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食好事加速器於14日舉辦第5屆成果發表會(Demo Day),共計11家食農新創團隊登台亮相,展現4個月的加速輔導成果。
2022年好食好事第5屆加速器,在60家報名團隊中入選11家新創團隊成為今年的加速器輔導團隊,主題包括:AI農業、循環經濟、生物防治、無抗養殖、全植食物等範疇。其中「永續價值」是共同的價值主張,11家團隊皆不約而同在核心技術、營運策略、產品設計中,提出面對氣候、環境、產業變遷的解決對策。
好食好事基金會董事長楊瑞昌表示:「這是一個趨勢,也是台灣產業正在成熟進步的一個訊息,創業家們在創業起步時,就已開始思考對環境、社會、健康有益,或是如何讓產業透過創新永續發展。」
食農產業破兆投資資金,好食好事新創發展經理林薇真:食農仍是趨勢
好食好事加速器迄已邁入第5屆,累計輔導45家食農新創公司,其中共有27家公司取得外部資金,獲投率達63%,且實收資本額成長約新台幣6.5億元,資本成長率達1.6倍,表現穩定成長。
好食好事新創發展經理林薇真表示:「投資人投資的是未來。」認為可以從投資人的投資腳步,窺見未來產業趨勢,「雖然食農產業資金起伏大,但根據全球獲投趨勢2021年仍獲1兆5千萬元,可以看出食農仍是趨勢。」林薇真認為,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氣候變遷、地緣政治不安定等因素,全球投資人皆強化對「食農產業」的關注目光,也使得循環經濟類型的食農新創較易獲得投資人的青睞。
談起食農永續趨勢,艾滴科技財務長惠沁蓉認為,新創過去在農業方面,不論銀行融資、投資資金都相當困難,未來仍期待能透過企業合作、異業協作,形成有效商業模式,提供全球永續服務。樹冠影響力創辦人楊家彥則表示,台灣無法靠成本取勝,必須仰賴多元加值,例如透過智慧化、永續賦能加值,「為什麼全聯要讓價格最貴的鮮乳坊上架?答案很簡單,因為消費者買單。」楊家彥認為,消費者大多買單基本功能以外的價值,而這也是農業新創未來的機會所在。
好食好事加速器業師暨台安傑天使投資董事合夥人楊涵淳最後總結:「近幾年資本寒冬,有些食農新創募資可能不會太順利,但如果綜觀10至20年前,其實大的動盪都會在這種時期發生。」楊涵淳表示食農新創未來仍可樂觀看待。
從AI農業到全植植物,食農新創從永續價值出發
本次好食好事第5屆加速器主題緊扣AI農業、循環經濟、生物防治、無抗養殖、全植食物的新創團隊,另外,本屆由鉅田潔淨技術、日東科技漁業脫穎而出,分別獲得潛力獨角獸獎、食農永續獎。
團隊 | 類別 | 簡介 |
---|---|---|
日東科技漁業 | 在地創新 | 生物鏈養殖法飼養自然魚。 |
向天歌農業創新 | 在地創新 | 智慧聯網技術擴大銷路。 |
配客嘉PackAge+ | 永續價值 | 可重複使用的循環包裝。 |
鉅田潔淨技術 | 永續價值 | 再生農業廢棄物為打造低碳材料製品。 |
夏樹沐石 | 永續價值 | 循環材料製成的洗沐用品。 |
炬銨生技 | 創新科技 | 以天然成分「草本炭方」替代抗生素、化學防腐劑。 |
辰明智能 | 創新科技 | 動植物長與健康辨識,生長預測模型建立。 |
樸農生技 | 創新科技 | 大量生產且可快速擴充的昆盡病毒產線。 |
艾貝科農業科技 | 創新科技 | 沼氣發電技術。 |
優源好食 | 營養保健 | 植物基飲品。 |
愛米菜 | 營養保健 | 推廣蔬食飲食文化,讓葷食者無痛吃素。 |

摩羯座,喜歡看海、喜歡沒有雲的天空,偶爾烘焙、偶爾寫字。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