的元素,結合交友軟體以及地圖的社交APP,上線至今也突破了3萬名用戶。
身處異鄉無法開啟交心話題,成為成立ZIMA契機
ZIMA創辦人汪靜妤(首圖右)過去活躍在區塊鏈的世界,曾在全球前五大加密貨幣量交易團隊Kronos Research任職,協助對外推廣Kronos Research的量化交易 (Quantitative Trading)等服務。
2018年的台灣對區塊鏈還相當陌生,汪靜妤為了尋找投資人而移居上海,並頻繁穿梭在幣圈火熱的各大城市當中。不過區塊鏈與虛擬貨幣是相對新穎的技術,汪靜妤身處異鄉愈發覺得孤單,「我跟台灣的朋友沒辦法聊區塊鏈,在這裡又沒辦法聊區塊鏈以外的事情,覺得生活愈來愈陳悶。」汪靜妤表示,這成為日後創業的契機。
在最初的發想中,汪靜妤只是希望可以在不同聚會中,辨認不同人的需求與目的,例如這個人想要找投資人,他的頭上就會出現一個「我要找投資人」的透明視窗,或者說這個人的興趣是爬山,他的頭上則會出現「喜歡爬山」的字樣等等,這樣一來就可以直接找到趣味相投的人開啟話題。
「我當時也建議Kronos Research可以做新東西,不過沒有被採納,最後我決定自己出來闖一闖。」汪靜妤笑著說,2020年疫情爆發回台後,馬上就找了剛結束另一個創業的朋友曾宏逸(首圖左,現為ZIMA工程師)和前同事曹詠峻(首圖中,現為ZIMA總設計師)加入團隊。
透過地圖與快閃狀態2大機制,確保現下即時媒合的可行性
不過,究竟ZIMA跟Tinder這種交友軟體差在哪裡?汪靜妤表示,ZIMA注重的是 「即時的」線下媒合交友。
Tinder這類型的交友軟體無法保證對方會即時回覆訊息,解決的媒合需求並不具備時效性,而ZIMA在解決的需求可能是很即時的線下活動,例如想要找人一起逛展覽、爬山、衝浪、喝咖啡、看電影或是去酒吧小酌聊天,因此如何完成快速媒合成為關鍵。對此,ZIMA設計了2個機制:
快閃狀態:這項功能是依照汪靜妤當初的發想而來,人們可以在ZIMA上發出心情或需求,並且設定時效,例如我還有2小時才要去下一個行程,就可以發文設定2小時內想找人一起喝咖啡。
地圖:由於即時媒合的都是線下活動,因此ZIMA也納入了地圖設計,提高促成媒合的可能性。
「當初我們也不確定大家是否會接受在地圖上公開自己的位置,所以就先用prototype在Meet Taipei展會上測試市場反應。」汪靜妤說,2020年開始團隊就不斷針對用戶進行問卷調查,前前後後總共收集了400份回饋,最終針對隱私的疑慮而設計出模糊定位(約1公里範圍)與匿名機制。
從「聽團仔」擴大用戶基數,未來將以道具訂閱制開啟商業模式
不同於多數的社交APP追求讓用戶留在APP上交流,ZIMA只是個「媒婆」,反而希望促成線下交流,汪靜妤坦承時常因此被投資人挑戰如何定義成長與用戶黏著度的問題,不過團隊認為ZIMA的本質是線下交流,因此除了看用戶數的量化目標外,也會看用戶性質的質化目標。
舉例來說,熱愛音樂祭這種線下活動的「聽團仔」就成為ZIMA的主要TA之一。ZIMA當前的目標也是擴大這類型的人群,「像是之前我們與LUCfest貴人散步音樂節合作,希望藉此擴大用戶群。」汪靜妤表示,活動舉辦期間就有243人發出1,496篇與貴人散步相關的發文,接下來也會繼續用這種模式擴大同性質的用戶加入ZIMA,目前已經吸引超過3萬名用戶,而且平均每人每週開啟APP次數超過100次。
另一個確保用戶持續使用ZIMA的設計,則是社交電子雞Zinie,他就像是用戶的數位寵物,會根據用戶的興趣、發文內容與活躍程度變出不同的形狀,藉由「養成心態」讓用戶持續使用ZIMA。
社交電子雞Zinie同時也是ZIMA今年盈利的基礎,汪靜妤表示ZIMA將開啟虛擬寶物訂閱制,包含每月10、20、40美元的不同方案,分別可以讓社交電子雞Zinie有5個、10個或無限個虛擬寶物進行著裝打扮或是濾鏡道具,例如說只希望看到對喝酒有興趣的人在哪裡等等。
乍看之下這與NFT和區塊鏈遊戲非常相近,這正是區塊鏈背景出身的汪靜妤的巧思:「我們會導入區塊鏈的技術,但是不會讓用戶感受到差別,因為這裡就是一個很舒服的匿名媒合的地方。」
創業快問快答
Q:最常被客戶或投資人問起的事情?您會如何回應
A:你們做了哪些事情對於成長很有用?
對吸引一個新用戶來說分兩個部分,一個是我們交友軟體的形象符不符合他的自我認同;另一個是我們的功能他喜不喜歡。
ZIMA的形象我們做了3件事來建立:第一是Zinie的設計與整體品牌識別設計;第二是上面的用戶都是什麼樣的人;第三是跟ZIMA合作的其他品牌是什麼樣的品牌。
ZIMA的功能上,我們拿掉了所有其他左右滑臉的交友軟體上所主推的功能,也拿掉了其他交友軟體上所有的不方便。像是你不需要被match就能跟別人聊上天;ZIMA有各種能協助你開話題的設計;ZIMA會不定期給予你理由參加最潮、最酷的活動,讓你能在最有機、最自然的環境下交到新朋友。
Q:要達到下一目標,團隊目前缺乏的資源是?
A:我們希望讓更多人知道ZIMA,所以需要資金,幫助我們加速開發,把幾項底層建設紮實的建立好,再來是想一起實驗不同企劃的品牌,一起行銷一起賺錢進行線下串連。
Q:創業,教會了你哪些事?簡單分享創業至今以來的心得感想?
A:
1. 從此熱愛被批評:被批評的價值比被誇獎大太多
2. 專注在做好自己的核心才是王道,而不是譁眾取寵、也不是一昧的參考或抄襲其他平台的功能
3. 能夠驅動團隊成員前進的不是財富自由與熱情,而是真正幫助到用戶時,用戶的真實故事與感謝
4. 驗證真的很重要,一直猜測無法得到答案很浪費時間
團隊資訊
公司名稱:談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ZIMA Inc.)
成立時間:2020/09/27
產品名稱:ZIMA
官方網站|新創資料庫

騎車、拍照、寫寫稿。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vincent.tseng@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