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釋出整合ChatGPT的新版搜尋引擎Bing不到2天時間,就有100萬人在等待清單中,可見新世代的搜尋引擎備受期待的程度。但這場戰爭不僅在Google與微軟之間,還有更多人摩拳擦掌準備跳入競技場。
「我們覺得Google和Bing是廣告商的工具,而不是為我們解惑的產品⋯⋯因為AI並不知道資訊的正確與否。」前Google廣告負責人、無廣告搜尋引擎新創Neeva共同創辦人Sridhar Ramaswamy說,這促使他自行開發強調「資訊正確性」的自然語言模型Neeva AI,並導入到搜尋引擎產品Neeva當中。
究竟我們習以為常的搜尋模式出了什麼問題?AI對搜尋引擎帶來的衝擊是什麼?
Google為什麼麻煩大了?有了AI的Bing仍可能出錯?
「我常常對人們開玩笑,每當問Google我的症狀可能是什麼疾病時,通常結論都是:『我快死了』。」Sridhar Ramaswamy表示,「搜尋」是人們在一天之中會重複10次以上的動作,但我們得到的結果大多是廣告商的努力心血,而這些資訊到底有沒有幫助,其實我們並不知道。換句話說,廣告的內容不等於最佳結果,我們拿自己的數據隱私跟廣告商打交道。
Sridhar Ramaswamy在Google待了近16年的光陰,最後5年半的時間負責Google的廣告業務,並幫助Google推動了廣告業務的成長——這也讓Sridhar Ramaswamy非常後悔。隨著在崗位的時間越長,他越是認識到廣告與資訊之間的矛盾有多大。
過往人們需要開啟許多連結找出自己要的答案與結果,而現在AI則會自動整理好一個答案出來,那對於靠點擊連結的廣告業務就會產生衝擊。Google第23號員工、創立Gmail服務的前Google員工Paul Buchheit也認為,AI很可能會摧毀Google。
相較之下,Bing的廣告業務就不像Google那麼吃重,對於引起轟動的ChatGPT和新版Bing,Sridhar Ramaswamy認為它某種程度上將搜尋引擎從廣告解脫了,但是卻引發了下一個問題:搜尋結果的正確性。
「ChatGPT的底層技術是GPT-3.5,它可以學習在網頁上接觸到的每一段文字並整理出一個答案,但是它卻不知道這些資訊是不是對的。」Sridhar Ramaswamy如此表示,他決定把這個問題交給自己在2019年創辦的Neeva。
Neeva,一款強調「正確性」的AI搜尋引擎
要解決Google跟Bing帶來的隱私、廣告跟正確性問題,Neeva直接反向操作:不收集個人數據、讓用戶自己決定搜尋來源,以及來自權威性網頁的搜尋結果。
就不收集個人數據這點來說並不困難,只要根據內容相關性依序呈現在搜尋頁面上就好,這樣一來搜尋結果都會是自然有機的來源,Neeva真正要克服的是如何彌補Google的加值服務。
所謂的加值服務,其實就是Google收集了個人數據後的個人化推薦,包含地圖、定位等等,例如搜尋「酒吧」時,Google可以根據個人的定位數據提供附近的酒吧資訊。針對這個問題,Neeva選擇與Yelp、Tripadvisor等第三方數據提供商合作,以此減少加值服的差距。
在最常見的提問搜尋情境,自然有機的搜尋結果可能會顯得雜亂無章,Neeva於是讓用戶擁有過濾與篩選的權利,可以調整各個網站在之後搜尋時出現的權重,以此滿足個人化的搜尋體驗。而這也帶來了另一個好處:過去在Google搜尋時,可能會因為透過個人數據判斷喜好,而給予特定角度與層面的訊息,讓某些資訊的呈現不夠平衡(例如政治新聞)。
上述2項設計與You.com等注重個人隱私的搜尋引擎並無太大的不同,但是Neeva在去(2022)年12月——早於Bing——就導入了AI搜尋功能:Neeva AI,這讓Neeva有著跟現在的Bing類似的體驗,而且還更強調資訊正確性。
「Neeva AI會從權威性網站整理答案並問題,」Sridhar Ramaswamy點出這個AI模型的核心概念,並且會在每次搜尋時提供尋找的資料來源與連結供用戶驗證,「不過相對的,它也只能回答有答案的問題。」Sridhar Ramaswamy承認目前的限制:假設搜尋「請按照某歌手的風格寫出歌詞」,Neeva會拒絕回答,如果問「台灣的總理是誰」,一樣會拒絕回答——因為台灣是總統制,沒有總理的角色,這個限制與新版本的Bing是差不多的。
因為「中立客觀」的原則,Neeva可能會拒絕回答不少問題,這在某種程度上或許也側面說明了為何Google遲遲不推出AI應用的原因,先前趕鴨子上架的Bard因為答案錯誤而引起社群的軒然大波正是一個例子,不過Sridhar Ramaswamy表示Neeva團隊還是會設法解決這個「不回答」、看似推責的狀況。
從這3個特點來看,Neeva的商業模式也與Google不同:向真正的用戶、也就是一般消費者收費,而不是廣告商或企業,所以Neeva的商業模式也很簡單:月費。只要變成付費會員,就可以取消每個月的50次的搜索限制、體驗更快速的Neeva AI即時回覆以及參與Neeva AI的搜索改進計,目前的用戶數已經突破了100萬人。
看好Neeva的前景,紅杉資本、Greylock等創投也在2020年跟2021年Neeva的A、B兩輪募資中總共提供了7,750萬美元的資金彈藥。
搜尋引擎大戰的號角才剛剛吹響,資訊判斷的關鍵仍在「人」身上
不過,我們還不能武斷地說Neeva因此具備比Bing更大的優勢,也不能說這是Google的末日。根據數據網站StatCounter的統計,目前Google與Bing分別佔了搜尋引擎市場的92.14%和3.18%,是市占率前二的搜尋引擎,而且Bing要追上Google還有不少的差距,至於新創Neeva甚至還排不進這份榜單。
在功能上,新版本的Bing同樣會給予搜尋結果的來源網站與連結,微軟執行長Satya Nadella也提到目前正致力開發新版本的AI模型,以確保答案的相關性與正確性。而對於習慣Google的用戶來說,Google收集個人數據也有許多好處,例如Google搜尋了你的行事曆後自動幫你在地圖上推薦你下一個該去的會議地點,這也是另一種個人化體驗的展現。
搜尋引擎大戰才剛剛開打,Bing贏下了第一戰拔得頭籌,Google則努力迎頭趕上,後方還有像是Neeva這樣的新玩家,究竟這場科技武力對決會由誰拿下還難以定論,但是使用這些服務的終究是我們人類,判斷AI反饋的也是我們人類,如何學會判斷資訊的正確性與媒體素養的培養,或許才是我們該做的事情。
資料來源:Neeva、CNBC、Search Engine Journal、Tech Monitor、TechCrunch、TechCrunch、TechCrunch
提供您第一手最豐富的創業資訊!
邀請您加入「《創業小聚》LINE官方帳號」

騎車、拍照、寫寫稿。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vincent.tseng@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