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跳槽到OpenAI!前員工批Google文化守舊,揭露微軟為何「賠錢也要戰」

跳槽到OpenAI!前員工批Google文化守舊,揭露微軟為何「賠錢也要戰」
shutterstock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微軟投資、OpenAI推出的ChatGPT,當初問世的感謝名單上,竟包括前谷歌員工?其實,OpenAI團隊早有不少從Google旗下人工智慧部門跳槽來的人士,而這些前谷歌員工爆料直指,前東家的文化守舊到讓人想睡覺。

微軟和谷歌在人工智慧領域上的纏鬥,正在迎向一個新的高潮。

根據《The Information》報導,過去幾個月中,OpenAI雇用了至少12名來自Google的員工,其中有數名研究員的工作就是協助打造ChatGPT,讓它去年年底得以面世。

事實上,在OpenAI官網中發表ChatGPT的文章裡面,列出的感謝名單就有這幾位員工的名字。

Google工作文化「令人想睡覺」,工程師決定跳槽

任職於字母公司(Alphabet,谷歌的母公司)人工智慧部門谷歌大腦(Google Brain)的員工時受訪時表示,那裡的工作文化讓人昏昏欲睡,除了有令人難受的官僚作風,對於新產品提議的過度謹慎,也是問題。這些都讓人想另覓它職。

另外也有員工不滿地抱怨,過去幾年自己就曾經建議公司,應該將對話功能加到搜尋引擎當中,但沒有得到任何回饋,因此他們決定離開。

不過,谷歌的人工智慧部門人才濟濟,就算打造自然語言模型BERT的作者、Python熱門機器學習scikit-learn套件的開發者、專攻語言模型的研究員等人轉頭走向OpenAI,谷歌大腦仍有800位以上、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科學家。

其實,早年谷歌也是透過挖角,擴充自家的人才資源,如今物換星移,反倒成為他人挖角對象。

賠錢也要推,微軟CEO:我們逼谷歌出招

微軟先是宣布將ChatGPT納入線上會議軟體Microsoft Teams的Premium版,接著又推出整合ChatGPT的新版Bing搜尋引擎。谷歌則是在臨時舉辦的產品發布會推出類似ChatGPT的自家服務學徒Bard,不過因為回答事實性問題出錯,導致股價下跌。然而,對於谷歌來說,是否要在搜尋引擎中加入人工智慧對話服務,將會面臨一個兩難局面。

根據流量分析工具StatCounter 2022年6月的數據,微軟的搜尋引擎Bing的市佔率約為3%左右,谷歌則約為91%,兩者的差距可謂極大,不過,這反而成為了微軟進攻的契機。為什麼這樣說?

microsoft
微軟將ChatGPT整合到旗下的搜尋引擎,搶先Google一步佔領商機。 Getty

字母公司2022年的營收當中,約58%來自搜尋相關業務, 微軟則只有6%。根據半導體產業分析機構Semi Analysis的首席分析師普特爾(Dylan Patel)估計,谷歌可以從使用者的每次搜尋獲得1.61美分(100美分等於1美元)的收益,但成本也要1.06美分。

在微軟將ChatGPT整合進Bing搜尋引擎後,若谷歌想要跟進微軟,將自家的對話式服務提供給一般用戶使用,則必須確保每次調用模型的成本要在0.5美分以內,否則就會賠錢。

OpenAI的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曾說過, ChatGPT的成本是以每次對話計費,每次大約都要花上幾美分,普特爾則估計每次使用的成本約為0.36美分。對微軟來說,納入ChatGPT,其實對自身業務不利。首先,它的運算成本會減少毛利;再者,因為對話式的搜尋引擎服務品質高於原先的純搜尋,這樣會減少使用者的搜尋次數,進而侵蝕了微軟能夠從Bing使用者賺得的廣告收益。

當ChatGPT橫空出世,搜尋引擎的毛利率將永恆下降

不過,ChatGPT的破壞力,是革了業界所有搜尋引擎的命。事實上,微軟執行長納德拉(Satya Nadella)就大方地承認,「從現在開始,搜尋的毛利率將會永遠下降。」但他仍毅然決然地推出新版本的搜尋引擎服務,讓谷歌不得不做出回應,反正對微軟來說,搜尋引擎業務只佔了6%,對谷歌來說,卻是超過五成的核心業務,正因為自家排名後、體量小,反而能夠眉也不皺地自我犧牲。

納德拉同時也意味深長地說,新版本的Bing將會讓谷歌出來跳舞,而他想提醒世人,逼得谷歌舞動的,就是微軟。

接受美國知名科技新媒體Stratechery創辦人湯普森(Ben Thompson)訪問時,奧特曼也不忘挖苦谷歌,他表示和微軟的合作是雙贏局面,不過對於某個「暮氣沉沉、壟斷市場的搜尋引擎」來說,就不會很樂於見到市場上的新挑戰了。奧特曼的諷刺,很明顯就是在針對谷歌。

科技巨頭對戰,爭產品、爭市占,也爭人才。微軟如今動了起來,攪亂一池春水,正如同奧特曼所說,「搜尋引擎的競爭對於用戶來說是場勝利。」能從這場戰爭中獲得利益的,除了成功企業背後的股東、運算晶片業者如輝達(NVIDIA)、超微半導體(AMD),受益最大的就是消費者。

本文授權轉載自《遠見雜誌》,作者:曾子軒,原文標題:打造ChatGPT的前谷歌員工爆料:前東家早過時

提供您第一手最豐富的創業資訊!
邀請您加入「《創業小聚》LINE官方帳號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遠見雜誌》曾子軒 《遠見雜誌》曾子軒

《遠見雜誌》於 1986 年創刊,近 14 年來共榮獲 75 項國內外新聞獎項。以「傳播進步觀念」為己任,為讀者洞察趨勢,探索未來方向。透過嚴謹專業精神和流暢生動的文字,致力於普及國際知識,提升進取的世界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