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筆記 ≠ 學習:別再記錄流水帳,3款筆記工具讓職場學習事半功倍

筆記 ≠ 學習:別再記錄流水帳,3款筆記工具讓職場學習事半功倍
Unsplash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第二大腦,或是記憶宮殿的概念,都是強調做筆記不能只記錄資訊,還需要「建立連結」、「促進思考與產出」。讓純粹的筆記整理,昇華成為一套包含捕捉、連結、產出的步驟。

不過,這一切的開始,都必須先從資訊收集與整理開始。現存許多數位筆記工具,有的擅長快速記錄靈感、有的擅長分類、有的充滿條理,沒有一體適用最好的工具,只有最適合每一個人不同使用情境的工具。

以下介紹3種創新筆記工具,分別針對不同情境開發,協助你更快速完成工作內容。

Jot&Paste:一秒複製貼上的筆記視窗工具

也許你也遇過這樣的情境:想要寄一封已經寫過無數次的邀約信,卻需要翻找信箱調閱紀錄,才能複製過去寫好的模板,而這樣的過程雖然簡單,但長久下來卻也耗費不少的時間。

Jot&Paste正好可以為你解決這樣的工作困境。這是一款可以快速做筆記的軟體,只要按下快捷鍵command+shift+L,就會直接彈出Jot&Paste的筆記視窗,讓使用者在任何瀏覽器中都能快速記下或找到過去的筆記,無論是常用模板、程式碼或是筆記類型都能清送複製貼上,甚至只要在筆記當中加上「#」符號,就可以建立筆記分類,並建立常用內容的分類資料庫。

Jot&Paste
Jot&Paste透過快捷鍵可以在任何瀏覽介面彈出Jot&Paste視窗,並可以為筆記進行分類;目前提供Windows和Mac OS兩種免費下載版本。 Jot&Paste官網

做完筆記才發現還有許多地方需要勘誤?Memex讓所有使用者一起幫你找出錯在哪裡

Memex創辦人Oliver Sauter曾在一次辯論中,嘗試從眾多資料中驗證可信度,卻花費了大把時間,因此他希望能夠在找資料的過程中辨別假新聞和錯誤信息,也成為Oliver Sauter決心開發Memex的起點。

為了能夠更快速的辨別假資訊,Oliver Sauter想到的概念類似維基百科:直接讓大家一起在網頁上一起做筆記。

一般來說,想要在瀏覽網站時做筆記,需要複製特定段落的文字到筆記軟體,再自行添加注釋或畫記,且這份筆記只能寫給自己看。只要安裝Memex,使用者就能透過點擊網頁段落,直接在瀏覽網頁的同時,透過Memex在網頁上加上亮點和註釋。同時,使用者也可以在Memex當中檢索其他使用者做的筆記,並選擇要不要分享自己的筆記內容,除了可以多比較大家對於同一篇文章的不同看法之外,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意見和想法。

另外,Memex還有一項特別之處——它可以為頁面、標示和註解進行分類,組織成使用者自己的筆記資料庫,例如設計師可以再給予自己靈感的頁面加入「inspiration」(靈感)的標籤,之後需要靈感時,直接搜尋「inspiration」標籤就可以迅速找到相關資料與原始出處了。

因此,需要查找特定歷史資料時,再也不用在搜尋欄位重新輸入關鍵字,也不用苦苦回憶搜尋日期翻找歷史紀錄,只要打開Memex後台,就能全文搜索個人的網頁歷史記錄和書籤,甚至可以直接在網頁上回憶自己當初瀏覽網頁的看法和意見,大幅減少知識的檢索時間,更能透過Memex使用者給予的意見,在判斷資料是否正確時,少走一點冤枉路。

Memex
Memex可以為網頁建立標籤,自動記錄大量網頁瀏覽紀錄,以便日後查找;目前為免費擴充套件,而未來可能以訂閱形式推出,每月收費5至20美元。 Memex

Heptabase將資料視覺化,讓你輕鬆組織和記憶

如果說Memex類似於將資訊整理成一塊一塊發散的詞卡,那麼Heptabase就像是將詞卡視覺化的心智圖。

Heptabase出自台灣新創的Heptabase,他們以「筆記流程」的概念設計出這款筆記軟體,目前專注於解決資料搜集與彙整的難題。「知識圖譜」的視覺化設計是Heptabase呈現的方式,使用者可以任意新增卡片,並將筆記邊寫上去,再透過白板(介面),將散落的卡片串連起來,同時可以執行以下這些動作:

  1. 文字
  2. 圖片
  3. 超連結
  4. 筆記連結
  5. 待辦清單
  6. 項目清單(可收合)
  7. 程式碼區塊
  8. 數學公式區塊
  9. 其他基本格式

寫好圖卡之後,可以在Heptabase中使用連接線(Connection)串聯不同筆記間的順序,並讓彼此間形成緊密的關聯,以視覺網路的方式,呈現複雜的問題、專案,或是知識內容,也讓使用者有機會碰撞出更多想法。

Heptabase
Heptabase透過介面上串連的卡片,可以將資訊視覺化並串連知識內容;目前僅推出每月7美元的年費訂閱,並在使用後有一週的退款期。 Heptabase官網
延伸閱讀:唯一以台灣之名加入YC!筆記軟體Heptabase分享創業心法:「要找到不做會死的題目」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李宛庭 創業小聚特約編輯 李宛庭

摩羯座,喜歡看海、喜歡沒有雲的天空,偶爾烘焙、偶爾寫字。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