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台灣希望藉由綠色交通降低空氣污染,共享機車新創們正利用循環經濟,將綠色交通使用率最大化,更把機車騎士的數據轉化為商機。
機車體積小、輕巧、速度快的優點,雖然方便民眾外出,但同時產生社會問題,像是傳統機車排放的空氣污染物,加上家家戶戶皆有一台摩托車,車輛閒置率高的情形,導致台灣的生活環境擁擠又有害健康。
為了尋求更加乾淨、環保、節省空間、彈性的運輸方式,低污染替代方案應運而生,「共享機車」就是其中一種方式,不僅優化車輛使用率,還減少碳排放。
根據台北市政府的數據指出,台北的共享機車使用率為全世界最高,2021年使用共享機車的人口比例約22%,較去年增加5.4%,其他國家的使用率則未達1%。
「台灣目前是共享機車產業的龍頭。」共享機車新創WeMo機車創辦人暨執行長吳昕霈說道。台灣在共享機車的市場經驗不只能讓國外參考,企業也能至海外分享該領域的知識。
目前共享機車業主致力於加速機車從燃油系統轉化為電力的過渡期,但除了建設各區域的共享機車充電站之外,也有一部份業者跳脫原先共享汽機車的業務範圍,運用大數據創建智慧城市。
Wemo利用大數據改進空汙政策,同時優化客戶騎乘體驗
創辦於2016年,同時為亞洲第一個共享機車新創WeMo,目前在台擁有超過1萬輛機車,並選用光陽的電動機車當作車種。Wemo看準台灣的機車持有率為全球最高,大約每10個人就有6個人擁有一台機車,一台機車平均一天的使用率卻低於50分鐘,因此期望透過智慧租車服務,提高機車使用率。
除此之外,WeMo也採用車聯網技術(IOV, Internet of Vehicles)收集大數據,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像是在機車上搭載PM2.5檢測器,收集空汙數據,改進政府的空汙政策。
「WeMo是數位原住民公司,我們轉換了傳統的租借服務,用大數據延伸出新商業模式。」吳昕霈說道。除了作為租借使用,Wemo更收集騎士行為、交通狀況、路況數據,「收集騎士數據,我們可以了解用戶的個人資料,像是他們的年齡以及他們借用、歸還共享機車的地方。」吳昕霈解釋,行動定位數據能夠幫助Wemo尋找淺在的合作對象,量身打造客戶的使用者體驗。
WeMo同時與政府合作,其中一項計畫就是在機車上裝載感應器,偵測崎嶇道路,優化大眾騎摩托車的體驗。吳昕霈說:「台灣的道路是設計給汽車的,關於機車的道路安全,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光陽與高雄捷運解決「最後一公里」問題,Gogoro合作印尼Gojek推叫車及外賣服務
台灣主要機車製造廠像是光陽、Gogoro近年來同樣進入共享機車市場,兩者皆利用覆蓋率高的電池交換網路優勢,以及迅速更新電池,實踐數位升級,為騎手提供可靠且安全的交通工具,提升他們騎乘共享機車的體驗。
光陽是台灣歷史最悠久,以及銷量最好的傳統燃油機車品牌。2018年,光陽機車發行了首款電動車Ionex,並計畫在2022年前設立2,000個充電站。
2019年,光陽機車與高雄市政府合作的Ionex 智慧自助租借(ATR, Automated Transport Rental)計畫,顯現出共享機車在高雄永續交通計畫中的重要性。光陽在高雄捷運站旁提供共享機車,解決大眾交通運輸的「最後一公里」問題,也就是通勤族從捷運站到家裏的距離。
Gogoro則是在2015年推出首台電動機車,並在2019年設立共享機車服務Goshare,藉時尚設計和外觀快速在市場上取得佳績,也達成Gogoro整合軟、硬體,建立端到端(end-to-end)生態系的野心。
Goshare的優勢之一就是Gogoro的電池交換系統,目前Gostation充電站共2,215個,管理超過93萬顆電池。假如騎手遇到機車沒電的情況,就可以直接在Gostation充電站換電池。
為了優化電池,Gogoro還採用AI和機器學習技術,進一步分析數十萬顆電池的數據,預測尖峰時段有多少顆電池可以使用,以及最適合更換電池的時間。
在建立台灣最大的電池交換生態系之後,Gogoro將商業模式擴展至海外地區像是印尼、印度,還有中國市場,並在2021年與印尼最大的叫車系統Gojek合作,在雅加達提供叫車及外賣服務。
政府推動淨零排放政策積極度低,僅專注於鼓勵購買電動車
運輸業提供共享機車、電池,以及收集數據的作法,降低車輛閒置率及碳排放,不僅創造協同效應,也與台灣2025年達到淨零排放的目標息息相關。
然而,部分大眾認為政府並沒有積極推動淨零排放政策,反而只專注於提供大眾換交通工具的津貼補助。
台灣政府藉由提供津貼,鼓勵大眾將傳統燃油車更換成電動車,實現碳中和目標,而地方縣市像是南投縣政府同樣鼓勵居民騎乘電動車,提供最高新台幣2萬3千元的補助。
「政府也應該深入研究消費者行為。」吳昕霈提到,在電動車補助之外,其他領域同樣具有重要性,像是共享機車和拼車業務服務。
地方政府推動MaaS服務,用單一平台整合所有交通系統
Wemo、Goshare、光陽提供的「以租代買」服務,能夠達到碳中和,解決交通問題。除此之外,另一個解決方案——交通行動服務(MaaS, Mobility as a Service),則是將大眾運輸系統和私人企業像是共享機車、輪船以及計程車整合到同一平台中。
台灣最大的汽車公司和泰汽車,具有32.5%的市場佔有率,主要販賣Toyota、Lexus等品牌汽車,它的旗下品牌iRent成立於1999年,為台灣目前唯一同時提供共享汽車及機車的公司。
比起其他共享機車,iRent於台灣六大直轄市提供服務,覆蓋率最高,並且和Wemo同樣使用光陽電動車型,在光陽底下約1,068個Ionex電池站提供更換電池服務。
2020年,在超過1百萬名的會員基數下,和泰將iRent整併至專門負責MaaS業務的和泰聯網中,提供計程車、共享汽機車、租車、遊覽車以及接送服務,計畫成為一站式運輸平台。
其他地方政府也已經著手尋找MaaS合作夥伴,像是高雄市政府與2019年12月成立的MeN Go——交通行動服務App配合,提供智慧票卡,讓大眾一次使用市區公車、共享電動車、租車以及停車票功能,還能查詢即時的交通資訊、路線規劃和使用支付工具,另一方面,台北市政府的悠遊卡也推出折扣,在悠遊卡月票裡結合iRent、Wemo、Goshare打折優惠。
上述案例都可以讓其他縣市借鑑參考,像是如何將共享經濟結合至台灣的綠能政策,以及如何利用公私營合作推動運輸系統轉型。

Taiwan Business TOPICS is published monthly by the 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Taiwan. Regular issues contain a cover story on a major current topic affecting business conditions in Taiwan, an Industry Focus section on a particular industrial sector, and other reports prepared by the magazine’s staff of experienced professional journalists.