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從人才、資金、輔導到場域社群,「創育機構」到底可以給新創什麼幫助?

feature picture
FINDIT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對新創來說,從成立公司到獲利的路上,要面對無止盡的開發、提案、執行、修正。此時,從不同面向提供資源「創育機構」,便是協助缺乏經驗的新創團隊邁向成功的最佳夥伴。

在台灣的創業生態系中,有哪些創育機構正在從不同角度注入資源協助新創?這些創育機構又看見什麼樣的台灣新創優劣勢?

台灣經濟研究院FINDIT2022年8月25日舉辦《台灣早期投資趨勢發布會》,邀請台灣就業金卡辦公室執行長廖炳坤、創投公會副秘書長丁心雅、悅智全球顧問(YEZ國際加速器)總經理游森楨及Garage+營運總監楊子慧,探討各方資源為新創帶來的關鍵助力。

FINDIT2022早期投資系列活動 趨勢發布會
圖左至右為台灣就業金卡辦公室執行長廖炳坤、創投公會副秘書長丁心雅、悅智全球顧問總經理游森楨、Garage+營運總監楊子慧,以及主持人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六所副所長范秉航。 FINDIT

創育機構如何從不同面向協助新創?

新創要從一個點子到最終產品成型且順利上市,首要條件就是具備相應的技能實力,還要有足夠的資金讓公司生存運作,另外有效的人員組織規劃、市場洞悉、提案培訓等能力也很重要,甚至需要與全球創業社群建立良好連結。

這一連串歷程看似繁複,新創團隊也不一定擅長所有內容,但每個面向都有不同的機構給予協助:

1.台灣就業金卡:延攬外國人才,促進海內外創業交流

廖炳坤分享,由國發會推動的台灣就業金卡從「留住人」下手,針對藝術、科技、金融等9大領域核發金卡,藉此延攬海外優秀人才,希望這些海外菁英能將技術、國際觀點與經驗帶進台灣,彼此交流互助。

他提到,就業金卡上路後,開始有越來越多資深工程師等海外人才,看見台灣新創的潛力而前來。他認為這對台灣新創將是一大助益,「因為台灣的技術非常成熟,但有時應用並沒有那麼完善,以他們在國外看過的技術和經驗來給建議,往往能擦出不一樣的火花。」

廖炳坤也分享,他常常鼓勵外國創業家多參加台灣的各種新創活動,藉由融入社群的方式來拓展產業連結,不只國際能更了解台灣新創在做什麼,也讓雙方有相互合作的機會。

跨國交流、討論
廖炳坤提到,海外創業家與台灣新創相互交流,往往能帶來不一樣的國際觀點與建議。 unsplash

2.國發基金創投方案:從金錢助力,打造台灣新創競爭力

由國發基金所推動的創業投資,則直接從金錢著手。丁心雅說明,國發基金推動創業投資方案至今,已投資200家以上的新創團隊,累積注入金額超過28億元,並帶動民間投資65億元,希望能藉由資金上的助力,讓台灣新創能擁有前往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具體而言,國發基金推動創投方案對台灣新創圈的助益,可以從2個部分說明:

  • 帶動創投早期投資意願

    丁心雅表示,由於基金有年限壓力,國發基金過去投資主力放在中晚期新創,但在推出天使投資基金方案來協助早期新創後,降低了台灣新創的早期投資風險,帶動其他創投機構也開始願意往早期投資。整體來說,讓新創能在更初期就有完整的資源能夠運用。

  • 把關新創公司治理效率

    另一方面,丁心雅說,由於國發基金是來自政府的資源,因此只要新創團隊提出申請,經過投審會審核後如果順利獲投,會要求新創公司做到嚴謹的公司治理,例如繳交每季三表、定期財務規劃檢查等。雖然規範嚴格,但等同協助新創把關公司營運,同時也為新創提供外部募資前的紮實訓練。

FINDIT2022早期投資系列活動 趨勢發布會
丁心雅說明國發基金推動創投方案對新創帶來的幫助。 FINDIT

3.悅智顧問「YEZ國際加速器」:擔任輔導顧問,優化新創策略

游森楨分享,不同於投資者,悅智成立的YEZ國際加速器,是以顧問角色來協助新創,包含提供募資過程的專業諮詢、優化團隊的商業模式、調整切入市場策略等業務。

游森楨進一步說明,以企業成長過程來看,在初期階段,新創公司常常因為商業模式不夠清楚、產品定位有問題或營收運作遇到障礙等,而無法順利獲得投資;在進入成長階段後,則需要著手處理管理層面,比如成長策略規劃需求、進入國際市場管道、品牌行銷困境等。

這些問題對缺乏經驗的新創團隊來說,往往相當棘手,而這正是悅智能給予協助的地方。他舉例分享,先前曾遇過一間具有化學專業的新創團隊,原本瞄準投入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元件,但他分析市場後認為,台灣太陽能發展相對有限,而當時與化學有關的科學設備則存在空缺,便輔導該團隊轉型走向打造多元科學儀器電商,最終也成功走入市場、穩定經營當中。

除此之外,游森楨補充,悅智輔佐的企業從上市櫃公司到初期新創都有,當合作新創有募資需求時,悅智也能從對兩方都足夠了解的前提下,適時提供媒合接洽。

4.Garage+:不只場域經營,還掌握企業網絡、國際資源優勢

由時代基金會成立的國內知名加速器Garage+,近10年來已輔導超過400個新創團隊,除了給予新創相關訓練、創業資訊、媒合、海內外社群交流之外,也提供實體場域育成空間,打造完整的創業連結生態系。

楊子慧分享,其實Garage+在2008年就開始為新創提供相應訓練,但當時並沒有實體空間,是直到2014年有合作企業提起實體經營地點,才決定開始打造場域社群空間,「能把所有資源集中在一個實體場域,對新創生態一定有所幫助。」

場域以外,Garage+的最大資源是豐富的企業網絡。楊子慧說道,Garage+每年安排4、500場的一對一媒合會,讓新創直接與投資人對談,甚至許多知名創投也陸續在Garage+設立專屬的「企業日」,希望定期與新創接觸,包含緯創資通、台達電、研華科技、中華開發等都是Garage+的合作名單。

另外,國際資源也是長期與海外40多個創育機構互動的Garage+擁有的另一優勢,除了會定期舉辦國際交流計畫,過去Garage+也曾協助促成加拿大在台設立科技加速器,致力協助台灣新創團隊與國際接軌。

FINDIT2022早期投資系列活動 趨勢發布會
楊子慧分享,Garage+的最大優勢是企業網絡和國際資源。 FINDIT

創育角度看見的國內外新創生態觀察

談到對台灣與國際創業生態的觀察,楊子慧分享,近幾年受到疫情影響,國內外人才挑戰越來越嚴峻,未來Garage+將持續注重海內外的人才培育計畫,當Garage+培育出來的「校友」成為各國高階經理人,也能對新創團隊產生正面助益。

游森楨認為,台灣的科技新創數量多、品質好,但在打入國際時卻常常力不從心,關鍵原因就是對市場的了解不夠全面。因此他提醒,新創想進軍海外一定要尋找資源、清楚掌握自己的競爭優勢;廖炳坤也點出,台灣團隊提案時常著重技術介紹,但國際生態更習慣快速點出「這能用在哪、市場在哪」,技術反而不是重點,他建議台灣新創多和海外人才交流,掌握「包裝pitch」的方法。

FINDIT2022早期投資系列活動 趨勢發布會
游森楨提醒,台灣很多新創團隊技術堅強,但市場熟悉度低,進軍國際前一定要先掌握好自己的競爭優勢。 FINDIT

丁心雅則說,要打入其他國家,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和當地的各個投資人來回提案、修正,熬過這個高壓、痛苦的過程,才有可能真正得到國際門票,以這部分來說,許多台灣新創並沒有真正展開行動。

另外,她也分享,矽谷常見的創業循環模式是新創成為獨角獸後,反過來成為天使投資者的角色,給後起新創更多資源,但與國際相比,台灣的天使投資相對薄弱許多,她期待台灣也能慢慢提高早期投資動能,建立起與矽谷相似的正向創業循環系統。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王品力 創業小聚特約編輯 王品力

摩羯座,喜歡看海、喜歡沒有雲的天空,偶爾烘焙、偶爾寫字。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